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飛越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悲涼的炎夏——2014年年中宏觀經濟形勢概述(上)

(2015-02-26 09:52:24) 下一個
作者:蠻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7-07 09:55
  雜序

首先說明,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四麵楚歌,以數據論述宏觀經濟的慘烈現狀;第二章、困獸猶鬥,講述中央的應對並分析為何無效;第三章、黑暗背後,推演我們將遇到的黑暗局麵,以及那黑暗背後,是否還存在光明的可能。

每年兩個長篇,年中一篇,年底一篇,寫宏觀經濟,已經成了慣例。我現在親自動筆寫的東西越來越少了,習慣了上圍脖之後,140個字的表達方式,又讓思想越來越碎片化。所以這種長篇大論,寫起來也是越來越吃力。作為一個高度強迫症患者,我又不能容忍文字的庸俗化,總是喜歡使用流暢優美的表達和整齊對仗的排比句式(看看吧,“流暢優美”和“整齊對仗”,我就喜歡耍弄這種文筆)。讓枯燥的經濟類文章,變得淺顯易讀,是我下意識遵行的準則。我絕不使用任何小學數學程度以上的公式,絕不搬用任何看起來就拒人千裏之外的名詞,如果一定要使用,我會不厭其煩的予以解釋。我的原則是:凡是不願意讓普通人讀懂的文章,一定有其不可告人的隱秘目的,也一定不可信。當然,更多的時候,作者們故弄玄虛,是因為他們其實根本都弄不明白他們想闡述的事。

這半年來,中國經濟的墜崖之勢,已經不能掩飾了。最大的表現有兩個:債務危機和樓市萎靡。2013年,債市違約事件還是鳳毛麟角,稀少得每一宗都是大新聞,這半年來,已經不能吸引眼球了。太多了,數不勝數。每個星期都會爆發出一宗兩宗的債務違約,啥類型的都有。市政債、企業債、信托債、理財債,無論你通過什麽渠道發行的債,無論你用於什麽用途的債,隻要是債,它就敢還不上。至於樓市萎靡,那更不用多說了。在下麵的章節中,會有大量的數據來闡釋這兩個現象。老實說,中國經濟走到今天這一步,我除了悲涼,一點嘲諷的話都不想說。到現在這一刻,仍然對中國的未來持樂觀態度的,隻有股市奇葩李大宵了。其它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覺得憂心忡忡。然而把時間稍微向前推一點,到2010年的時候,這個國家依然是一片欣欣向榮啊,國人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充滿了信心和鬥誌啊,國家領導人往國際舞台上一站,滿是正能量啊,怎麽可能像現在這樣,全世界衝著咱翻白眼啊。怎麽短短的四年,這個國家就是一副破敗不堪的氣象了呢?

這四年裏,這個國家,到底發生了什麽,令我們原本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被抽幹了精血?在我之前的論述中,我將這一切歸結為國進民退,歸結為權貴資本侵占民企的財富。然而原因真的如此簡單嗎?在國進民退的背後,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原因?還能不能有更加直指核心的病因,清晰隻用短短幾個字,就能讓人恍然大悟?唯有找出最深層的病因,才能定下對策,才能給這黑暗的時刻,一點光明的希望。

是以為序。
 
(08年到2010年的這三年,是我的蟄伏期,這期間我就沒在XX講過經濟。2010年我發過一個長貼,其中也是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此後每年兩篇,雷打不動,基本上也蒙對了每年的宏觀經濟走勢。甚至2013年,宏觀經濟一坨狗屎,大家都宣稱樓市會在當年崩塌,我也堅定的宣布,樓市還會再暴漲一年。沒法子,我就是能蒙對這些走勢。)

 
  第一章 四麵楚歌

1、第二次產業大轉移

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之後,慣有的財富獲取模式是:建一個“工廠”,然後去開拓一個“市場”,最後獲得“財富”。但是從1980年代開始,隨著裏根主義的推行,全世界進入美元時代(或稱紙幣時代)。對美國人來說,財富不再需要通過辛苦建工廠艱難開市場獲取,隻要開動印鈔機,自然就能印出來。發行國際貨幣的權力,成為紙幣時代獲取財富最高階的方式。你中國可以建得遍地都是工廠,沒關係,我美國印點美元出來,兌換成人民幣,收購你的產品就行了。在這種背景之下,美國,以及緊跟美國的歐洲諸強國的基礎製造業開始向中國轉移。中國就此變成了世界工廠。必須要注意的是:產業轉移,是與美元時代的來臨相一致的。國際產業大分工的起因,就是美國人開啟了印鈔機。至於什麽中國的資源優勢和人口優勢,那隻是中國從非洲、南美洲和其他亞洲窮國手裏搶奪到基礎製造業的原因,而不是開啟產業轉移的原因。

在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擁有世界貨幣發行權,就擁有了財富。美元是目前的絕對霸主,全球外匯市場的美元使用量占比(總比值200%,因為每次交易總是兩種貨幣之間的交易)約85%,歐元約40%,日元約20%,英鎊約15%,這四種才稱得上國際貨幣,它們的印鈔機具有吸納全球財富的巨大效能。至於人民幣,使用量占比僅1%左右,基本上就是垃圾貨幣,可以忽略不計。除了中國人自己,外國人幾乎就不太用這個玩意。中國央行的印鈔機,隻能稀釋中國人自己的財富,而絕無可能吸納全球財富。

然而我們必須記住的是:除了中國之外,歐美和日本的印鈔,事實上建立在政府發債的基礎上。政府以稅收為抵押,向央行發債券。而央行就印出一筆鈔票來,收購政府的債券。等政府收到了稅錢,拿去還了央行的債,印出來的鈔票自然就消滅。這是比較常見的印鈔機製(中國這個不知道怎麽就把鈔票印出來的奇葩國家就不說它了,根本沒人知道中國的印錢機製是啥,這大概是近20年世界經濟學界最大的謎團了)。借債印鈔模式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債務有其上限。道理很容易理解:你總不能無止境的借債吧?你借來借去的,總有個頭吧?一直借到你政府的稅款連利息都還不上,你這個債就借不下去了。而悲劇的是,到目前這一刻,幾乎所有具有國際貨幣印發權的國家,都差不多到了債務上限了。美國目前的國債規模達到了16萬億美元,與其2013年的GDP規模相等。2013年10月份的美債上限問題差點就讓全球股市崩潰。至於歐洲諸國,債務危機此起彼伏,希臘葡萄牙這些國家基本上已經還不起國債,政府財政陷入破產。日本的國債總額超過GDP的兩倍,達到1千萬億日元的規模,日本政府為此焦頭爛額,現在連貿易順差都變成了逆差,要還債根本就無從談起。總之,這些昔日的國際貨幣國家,現在紛紛的打算停下印鈔機了。

現在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國際產業分工的起因和背景,就是全球進入紙幣時代,基礎製造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窮苦國家。現在,紙幣時代眼看著就要結束了,產業會怎麽走?會不會從窮苦國家向發達國家回流?這就是我們現在麵臨的國際背景:世界第二輪產業大轉移。隻不過,第一次轉移,讓發展中國家普遍受益,而這第二次,則是發展中國家普遍遭殃。

而中國,在這一次的產業大轉移的背景下,注定不能獨善其身。它作為世界第一號的基礎製造業大國,必將承受最大的衝擊。而這種衝擊的烈度、廣度和深度,或許將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第一章 四麵楚歌之2:你死我活

我們已經知道,產業轉移是與世界貨幣地位相掛鉤的,貨幣輸出國必定同時是產業輸出國。道理很簡單:好處不能你一個人獨占了。你可以簡單的通過開啟印鈔機聚攏財富,那就必定要付出產業輸出的代價。對於一個窮國來說,你富國拿著一張紙來我這裏買走各種資源,沒關係,你要把廠建在我這裏,解決我的就業問題,提升我的民生。這就是最基本的利益交換,根本不需要任何高深的經濟學訓練就能理解。即便是一個沒接受過任何教育的非洲土著,也能下意識的理解這一點。說到這裏,我順便說一句: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基本上就是瞎扯淡,對經濟原理一無所知的結果。輸出人民幣的同時,必須同時輸出產業。就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來說,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產業都搬到我們這來才好,還輸出產業?有毛病啊?指望不輸出產業就能憑空輸出人民幣?天底下的好事都被中國人占了?你憑什麽啊?

到了現在這一刻,所有的世界貨幣發行國,基本上都處於債務危機的邊緣,隨時都能爆發出一場全球範圍的政府破產風暴。你要說美國人看著16萬億的國債數字不害怕,那絕對是自欺欺人。印鈔機是無論如何,都要停了,所以美聯儲目前的最大任務,就是逐步停止QE。之前美聯儲還假惺惺的聲稱停止QE會和就業數據掛鉤,但是到了今年一季度,丫的根本不管難看得要命的非農就業數據,不管不顧的就縮減了QE額度。看起來關閉印鈔機,已經是大勢所趨,無可阻擋了。眼看著全世界就要進入“後紙幣時代”了,但這個全新的時代應該怎麽走,竟然沒有任何人,能提出高瞻遠矚的意見,基本上全球經濟學界,都在抓瞎。一個演員出身的美國總統能提出裏根主義,將全世界帶進了紙幣時代,重塑了全球的產業布局。而現在這一刻,印鈔之路走不下去了,卻沒有一個新的經濟奇才出來教化世人,那又該怎麽辦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麽辦,那就都按下意識辦,按自身利益最大化辦,損人利己,那可是人類基因裏的行為模式。於是全球範圍內,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惡性博弈,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對歐美來說,我不能再隨意印錢來購買你的產品了,咋辦?那我就當然就要把我分流到你那裏去的產業,都搬回來。這個簡直是天經地義,無可辯駁。美國的黑人總統奧巴馬這一任任期的最大目標是什麽?人家在競選綱領裏說得明明白白:促進產業回流。手機、汽車、化工行業這些高大上的美國企業紛紛回流,這都不用說了,惠普、樂金化學和蘋果就是典型代表,搞到現在,連耐克鞋這種基礎製造業都在回流。美國各地的工業區原本門可羅雀,這幾年下來,竟然重新繁榮起來了。在統計數據上,美國月度新增非農就業人口數(這個數字舉世矚目,無數炒黃金白銀的都盯著這個數字毫無邏輯的瞎炒),在2010年10月之前,基本上是個負數,最狠的能負到50萬。這顯示產業在流出,就業崗位在減少。此後這個數字基本轉正,大概在10萬到20萬之間浮動。這顯示產業正在回流,就業崗位在增加。就算每個月隻有10萬,一年就是新增一百二十萬的就業崗位。一個蘿卜一個坑,全世界的就業崗位大致都是均衡的,你美國增加了,國外就要相應減少。而且你美國工人的工資待遇那可比那些窮國高多了,所以你增加一百萬個就業崗位,像中國這樣的窮國,說不定要相應減少五百萬到一千萬的就業崗位。連續四年下來,單單美國一個國家的產業回流,就要給窮國帶來至少兩千萬級的就業崗位減少。這種後果,即便是中國,都受不了,更不用說其它窮國了。以金磚四國的代表巴西為例,2010年前經濟突飛猛進,和中國似的,年年都是兩位數增長。2000年的時候巴西總就業人口不超過一千萬,到2010年竟然達到了2200的規模。但之後經濟增長迅速放緩,2013年GDP已經是零增長,而就業人口維持在2200萬的規模,同樣是零增長。在這種背景下,巴西物價暴漲,年通脹率達到7%左右,巴西央行把利率提升到10%的驚人高度,也無法抑製通脹。富國產業回流的趨勢如果繼續下去,眼看著這個國家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話說回來,產業回流這種事,對歐美來說,就真是純粹的好事嗎?這還真不一定。世界各國已經形成了目前這樣的經濟格局,窮國那些原本茹毛飲血的土著,現在都學會在生產線上玩扳手了,你要他們回去山裏繼續打獵,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自古就是由儉入奢易,一個人從低階的原始生活踏入了高階的工業時代,那就絕不可能再回歸原始。你把工廠搬回去容易,留下一群荷爾蒙旺盛的失業工人,那可都是火藥庫,一點就著。再說了,你那些搬回去的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你打算賣給誰?這些產能本來是足以同時供應你和我的。你負責印錢,我負責生產和拿工資,拿了工資我就有消費力,又可以買產品,真是兩全齊美。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你借債印錢的基礎之上。現在你負債太狠不印錢了,又把工廠拿回去了,我變成了毫無收入的失業工人,買是買不起了,回去繼續當野人也不願意,那就隻剩下搶這一條路了。所以這麽一推演,產業回流下去的結果,竟然是全球暴亂。哪怕不暴亂,至少全世界的消費力都要急劇減弱,你的產能要因此縮減一大半,那是肯定的。產能這麽一縮減,能不能滿足你的人口就業需要,那就說不定了。搞不好最終的結果,這根本就是雙方都不劃算的事,雙輸。我這裏一堆堆餓得滿眼冒綠光的野人,你那邊產業回流之後也得關門歇業,同樣也是失業率高企社會矛盾激化,最後雙方大打出手,在原子彈的互轟中開啟地球下一次文明時代,當然,又是從單細胞細菌誕生在大海中開始。

這一段提出的是一個擺在我們麵前的難題:後紙幣時代,人類社會將何去何從?這個問題的解答,遠遠超越任何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任何成就。用一堆神乎其神的數學公式計算一個男人在一群陌生人中找到自己心儀的女人的概率,既讓老百姓完全看不懂,又能拿獎,多好啊。這就是全世界的經濟學家最喜歡幹的事,至於為困境中的人類社會尋找一個方向?不好意思,這個問題太接地氣,太具體,因此也不屬於任何經濟學派的研究範疇。無論是什麽古典學派,還是什麽瑞典學派,對這種不能使用微積分公式的問題,那肯定是沒有興趣。因此對這個問題,經濟學家是指望不上了。社會學專家和政治學專家大概也不會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曆史學家看著這種問題隻會發呆,法學家大概從來都意識不到這是個問題,而心理學家會自我催眠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所有的社會科學部門都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貢獻力量,演員界又沒能貢獻出一個新的美國總統,所以,我們大概就隻能繼續目前這種黑暗博弈,朝著一條雙輸的死路,奮勇前進。

(年初的就業數據難看,是針對近一年的數據說的,今年一季度美國受雪災影響,非農數據很不好看。不過相對於2010年前來說,起碼也是正數,也是就業崗位增長,比2010年之前要好得多。
  貨幣輸出與產業輸出之間的關聯關係,是我對紙幣時代一個總結。黃金時代沒有這種特征。我看到還有人在爭議這個問題,目前沒看到深刻的辯駁,膚淺得要命。且期待有質量的磚頭。 )
 
  四麵楚歌之3——如意算盤
  中國政府大概從來沒想過會淪落到今天這樣窘迫的境地。從歐美各國搶產業,已經絕對指望不上了。再弱智的地方政府也知道,老外來我這裏建新廠的可能性已經略等於無了,能守住現在的產能就不錯了。吸引外資原本是中國地方官員的重點考核指標,現在也已經悄無聲息的取消掉了。反映到統計數據上,就是“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這一項,2010年的數據為1057億美元,到2013年,也就是維持在1176億的規模,幾乎就沒怎麽增長。而從2010年往前算,那時候可是和現在不一樣的,年年都有大幅度增長的。2007年底的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是747億,對比一下2010年的1057億,每年都有一百億美元的規模增長。這可是不得了的成績,可惜現在是沒了。而且從今年以來的數據看起來,也不要談什麽增長了,前5個月的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也就是489億,全年能達到1100億的規模就不錯了。
  這也虧得中國基礎製造業的部門齊全,產業鏈完善,交通設施完備,公路鐵路航路四通八達,能源供應穩定,工人們的平均素質也很高,至少也是個中學文化程度,基本上都認得甲乙丙丁ABCD。歐美的企業家想把廠從我們這裏搬走,也不是說搬就舍得搬,也還得綜合考慮,仔細權衡,反複琢磨,耐心比較,這種猶疑給了中國一點喘息的時間,不至於立刻就像巴西似的跌入經濟滯漲的可怕陷阱。但是,隻要歐美各國完全停止印鈔,就算歐美企業家們想不回流,那都不可能。道理很簡單:沒有了國際貨幣,你在中國開個跨國工廠,掙了一堆垃圾人民幣,毛用都沒有,擦屁股都嫌硬。國際貨幣,就是國際貿易的載體!沒有這種載體,你啥生意都做不成!
  我們目前這個世界,號稱地球村,國際貿易如火如荼,連極地的愛斯基摩人都知道怎麽和外地遊客做生意。建立起國際貿易的最基礎的力量,就是具有國際信用的紙幣,每個人都承認其購買力的紙幣,每個人都相信並且接受的紙幣。現在歐美諸國都深陷債務危機,眼看著政府都要破產,政府信用危如累卵。作為載體的國際貨幣都將不存在了,還談什麽國際貿易?所以去年美債上限危機的時候,全世界的金融界連大氣都不敢出,死盯著美國兩院談判看,這要是談不出個結果來,會導致什麽樣的毀滅性的後果,全世界金融圈子,那連想都不敢想。美國的國家信用如果崩潰掉,美元不能再用來作為國際貿易的載體,估計很多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都會隨之崩塌。我們的進出口怎麽計價?收哪種貨幣?直接用人民幣計付?要不大家統統回歸以物易物的原始時代?再要不,恢複黃金的貨幣功能,人類重回黃金時代?總之,這種事情的後果完全超出人類社會的承受範疇。
  現在這局麵,歐美政府也是騎虎難下。你要停下印鈔機可以,你這個世界貨幣地位,還要不要了?不要的後果,你能不能承受?這都是兩難。我要是歐美國家的領導人,我的策略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慢慢來。債肯定不能無止境的借下去了,那就慢慢縮減借債規模,同時一步步的引導產業回流。什麽中國工人和歐美工人的薪資差別問題,那其實都是小事。製造業中,工人薪資占產品售價的比重,也就是20%不到,給工人加50%薪水,也就是讓產品售價提升10%而已,基本上無足輕重。更何況在中國辦廠,雖然工人的薪資稍微便宜點,其它支出那可是杠杠的。酷烈到無法言喻的稅負,那可是名列全球前三的,宏觀稅負高達40%,那可是官方都承認了的。稍微針對製造業主們減減稅,就能把那些猶疑不定的企業家們召喚回來了。企業家們都不傻,他們明知貨幣停印迫在眉睫,回流勢在必行,隻不過是時機不好把握罷了。現在隻要在他們背後推一把就行了。回流之後我就緊鎖大門,讓你們亞洲非洲南美洲天下大亂去。我國內固然也問題一堆,但是我不怕,我底子比你們厚,能撐的時間比你們長,我活得比你們長命就行。等你們亂到一塌糊塗的時候我就出來收拾亂局,借錢給你們,再次培育起我的國際貨幣地位,不過這一次,借債主體就不再是我歐美政府自身,而是你們這些窮國政府。你中國不是買了很多我美國的國債,當我美國的大債主嗎?這次我就要來當你中國的債主了。順利的話,你們這幫窮國就永生永世給我還債了。如意算盤我就這麽打了,就看你中國以及亞非拉各國,怎麽應對了。
  (說明一下,這一章本來是三節寫完,但是修訂之後,發現篇幅太長了,所以增加第四節:內外交迫。將中國目前經濟現狀的數據分析放到了第四節。)
 
作者:蠻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7-08 15:53
  @flywithorse 304樓 2014-07-08 15:09:44
1.美國的全球貨幣發行權的根源不是因為布雷頓森林體係嗎?
-----------------------------
不是。是因為這個體係的崩潰。
布雷頓森林體係的根基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實質仍然是黃金貨幣。這個體係崩潰了,美元放棄掛鉤黃金,單純依靠國家信用獲得全世界的信任,美元才真正成為國際貨幣。人類才真正進入紙幣時代:依靠國家信用借債發鈔的時代。
作者:蠻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7-08 16:37
  我寫作本文的打算是:讓左派和右派都無法下嘴。憋死他們。玩民粹那一套的右派我是絲毫興趣都沒有,當五毛的左派我也惡心得要命。兩派我都給不麵子。美國我也罵,紅朝我也罵。在現在這一刻,基本上就沒好人。
  我看還有沒有以前那些螞蝗似的紅色腦殘軍團出來瞎扯淡。
 
  所有假裝高深的學問,都是虛假和下賤的。無例外。任何定理都是簡潔易懂的。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周長相等的前提下圓的麵積最大、價格與需求呈反比關係,都是清晰簡潔的。唯有這些簡潔質樸的定理,才能用於指導複雜的生活。而越是加上了無數個變量的扯淡公式,就越沒有實際的作用。不能讓每個人都理解的公式、定理,一定是某個騙子拿來騙職稱用的。基本上,我每次看到有哪個蠢貨拿著這些東西出來賣弄,就恨不得一巴掌扇過去。而如果不是蠢到了一定的地步,不會真心實意的相信這些愚蠢到極致的公式,竟然還真的能對這個世界有指導意義。
  我能創造什麽定理?我不能。我隻懂得用最基本的人生準則,來判斷這個渾噩的世界。無論你將世界產業經濟打扮成什麽樣,我隻會看它到底能給我帶來什麽好處,能給你帶來什麽好處。趨利避害,就是一切經濟學原理中,最基礎最根本的原理。我能做到的,就是絕不會被那萬千數據迷亂了眼睛。
 
  集中回砸一下上麵幾塊很弱智的磚:
  總結一下,觀點有二。1、中國市場很大,外商不舍得中國的市場。2、外商都是逐利的,不會主動回流。
  我主貼裏其實講過了,現在再講一次:國際貿易的基礎是國際貨幣,也就是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現在這些國家統統要停止印鈔,最壞的情況,就是國際貿易本身都不複存在。即便勉強維持,貿易成本也會大幅度提高,那麽,在外國投資開廠就變得不劃算。為什麽?因為如果美國不印鈔了,美元就會迅速對外升值,變得很貴。而人民幣這種垃圾貨幣就會對外迅速貶值(其實今年以來人民幣就是在貶值)。你美國人開在中國的企業,掙了一堆垃圾人民幣,要換成美元回國,就換不了幾毛錢,能虧死。這樣一算,還不如回流,老老實實的掙美元。


四麵楚歌之4:內外交迫
  在這個2014年,中國在經濟上的表現,隻能用狼狽不堪來形容。拉動經濟的三架馬車基本上都已經散了架。投資方麵,1-5月的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是15.4萬億,同比增長17%。請注意,作為一個典型的投資拉動型國家,目前這種17%的投資增長率其實非常低。常態是多少呢?25%。從2002年到2012年,投資增速大致上就在25%-30%之間浮動(由此可見,上一任政府基本上就是靠投資支撐著經濟罷了,當然,這一任政府其實也一樣)。2013年投資增速下降到了16%,與今年大致相同。仔細考察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的話,可以發現,近兩年國家和民間投資的增速並不低,都達到了20%,唯有外商投資的規模出現了下降,降幅10%,由此拉低了整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外資撤離中國的意願,在這種數據上,其實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了。
  第二架馬車,淨出口(注意,這是出口總值減進口總值,算的是中國人從外國人口袋裏掙了多少錢)方麵,今年1-6的淨出口額為1028億美元,隻相當於去年全年2597億美元的40%,按現在這種出口持續萎靡的態勢,全年能到2000億,那就相當不錯了。要知道今年的春季廣交會,慘淡到了門可羅雀的境地,以前廣交會期間新港東路還會封路限行什麽的,今年的交通狀況簡直是暢通無阻,偶爾開車從展館門前經過,如果不是門口有橫幅拉著,根本意識不到廣交會已經召開了。但是,即便是現在這種慘淡的淨出口數據,看著很低是吧,其實也都是水分,裏麵那些騙取出口退稅的虛假出口,去年商務部還會聯手海關打擊一下,今年連打擊都沒了。現在我們回頭看一下,中國出口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年份,就是04-06年這三年,淨出口規模從300億美元猛漲至1800億美元。三年時間,淨出口規模翻了6倍。這三年也稱得上是中國製造業的大奇跡年了。07年的數據為2643億,08年達到曆史最高值2981億。這一刻之後,紙幣時代達到了頂峰,接下來就隻有下坡路可走了。歐美各國的債務達到了其可承受的極限,並引發金融海嘯,肆虐全球至今。借債印鈔的模式不能再大模大樣的持續,全球經濟一片萎靡,各國政治領袖一籌莫展,中國的出口行業也再沒有恢複當年的榮光了。09年1957億,2010年1815億,2011年甚至下降到過1549億。2012和2013年,歐美各國窮盡其力量搞了最後一把刺激政策,狠狠的借了最後一輪債,印了最後一輪鈔(歐盟搞了一個1200億歐元的投資刺激計劃;美聯儲則開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推出QE4),所以2012年我國的淨出口回光返照似的回升到2303億,2013年也還過得去,2597億。可惜今年全世界政府都已經是強弩之末,要再舉債印鈔搞刺激,那簡直稱不上飲鴆止渴,而是大口大口的吞服氰化物了。歐洲現在要是有哪個政治家跳出來說發債,基本上隻能收獲一臉口水,沒準還會收獲幾隻臭鞋;而美聯儲則是步伐堅定雷打不動的縮減QE規模。國際經濟環境惡劣成這樣,所以今年,我們的淨出口數據,又是原形畢露的難看了。
  另外還有組數據,值得考量一下。2014年5月底,央行公布的外匯占款(這個概念的意思是:央行收到外匯,會相應印出人民幣。這部分新印出的人民幣在統計上就被視為外匯占款)總額為27.3萬億人民幣,相對於2013年底的26.4萬億人民幣,增加了9千億人民幣。這一數字在此前各年年底分別為:2013年26.4萬億,2012年23.7萬億,2011年23.2萬億,2010年20.7萬億,09年17.5萬億,08年16.3萬億,07年11.5萬億,06年8.4萬億,05年6.2萬億,04年4.6萬億。鑒於外匯占款是我國央行印錢的最主要的借口,沒有之一,所以這組數據很有必要做一番認真的回顧。 04年至今,外匯占款每年的增長幅度大概是2.5萬億,均衡得要命,預計今年的增長也是如此。明明2004年以來,作為我國外匯主要來源的淨出口數值處於劇烈的波動之中,漲跌非常顯著,但我們的外匯占款就是能罔顧現實,實現穩定均衡的增長,央行這種數據上的整理能力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歎服,並讓我總是很感慨:要是央行行長能兼任海關總署署長,在發布統計數據的時候能協調和同步一下,就更好了啊。這組外匯占款數據隻有兩年是例外:08年大幅度增加了4.8萬億,這大概就是當時4萬億印錢計劃的一個反映;而2012年幾乎是零增長,則印證了當時我國為了糾正4萬億印錢的錯誤,矯枉過正,極度緊縮銀根,把銀行的信貸部經理都趕回家休假。在這裏,我隻想提出一個問題:無論是外商投資還是淨出口,這兩個數據都處於銳減之中,這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事情了。歐美諸國絕無可能再大規模開動印鈔機了。中國政府在目前這一刻還打著真真假假的外匯占款的名義印錢,勉強還能自欺欺人,但是這一招也玩不了幾天了。看著海關和統計局公布的慘兮兮的淨出口和外商投資數據,簡直都讓人不能理解,你央行手裏的外匯,是從哪裏兌換回來的。如果完全不考慮外匯,憑空直接印錢,那搞出惡性通脹,簡直都是一定的。如果不憑空印錢,則這個國家又會跌入通縮的陷阱。這就是央行的兩難局麵了。
  經濟的第三架馬車,消費,這個問題簡直都沒什麽好說的。中國人的消費力一直弱得要命,最終消費占GDP的比值一直處於堅定的下降通道中,從03年的57%,逐步下降到目前約49%的水平。這個方麵,無數人罵了十幾年了,目前看起來,這個國家對於提升國人的消費力,仍然是一點興趣都沒有,我也懶得再罵。我國的財富分配機製,就是掠奪老百姓的餘量,以充權貴的倉廩。越是普通的勞動者,稅負就越重,劫貧濟富。就這幫住一次醫院就恨不得返貧的國人,還能有什麽消費力,那真是天知道。有些人總以為中國真有一個什麽國際大市場,來多少商品都能消化,並以此洋洋自得,這全是完全不知世事的瞎扯淡。我國目前的出口環境固然是爛,但是那些出口企業甚至都不打算嚐試內銷,該死就死,幹脆得很。沒別的,國內市場比國際市場更爛。
  這麽一總結起來看,中國經濟,沒什麽可指望的了。爛就一個字,我不止說一次。歐美的印鈔機勢必要停,作為國際貿易載體的國際貨幣都將不複存在,而此前它們輸出到亞非拉各窮國的產業都得回流。道理很簡單:歐美的印鈔機一停,後紙幣時代來臨,美元歐元一定要大幅度升值,外商在這種窮國開廠,掙這些窮國的垃圾紙幣,一點用處都沒有,要兌換回美元,成本高得都難以測算了,掙的這點利潤能不能抵償兌換成本,那都沒法估量。不確定性大到現在這樣的程度,做國際貿易的外商都不傻,還不如回國老老實實的掙美元。所以,我現在的問題是:中國政府,它到底有什麽對策?它做好迎接後紙幣時代的準備了嗎?
  請期待下一章:困獸猶鬥。

(請解釋90年代美國國家債務下降,經濟繁榮,產業轉移的原因,和你現在的觀點完全相反。
-----------------------------
90年代信息技術大爆炸,資金大規模回流美國,投入於信息產業。

現在,任何一個國家能引領一個新的技術時代的話,該國就能成為新的美國,擺脫一切危機。
 
 
  到目前,寫了將近一萬字。有些朋友對一個問題很糾結:貨幣輸出與產業輸出之間的關聯關係,以及進一步的推論:貨幣回流與產業回流之間的關聯關係。那些有意見的朋友,我建議你們,不妨以做學問的心態,自己好好的研究一番這個問題。在本文中,我直接給出了結論,因為如果詳細論述的話,又要增加幾萬字的篇幅,未免讓人看起來疲勞得要命。你們既然糾結這個問題,為何不自己好好的研究,然後另外發個帖子呢?而且,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這個貨幣與產業的關聯問題,比目前各經濟學派關注的那些愚蠢到別致的問題,有意義得多,也有意思得多。就目前這個經濟論壇,活躍著的那一幫純理論派,關注著一些個虛無縹緲的偽問題。能讓他們看到並關注現在這個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可能更合適。)

基於我已經完成了第一章,所以要照例開始下詛咒,以後每完成一章下一次詛咒:

 
  第二章 困獸尤鬥

之1、海域爭端

中國政府大概做夢都想不到自己也會有今天。在它編造的中國夢裏,一貫都是萬民跪拜舉世來朝的。可惜現在它成了眾矢之的,幾乎每個國家、組織和個人,都是看了它就罵,罵得它老羞成怒,索性就開始裸奔了。這就是我國目前的國際形象。

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前麵已經說了,危如累卵。歐美無法維持其借債印鈔的模式,無論它們是多麽的不情願,總歸是要停止印鈔了。產業要回流,整個國際利益架構都在重新洗牌,此前為大家奉為金科玉律的國際貿易規則全都要改寫。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每個人都是一肚子脾氣,那就要找出氣口。中國現在經濟放緩,這是全球第二次產業轉移背景之下的必然。但這不是中國一個國家倒黴,整個貧窮的亞洲都深受其害,算起來中國還算輕的。越南、馬來各島國,全都慘得要命。以馬來西亞為例,出口持續萎縮,2011年淨出口額還能有接近400億美元的規模,2012年隻有約300億美元,到了2013年,竟然銳減到150億左右(其實這種規模真的很小,咳咳,人家全國才2000來萬人,就跟我們的一個大城市似的)。再這麽降下去,這種依靠出口貿易活著的窮國,竟然都要變成貿易逆差國了。還有像泰國這樣的國家,因為大米出口不暢的問題,竟然鬧出了兵變,整個政府都倒台,全國陷入騷亂狀態。菲律賓這樣的國家更是風聲鶴唳一日三驚,失業率高達30%,社會矛盾大得就差一步就起義了。沒有了出口,對亞洲諸多窮國來說,那就是死路一條。要找到其它活路,那基本上就不可能。沒法子,經濟規模太小,隨隨便便中國拿個省出去,比它們好幾個國家加起來還大,經濟轉型要承受的痛苦,它們無論如何都承受不起。一幫剛從山上下來的土著,能學會做火柴就不錯了,現在讓他們轉型生產觸屏電腦,這不是扯淡嗎?但是人家小是小,讓人家就這麽死了,人家也是絕對不願意的。到了現在這一刻,隻要能夠不死,人家啥都願意幹,是不惜和任何人撕破臉的。所以中國南海海域爭端,突然就矛盾升級,雙方寸步不讓。看著海底可能有的那麽點石油天然氣,雙方都紅了眼睛。這可是保命的資源,指不定哪天沒飯吃了,還要靠賣資源活命。在這些政治爭端的背後,洶湧的是第二次產業轉移的浪潮。就算中國政府試圖息事寧人,大事化小,搞拖延戰術,人家也不會答應。都到了這份上了,人家的政治領袖每天上班,穿過滿是示威抗議人群的街道,看到辦公桌上爛得要命的財報,再回頭看看牆上地圖上那條刺眼的領海線,估計和中國同歸於盡的心都有。你的南海艦隊再強,大不了我們全國一起死在你的槍口下就完了,還能轉移國內矛盾。更何況你中國也就是個外強中幹,你海軍幹的那些私底下掙錢的破事,全世界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也就是中國國內搞信息封鎖,還能偽裝出英勇無私的形象。這種軍隊就算有點戰鬥力,那也有限得很,真要拚起命來,鹿死誰手,那還說不定呢。這麽一算計,南海海域爭端,那還真沒和解的希望。

一個舊時代要走向結束,在人類曆史上來說,那就沒有過安穩過渡的先例。你要說人類經過了幾千年的磨難,現在學乖了,能坐下來好好談,努力避免局麵失控,那還真不是這麽回事。要能談出好結果,除非有個高瞻遠矚的領袖,能給全世界指出一條光明之路,但到現在這一刻,整個世界都處於迷茫之中。紙幣時代要結束,新的時代是個啥樣,所有人都一團霧水。甚至還有人自欺欺人,假裝紙幣時代根本不可能結束,歐美還會繼續印鈔。這麽一來,整個遊戲隻能是延續惡性博弈的玩法,大家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根本無視其他人的利益受損。鬧到最後,就看誰的拳頭更硬了。

在這種背景下,指望中國政府維持良好的國際形象,簡直是癡人說夢。雖然中國政府公開號召大家一起做夢,但是窮得馬上要當掉褲子的周邊各窮國,是不會這麽容易被忽悠睡著的。要說中國政府能應對出個啥皆大歡喜的結果來,那也不用指望。在2010年前,中國政府和亞洲各國的關係,都算是過得去,和東盟十國的關係也還不錯。南寧這個城市因為和東盟的貿易做得好,發展如火如荼。到了現在,雙方在海上箭張弩拔,怎麽看對方怎麽不順眼,恨不得立刻就開咬。至於和日本的關係,那都不用多說。本來曆史上的疙瘩就沒消除,現在日元已經到了崩塌邊緣,日本政府的信用幾乎就相當於負值。安倍經濟學,就是最後再賭一把,把最後殘餘的政府信用全拿來借債印鈔,刺激經濟。這要是賭不成功,日元基本上就要退出國際貨幣行列。眼看著賭了兩年,日本經濟毫無起色,在這種背景之下,日本政府搶資源的心那都不再掩飾了。一個釣魚島,雙方都寸步不讓。

這麽一看,中國的整個海域,全是定時炸彈。而中國政府的強硬應對,基本上也是於事無補。在紙幣時代走向終結的這一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誰還和你講什麽國際友誼!環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明目張膽的把中國排除在外,就是這種利害關係的體現。在這個時代變換的關鍵時刻,非有大智慧者不能應對。而中國政府,怎麽看,都是一副對時局懵懵懂懂的熊樣。基本上,它一直沉浸在萬國來朝的中國夢裏,還沒醒過來呢。所以,在海域問題上,我們打出的牌,從來都是粗糙簡陋得像是沒經過腦子似的,無非就是義正辭嚴的口水戰罷了。至於從根子上和亞洲各國共同迎接後紙幣時代的到來,一起對抗歐美產業回流的衝擊,那從來都不在外交戰線的考慮之列。沒有應對的高度,那下的全都隻能是臭棋。老蠻我冷眼一看,鄙視得要命。所以,我國為周邊國家萬夫所指的裸奔形象,那估計是要長期維持下去了。

  困獸猶鬥之2、背水一戰

國際關係上我黨基本上一籌莫展,在國內,同樣陷入背水一戰的困境,以往慣用的拖延戰術和漠視戰術,現在絕對不能再用。形勢越來越惡劣,逼著我黨必須作出決斷。壯士斷腕原本隻是空口說大話,現在鍘刀已經架在脖子上了,留頭不留手,留手不留頭,習慣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我黨,突然就要進入決絕果敢模式了。

今年以來,國內經濟方麵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地產市場下行。其它諸如出口不利債券違約,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這個市場要是出了問題,地方政府立刻全部完蛋。要知道我國自從實施“分稅製”之後,地方政府用30%的稅收收入,承擔了70%的行政管理職能,基本上窮得隻能討飯。行政管理職能不是說白話的,必須要花真金白銀的。你以為修橋補路搞教育,都是不用花錢的嗎?那可都是剛性支出,一分錢都不能拖的。有本事你道路塌陷了都不立刻修補試試,司機們能立刻死給你看,多大的連環死亡事故都能給你撞出來。中央政府富得流油,地方政府普遍都吃不上飯。在這種背景下,賣地收入就成了地方政府補貼財政的唯一選擇。真的是唯一。罰款固然也能幫補一下討飯財政,但是罰款收入不穩定,而且罰得多就把商人都趕跑了,城市的投資環境惡化,臭名遠揚,實在是得不償失,有點理智的地方政府都不這麽幹。還是來看數據,08年開始賣地收入被整體納入預算管理,國人開始對地方政府有多依賴這個收入有了認識,當年度的統計數據,賣地收入與地方政府財稅收入的比值為36.2%,看起來還算正常。09年這個比值上升到42.9%。2010年和11年,這個比值上升到一個非常驚恐的程度,我認真檢驗了三次,才意識到自己沒看錯:2010年71.7%,2011年63.3%。2012年,在銀根緊縮政策之下,比值略有下降,為44.9%,但2013年又上升到59.8%驚人高度。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財稅收入為4萬億,賣地收入為2.1萬億,比值為52.4%,較去年略有下降,但仍然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土地財政依賴性。

然而今年以來,地產市場整體上確實是疲軟得不行。售價方麵,全國1-5月的商品房銷售均價為6576元/平米,與去年全年均價6263相比,勉強算是微漲,但是往年那種動不動就20%的年漲幅已經不見了。銷售麵積方麵,1-5月的全國銷售了3.6億平米,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按現在的趨勢,估計全年銷售規模能萎縮個15%。分城市來看的話,主要是三四線小城市的市場萎縮,單周零成交的都有。一二線城市目前的成交規模還好,地產商們搞促銷,稍微降5%,立刻就能大賣,搞出“日光盤”來。但是無論如何,漲價是已經談不上了。即便是最頑固的地產商,也知道整個行業高歌猛進的日子過去了,僵持的日子到來了。要知道,我們的地方政府一貫都是沒盈餘的,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花。如果樓市下行,影響到賣地收入,首先就能要了地方政府的命。所以房價停漲這個事,讓地方政府緊張得要命,取消樓市限購的試探此起彼伏,中央政府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發表任何支持或者反對的意見,估計中央也想停了這個原本就沒發揮過作用的政策,就是羞答答的不好意思開口罷了。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啟動住房市場以來,房價年年都要漲。此前唯一的一次例外,就是08年金融海嘯期間,下半年的時候有過一段時間的假摔,然後馬上就升了起來,哪會像現在這樣,表麵上實在沒有什麽突發的利差消息,怎麽地產市場突然就萎縮起來了呢?

在我關於2013年的年終總結一文中,我曾經這樣表述:國進民退的體製,將民間資本驅趕出實體經濟領域。這些資金走投無路,隻能湧入樓市避險,因此2013年宏觀經濟一片慘淡,但樓市卻維持了高速增長。對今年的市場我曾經這樣預測:經曆了2013年的瘋狂之後,民資的積累已經消耗幹淨,再也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樓市,因此2014年的市場會陷入萎縮。現在我依然認可這個判斷,但是我有更深一步的思考:國進民退到底為何會發生?是什麽原因激發了國家資本與民間資本的對立?要知道國家資本和民間資本原本是在不同的產業領域各自找食的,理論上是不會自發產生你死我活的矛盾的。唯有在一種不可抗拒的外力推動之下,國資與民資才會突然反目成仇。我的結論是:紙幣時代走向終結,就是引發這一切的導火索。資金和產業的撤離,導致社會整體財富蛋糕不斷縮小。有了你民資一口吃,我國資就挨餓。在外資撤離的時刻,銀行手裏都不寬裕,那當然不能給你民資放貸。這麽一看,整個邏輯都清晰明了。

經濟學往往隻能做事後諸葛亮,它隻能總結已經發生的經濟現象並給出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在我看來,這種解釋越簡潔,就越接近真實。到現在這一刻,歐美債務危機一觸即發,但亞非拉各發展中國家的日子也都不好過。走到街上問問小老板們,個個都說生意難做,錢不好掙了。這種全世界一起難過的經濟表現很少見,一般來說,總是大家搶蛋糕,別人吃上了,你就吃不到,極少有大家都沒蛋糕吃的情況。上一次發生這種事的時候,還得上溯到上世紀的30年代,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毀滅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大家互瞪著眼問蛋糕去哪兒了,這就意味著一個時代正在走向終結。而這個紙幣時代如果完蛋了,接下來會上演什麽,那就真不知道。但目前至少有兩件事是可以確認的:隨著外資義無反顧的流出,中國的資產價格一定會下降,與此同時,中國的債券市場,一定會爆發經常性的違約。沒辦法,整體上錢不夠了,支撐不起資產價格和債券了。

因此,中國的樓市,是一定會萎縮的。目前資金外流隻是開始,因此樓市還算能撐得住。銷售規模在縮減,但價格並沒有實質性的下跌。隨著未來資金外流越來越酷烈,樓市就隻能指望央行憑空印錢來支撐了。當然,咱們的央行進入印錢模式是沒有任何疑問的,說開印就開印,經驗豐富,服務完備,還能有很多創新呢,時不時就能給咱們帶來驚喜。比如定向放水,這個事我是怎麽想都想不明白,錢這個東西怎麽定向?隻要錢出了央行的大門,你央媽還能管得住下麵那些貪婪的手不成?但是央行很有成就感,自稱創造了人類金融史上最偉大的印錢模式。

債券方麵,今年真是讓人跌破眼鏡。整體上債市的表現大大優於股市,哪怕是持續不停的債券違約事件,都沒能阻止債券價格上行。用一組數據來說明債市有多旺:今年以來,661支債券基金,隻有10支為負收益,但也負得很少,隻有負1.5%。普遍收益率超過6%,排前十的債券基金,收益率則高達10-15%。對此的解釋隻有一個:央行正在大規模的印錢吃進國債債券,或許還吃了些地方債券和國企債券也說不定,由此整體上抬高了以國債為主的債券市場(這其實就是中國版的QE)。當然,由於我國央行一貫奉行的神秘主義,所以我們也無從判斷到底這個QE規模有多大。總之,債市被穩住了。

但是債市的風險正在加劇,這是國內經濟界的普遍共識,根本都沒人提出反對意見。煤炭鋼鐵光伏這類產能嚴重過剩領域的企業債沒事就違約一把,全是十億級以上的規模,搞得大家都麻木了。一開始發行單位還承諾保底,現在根本就不理睬。你丫的血本無歸就血本無歸去,要鬧就鬧,保底?你丫憑什麽?鬧著鬧著,地方債的違約風險又近在眼前了。18萬億的地方債規模,每年的利息支出都要1萬億,今年到期的地方債裏,地方政府負有直接償還責任的高達2.4萬億。拿什麽還啊?砸鍋賣鐵都還不上。現在半年過去了,地方政府收入也沒啥了不得的改變,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賣地收入,因為樓市萎縮,收入整體上還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到時候要鬧出地方政府違約事件,都不知道怎麽處理。企業債賴賬也就算了,你堂堂的地方政府不能賴賬吧?美國的地方政府可以申請破產,中國根本就沒有這種製度設計,還是隻能由央行印錢救命。

這麽一歸納,在經濟下行時刻,中國政府其實就幹了一件事:印錢。其它啥都沒幹。2013年的三中全會報告給全國人民打了一把雞血,現在回頭一看,全是口號,虛假得要命。“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句話當時讓禦用經濟學家們感動得眼淚橫流,但現在央行一邊開著印鈔機一邊看著這句話,就跟自我嘲諷似的,看一次惡心自己一次,所以現在沒人再拿全會報告出來說事。如果印錢可以解決問題,那經濟學基本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這不是純粹瞎搞嗎?所以,我現在的問題就是:還有啥希望不?

作為一個天生的樂觀主義者,我總是會本能的,在黑暗之中,找尋光明的希望。

請期待第三章:黑暗背後。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