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你的鄰人:分享一點感動

(2015-01-12 06:45:15) 下一個

 

 

                                                   
分享一點感動(2015-01-11)

 

 

 

今天發生了一件大事,法國巴黎百萬人集會,歐洲多國政要出席,顯示反恐大團結,規模和級別均震撼世界。今天還發生了一件小事,我們十幾個基督徒的小小微信群被群主更名為“愛你的鄰居”,這讓我好一陣感動。這件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卻為那件大事麵臨的困境指出了解決的終極之路。

參加集會的很多人都舉著“Je suis Charlie" 的標語,紀念和支持在恐怖襲擊中喪身的《查理畫報》的漫畫家和員工。這家畫報以諷刺漫畫出名,它多次刊登嘲笑挖苦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因此成為伊斯蘭激進分子的眼中釘。

 

耶穌告誡他的信徒說:要愛你們的鄰人。法國的穆斯林人口已經超過600萬,是法國的第二大族裔,自然是法國主流民族最大的鄰居。耶穌教導的“愛”是普照的愛,不僅愛我們的基督徒同類,也要愛和我們的信仰不同的非教徒或異教徒。耶穌甚至說:要愛你們的敵人。
愛是以寬容和尊重為基礎的。沒有寬容和尊重的愛是虛假的愛、偽善的愛。假設,我的鄰居是一位有祖宗崇拜情結的人,我則深信祖宗崇拜是荒謬的愚昧的。為了顯示我的智慧我的愛,我畫幾幅漫畫將他的祖宗八代從頭到尾挖苦嘲笑一遍。我的鄰居會怎麽看待我?他絕對不會覺得這是為了愛他,他會認為我很無聊,感到不僅受到冒犯,而且遭到挑釁。
我無意指謫那些漫畫家,更不願為恐怖分子開脫罪惡。我敢肯定,那幾位諷刺穆罕默德的漫畫家不是真正的基督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之,也要謹慎地與人分享。至少,他們的那些漫畫沒有體現寬容、尊重和愛。他們通過肆意褻瀆別人心靈裏最神聖的東西,來體現自己的幽默感和優越性,來獲得創作的快感,鮮少顧及他人的感受和信仰。從功利的角度看,他們的創作也無助於消除伊斯蘭教中的激進主義傾向,反而加劇了穆斯林與法國主流社會的裂痕和敵對情緒。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當代世界最大的兩種宗教,也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文化。它們雖然同根同源,但產生和發展的背景卻大相徑庭。它們都是在鮮血中成長起來的,不同的是,基督教依靠的基督徒殉道的鮮血,而伊斯蘭教則是憑借對異教徒的征服和屠殺壯大起來的。公元十一世紀時,羅馬教皇為發動十字軍東征尋找理論依據,但他從耶穌的教誨裏沒有發現一句話說基督徒可以對異教徒使用暴力。伊斯蘭教從誕生起就具有尚武好鬥的天性。
西方文明是在基督教這一母體中發育成長的,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一起經受了文藝複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等的洗禮,它和現代文明是相契合的、同步發展的,所以現代的基督教很圓通、很豁達。基督教在麵對言論自由的冒犯時,可以從容淡定,聳一聳肩,一笑置之。例如,有同性戀團體公開把耶穌奉為他們的偶像,對這種瀆神行為在中世紀肯定會火刑伺候,而在今天卻波瀾不驚,似乎沒有哪個基督教會出頭對此予以回擊。
伊斯蘭民族在近代一直處於落後和邊緣的地位,有不少伊斯蘭國家都曾經是西方的殖民地。正是在和西方文明的接觸和碰撞中,處於弱勢的伊斯蘭文明在危機感的驅動下,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和回歸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的伊斯蘭複興運動聲勢浩大,不管是伊朗為代表的什葉派,還是沙特為代表的遜尼派,都在回頭看向後轉,向原教旨主義回歸,拒絕接受西方文明的所謂核心價值觀。對他們來說,伊斯蘭教不僅是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那些生活在西方國家的穆斯林,作為弱勢群體,他們更有一種深刻的自卑感,他們對涉及自己的宗教和文化的話題異常敏感,無法輕鬆地消解對他們的先知的醜化和嘲弄。在他們眼裏,那些漫畫家的作品,已經不是什麽幽默或調侃,而是對他們的公然侮辱。
承認差異、理解差異、尊重差異,我們才能夠去愛我們的鄰居。他們有他們的缺點和劣勢,我們可能對他們的信仰不以為然,如果我們自以為比他們更能幹更有智慧,我們就應該釋放出更多的善良和通情達理,用愛去感動他們,而不是在那兒指手畫腳、冷嘲熱諷,對他們靈魂中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猛擊幾掌。
那些殺害“查理”的恐怖分子,無論有多少理由,都罪不容赦。看到人群中無數塊“我是查理”的牌子,我知道,他們不是查理,我也不是查理,因為我們都還活著。但我們又都是“查理”,我們是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人為的評判標準,心靈也有黑暗的地方,常常自以為是,也常常為如何與不同族裔不同信仰的人相處苦惱不堪。這個時候,我就明顯感到人的軟弱和無助,隻有上帝的大愛是全能的,願上帝賜給我們愛的能量和胸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