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義大利,既而傳播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海因裏希·許茨、法國的讓-巴普蒂斯特·呂利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一直到18世紀,義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縱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國作曲家到法國謀生,而韓德爾最終落腳英倫。
而義大利歌劇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劇,直至格魯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紀歌劇巨匠,顯然是莫劄特。莫劄特少年時先以正歌劇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語喜歌劇,風行各地,尤以《費加羅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為人稱頌。而莫氏倒數第二部歌劇《魔笛》(最後一部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
19世紀初期是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風行當時的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利尼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常見於舞台。與此同時,賈科莫·梅耶貝爾的歌劇作品則成為了法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
19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納和朱塞佩·威爾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而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西歐歌劇繼續演變出不同風格,如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和及後賈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勞斯的作品。而在整個19世紀,在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和波希米亞,國民樂派的崛起造就了當地和西歐平行發展的歌劇作品。
整個20世紀,現代風格元素常被嘗試混入歌劇當中,如阿諾德·勳伯格和阿爾班·貝爾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以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約翰·亞當斯的簡約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改善,像恩裏科·卡魯索等歌手成為歌劇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隨著20世紀科技的進步,歌劇也會在電台和電視上播放,也出現了為廣播媒體而寫的歌劇。
歌劇的歌詞往往紀錄在「辭本」(libretto,直譯為小冊子)上。一些歌劇作曲家,往往會為自己的歌劇填詞,如華格納;另一些作曲往往會和指定的作詞人合作,如莫紮特和他的最佳拍擋洛倫佐·達·彭特。歌劇有兩種傳統的演唱形式:宣敘調(recitativo),不帶旋律結構的演唱部分,通常用於交代劇情;詠歎調(aria),通常用於表達角色感情,帶旋律結構的唱段。二重唱(duet)、三重唱(trio)和多人重唱也很普遍。每一種歌唱方式都輔有樂器伴奏,有時也會有合唱團伴唱。在某些形式的歌劇,如歌唱劇(Singspiel)、喜歌劇(opéra comique)、輕歌劇(operetta)和半歌劇(semi-opera)中,宣敘調往往被沒配樂對白所代替。在其他歌劇中,宣敘調偶然也會被帶旋律結構的詠敘調(arioso)。在巴洛克和古典主義音樂時期,宣敘調還分為兩種:乾宣敘調(recitativo secco)是指隻帶有「數字低音伴奏」(continuo)的宣敘調,通常隻有羽管鍵琴提供若幹和弦,供歌手對音;而伴奏宣敘調(recitativo accompagnato)則有整個管弦樂隊提供伴奏。在19世紀以後,伴奏宣敘調漸漸成為歌劇界的主流,管弦樂團在歌劇中的音樂角色漸被看重。華格納的作品更進一步「廢除」宣敘調和詠嘆調之間的停頓,將歌劇化為旋律不休止的樂劇。當然,這個舉動和華格納的其他舉動同樣惹人爭議。有些人跟隨了這個樂劇潮流,有些現代歌劇則尊重傳統,保留了這些停頓,如史特拉文斯基的《遊子歷程(The Rake's Progress)》。[3]
Joan Sutherland
瓊·薩瑟蘭1926年生於澳大利亞的悉尼,曾就讀於悉尼音樂學院,她總是將非凡的技巧同豐富的感情融為一體,瓊·薩瑟蘭清亮剔透、華美淳厚的嗓音會讓你整個聖誕都明亮起來, 有神奇“神奇女高音”之稱的,在歌劇女高音領域久負盛名的女高音之王——瓊·薩瑟蘭的不朽名作,聖潔女神,薩瑟蘭的女高音代表了人類難以企及的高度。這段中她的演唱高亢宏亮,大氣磅礴,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巔峰之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繼承和發展了意大利唱法傳統。她總是將非凡的技巧同豐富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內容融為一體,即使是最缺乏個性、最器樂化的句子,也要賦以活生生的感情內容,而絕不炫耀賣弄技巧。今天,人們公認她是花腔藝術的典範。
——《Casta Diva》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4ODk3Ng==.html
唐尼采第的《Lucia di Lammermoor》是意大利美聲學派的代表作,對女主角的聲樂技巧要求異常的高,據說演繹這部歌劇的最佳人選有三位,分別是格魯貝洛娃(E dita Gruberova),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和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d)。而第一位斯洛伐克的格魯貝洛娃的露齊亞又最為聽眾喜愛。因為許多歌唱家畏懼高音C,但她卻像天女散花似的將更高的高音E 大把大把地撒向聽眾(丁丁曆險記裏的那位比利時女高音歌唱家有點像她喔?),這是後兩者所不能辦到的。卡拉斯的演繹帶有悲劇性特質,以情來打動人,薩瑟蘭的聲音色調較暖,音質柔和,在這兩點上格魯貝洛娃正好相反。當然曆史上沒有哪一位歌唱家是完美無缺的。
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著名美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8歲便開始學習鋼琴,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歌劇女王。1923年出生於紐約,1937年隨母回國,就學於雅典音樂學院。1941年在雅典歌劇院正式登台,1947年在意大利維羅納演出歌劇《拉焦孔達》一舉成名。此後兩年在威尼斯演唱綺瑟、杜朗多、布琳希爾德等戲劇性女高音的角色。1950年進入米蘭拉斯卡拉劇院,演出了《阿依達》。1965年在英國演出最後一場《托斯卡》後,退出舞台。1973年東山再起,與著名男高音朱塞佩·德·迪斯泰法諾聯合舉行獨唱音樂會。她一生扮演過43個角色,共上演500多場次,50年代是她演唱生涯的最鼎盛時期,在倫敦科文特加登歌劇院(1952)、芝加哥(1954)、紐約大都會(1956)等歌劇院演唱,獲得無數世界聲譽。1977年9月16日卒於巴黎。
愛狄塔·格魯貝羅娃 (Edita Gruberova,1946-),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67年畢業於布拉格音樂學院,1970年起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任主要演員。參演作品有《納索克斯島的阿裏安德涅》《拉美莫爾的露契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