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與大家分享我人生中第一次親力親為做了一個正宗廣東菜,更確切點是客家菜 - 白切雞,做這個菜之前請告過我長兄,他告我怎樣做,不過我稍作一些改良。雞的來源於一個廣東人開的雞埸,雞齡半年左右是走地雞,讓我想不到做出來的效果跟我回到家鄉的吃的味道幾乎一樣!我驚呼我在休斯敦居住十六年,竟然現在才知道,才發現有這麽像家鄉味道的雞,當然為時不晚,以後嘴饞的時候就有地方解決了。雞肉是動物蛋白質較健康的來源,相信大家也知道四條腿不如兩條腿,而兩條腿不如沒有腿的健康常識,說明魚特別是海魚是最佳的動物蛋白質來源,重要的是海魚中的Omega-3的脂肪酸有益於保持心髒與腦的健康,對眼睛也有保護作用。經過科學驗證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多吸收蛋白質包括動物和植物性蛋白對健康長壽有益。
這樣做才不會過火:
1)把水煮開,把雞放進燒開的水,然後保持慢火,但不能讓水開,一定要保持在100攝氏度以下,大概25分鍾,把雞撈起,用冷水衝洗大概1分鍾使雞降溫。
2)在等待雞熟的25分鍾時間裏,用鍋煮少量的食油,同時放少量的白糖(1/4茶匙左右)、醬油(2茶匙左右)、鹽(量由自己考量,喜歡鹹一點就多一些,喜歡淡一點點就足夠)和食油一起慢火熱至燒開就行。
3)用匙趁雞還沒冷卻的時機把煮好的食油配料淋到雞的裏裏外外。
等雞完全冷卻之後,就可以切塊上碟了。這樣,雞的味道會特別好,脆而嫩,看上去又沒有過火的痕跡。不妨你也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