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為謀生計,離開家鄉,遠涉重洋。在完全陌生的國度努力打拚,一切從零開始,緊張的思緒和忙碌的工作常讓人忘記今夕何夕。故鄉的年味也被封存了四分之一的世紀。
在繁忙和壓力中驚醒,已經年過半百。隨著年齡的增長,思鄉也與日俱增。於是今年一路向家,回家過年。。。
年幼時,家境貧寒,特別地盼望過年。過年,有機會添置新衣衫,可以吃到平時難得一見的美味,還會收到押歲錢。雖然極少,但那可是一年當中唯一一次的零花錢。
長大些,家裏開了個小作坊,電動磨米漿,手工製作白粿。到了春節,會有許多鄉親將泡好的米,拿到我們作坊磨成米漿用以蒸年糕,或製作白粿。我們小作坊也會加工白粿出售。那時候沒有自來水,作坊所用的水都要從附近水井打上來挑回。而這個打水,挑水的任務都是由我和妹妹來完成。妹負責打,我負責挑,備足第二天的用水。同時還要幫助父母製作白粿。小夥伴們也會來家裏幫忙。因為小作坊,父母有了好一點的收入,可以供我們姐妹繼續念書。一家人快樂地忙碌著。
故鄉依山臨江麵海,淡水海水交會,海產鮮美。那時候的黃魚,帶魚美得讓我這麽多年都忘不了。村裏有兩艘魚船。春節前(每年僅此一次),出海捕獲的黃魚、帶魚等會按人頭分配給村民(那時稱社員)。每斤人民幣3角左右。我們家會分到二十多斤,母親巧手,烹飪成多種不同風味的美食。那是母親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那是過年的味道。
歲月匆匆,時光荏苒,我們老去,卻無法忘卻那些童年的舊時光。那些愛與溫暖,總是永刻心底,一生一世,無法忘記。即便日子過得清貧,但一家人齊心協心,倒也其樂融融。現在母親走了,我便也失去了做她女兒的福份。
隨著二十多年時光的流逝,故鄉已變了模樣。當年的水稻田,茉莉花畦,菜園地不見了。那長長的青石板渡口,水岸邊大片的鹹草葦,以及江邊泥土裏活蹦亂竄的跳跳魚、橫行霸道的螃蟹,這些曾經熟悉的畫麵,今天都消逝得隻剩下記憶。
更喜歡故鄉老式的民居,那才是我念念不忘的家園。灰牆青瓦院落天井,土築的馬鞍形風火牆,手工雕刻的石木構件,充滿著韻味和溫馨。春節一到,門窗、柱子、門媚都貼上了春聯,熱鬧、喜慶。與洗得幹幹淨淨的精美的花窗相映成趣。
故鄉是僑鄉。父輩、祖父輩就有下南洋出國謀生的先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國門打開後,更有許許多多的鄉親移居海外。這些年村裏的常住人口不斷減少。過年自然而然沒有了童年時的那種喧鬧和那種你來我往噓寒問暖的溫情。
年夜飯後,打開電視看春晚,屏幕上大紅燈籠高高掛,熱鬧是熱鬧了,卻是一味的歌功頌德,“高大上”得令人乏味。手機裏,微信鈴聲大作,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大拜年,熱鬧也是熱鬧了,卻都是在網絡世界裏。
年初一,天氣晴朗,約上幾位好友一起走省城公園的棧道。該公園位於城市的高處,放眼望去,處處是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和高架橋。我極力尋找印象中的河道縱橫的古城風貌,但終究未能如願。
朋友說,城市將繼續大規模擴大。郊區的老家屬於新規劃的工業園區,到時候或許全村都要搬遷。我聽了之後心情非常非常的失落,非常非常的難受。我已經迷失在我所熟悉的故鄉了。如果再讓我的故鄉整體消失,那麽我至親至愛的故鄉豈不是永遠回不去了?
。。。
謝謝共鳴!
真是很無奈!
謝謝鼓勵!我們也隻能往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