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奇穴---一針治愈肩周炎

(2015-03-07 08:40:09) 下一個

於內關上八位寸,左右各一 . 祖傳的非常有效
 


7 條山穴治肩周炎:一針海外揚名
92年,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趕上朋友的大姨子來訪。她當時提到自己患肩周炎多年,西醫治療不見成效。我問她願不願意試一試針灸療法?她非常好奇,表示願意試一試。我讓她抬高右臂看看。她隻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我當即取出一支六寸長的毫針,在她患側腿上的條山穴刺進去。由於針感強烈,病人大叫一聲。我讓她再抬臂試試,她一下就抬到頭頂部位。在場的一片驚呼:神了!

條山穴既條口穴透承山,一針兩穴。


為什麽條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條口和承山一屬足陽明胃經,一屬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在肩部的走向路過缺盆而絡督脈的大椎,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於肩部。兩穴經氣上行同交於肩,所以治療肩周炎有奇效。
從古人的著作中也可發現,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內病外治、外病內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論述。《素問.五常政大論》謂:“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靈樞.終始篇》雲:“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升降出入是人體氣機功能運動的基本形式,所謂“升降出入,無器不有”(《素問.六微旨大論》)。這樣在治療上就構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過藥物、針灸下取以治療上部病證,上取以治療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屬於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依據人體經絡、髒腑及氣機升降的調節機能而確立的法則,不同於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勢利導的方法

Form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101/07/93859_325742280.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