正文

【轉載】寫的不錯

(2014-12-09 05:41:36) 下一個
日本二戰最大的錯誤是襲擊珍珠港, 德國最大錯誤是珍珠港後對美國宣戰

一戰後, 美國孤立主義再次抬頭, 在二戰時, 美國的反戰勢力非常龐大, 好戰的羅斯福根本無法直接對德國或日本宣戰, 隻能做些偷雞摸狗的擦邊球, 比如租借法案, 用美國軍艦為英國船隻護航等違背中立國家身份的事情. 

日本軍部決定了南下而非北上時, 完全可以隻選擇進攻英國的馬來亞新加坡緬甸香港, 法國的印度支那, 荷蘭的印尼, 不必理會美國的菲律賓, 更別說千裏之外的珍珠港了. 美國當時的民意決定了, 哪怕日軍進攻歐洲列強在亞洲的殖民地, 隻要不進攻美國領土, 就不會對日本宣戰. 日本軍部可能把美國想象成日本一樣的國家, 對美國國情一無所知, 不知道美國無法隨意宣戰, 不知道美國當時民意高度反戰. 

與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愚蠢相提並論的, 是德國在幾天之後的宣戰. 希特勒完全沒有必要宣戰. 盡管羅斯福非常惡心, 整天違反國際法援助英國和蘇聯, 但美國民意導致羅斯福無法直接宣戰. 而且, 珍珠港後, 美國民意一致針對日本, 要不是德國主動宣戰羅斯福根本無法與德國開戰, 更別提羅斯福提出的 "先歐後亞" ( Europe First) 的戰爭策略了. 

要是德國沒有宣戰, 美國軍方將會全力對日作戰. 英國靠自己是無法實現諾曼底登陸這樣的大規模登陸戰的, 也不可能把德國趕出北非並登陸意大利從背後威脅德國, 德國的工業和大城市也不會遭遇美國轟炸機編隊的毀滅性的破壞. 

珍珠港直接導致了日本徹底失敗的結局, 希特勒幾天後的宣戰也導致了同樣的命運. 最大的受益者, 其實就是蘇聯. 兩個其擴張史上的勁敵覆滅後, 其勢頭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於是美國不得不在二戰後同時在遠東和西歐駐軍對付這個自己喂大的惡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