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中國人的德性

(2014-12-09 04:57:05) 下一個
29 11 2014

關於中國人的德性,有一點就是小富則狂。 

最近十年來,GDP高速發展,人們普遍到手的工資增加了許多,尤其是農民工做建築的工資大翻番,托高房價房地產的福。然後由於技術進步和普及帶來的實惠,人們普遍用上了更多現代化的生活用品,到淘寶網看一看就知道,凡你能想到的新鮮玩意,發達國家人們用的,你也能買到用到,而且買國產的或山寨的有時還相當便宜。 

於是相當一部分人沾沾自喜,而且要把這種情緒傳達給別人看,想要顯示我現在有錢了,比你更有錢。以比身邊人富有為榮,但卻沒有任何其他別的榮譽感,沒有幫貧扶困的榮譽感,也沒有熱心公益的榮譽感。經常有時侯,甚至以鋪張浪費和大手花錢,大肆賭博為榮,譏笑那些不敢其實是不願浪費的人,口頭禪是不會花錢的人就不會掙錢,會做的人做一輩子會玩的人玩一輩子。我家就有這樣的親戚,當他窮時誰也沒歧視他,還幫他,最近十年兒子在外打工掙得錢多,一股浮誇之氣就抑製不住,說話就扯扯呼呼。農民攀比之風是最甚的,一家比一家,紅白喜事都怕花錢比別人少,浪費比別人少,倒不一定超過了城市有錢人,但攀比炫富之心躍然紙上。 

我佬佬家對門一戶出了一個做生意發財的大富豪,後來同村人千裏迢迢去找他,希望他捐點錢給老家村裏修條水泥路,當時政策村民自籌一半,國家就補貼一半,希望他捐錢帶來國家補貼,結果他說,我全家都沒在那住了,我修那條路幹什麽。就這樣與父老鄉親絕了鄉情。

很多人隻看到掙錢多了,沒看到低福利低保障甚至無保障,沒看到高房價把一輩子的勞動都榨幹了,沒看到物價漲了多少倍,票子貶值了多少倍,多年辛苦積蓄還不敢買房的人,他的鈔票實際購買力縮水了多少。中國人指大陸的就是近視,頭腦簡單,容易喜悅,隻管眼下,生活比過去好,他就忍不住飛騰精神,要炫富要攀比,沒有危機意識,也沒有前瞻意識。可能是中國人幾百年來幾十年來,窮得太久,苦得太久了吧,高興過度似乎情有可原。 

###去團遊時,體驗了中國人的素質。其實我也時常體驗,坐車時如果每個人都不認識,那麽車廂裏可能寂靜無聲,如果有幾個人是認識的或老鄉,就會一路隻聽到他們高談闊論旁若無人,甚至嘻笑鬧罵之聲刺破耳膜。公眾場合不排隊不謙讓也是老傳統,個個爭先恐後,各顯神通,擠得前胸貼後背,生怕慢一步就會吃老大的虧,你我一般高,為什麽我要慢一步吃你的虧。但若有人有人情有關係有後門,直接插到第一個辦事,大家一般又會視而不見,默認可以有特權,否則就多管閑事多吃屁。 

去年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駕校學駕照,集體去考試,坐駕校的大巴,去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座位,回來也應該都有座位,不過車上加了條凳才坐下。但回來時,教練突然喊上車,不知哪一個人帶頭竄起來奔向大巴,其他人也瞬間炸鍋一樣跟著湧向大巴,這時幾個大巴都還沒開門,大多數人都圍擠著豪華一點新一點的大巴門口。然後司機才坐上駕駛座開了車門,門一開,高頭大馬的憑優勢首先擠上車,不光占個好座,有的還幫玩得好的占一個或幾個座。由於過道擺著條凳,所有人都是踩著凳子去搶位,甚至踩著軟席座位。門不夠寬,就有後來的小夥踩著輪胎從窗戶鑽進去搶位,有的還把大姑娘從窗戶也拉進來。搶位過程極具喜感,大家都是歡叫著嘻笑著去擠去搶,這裏高叫我這還有一個位,那裏猛喊某某給我占個位。最後,每個人都有位,我坐的地方有一個大大的腳印,擦一把,坐了下去。說明一下,當時大部分都是20-30歲的人,男的多,女的較少。 

******* 
我有這種情緒和看法,可能因為我還是個未富人,至今連做房奴的勇氣都沒有,思想比較保守。 

###過去身邊的人,在經濟層次上大概都算中上水平。我感覺中國還有看不到的大量窮人,在市場買東西就可以感受到,還有相當多斤斤計較努力討價還價的人,舍不得多出兩角錢。角大概就要退出市場了,在銀行取定期存款,利息不到五角的就不給,超過五角就隻給五角,醫院收費,不足一元的全收一元。幾年前還是找零的,銀行可是最賺錢的企業,醫院也是暴利。 

中國夢我沒有,我清醒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