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Bow Peak Hiking 曆險記(上)

(2023-09-27 15:22:05) 下一個

Bow Peak Hiking曆險記

2023年9月2日,一個晴朗的日子,是加拿大勞動節的長周末的周六。

因為兩周前去Radium Camping忘記帶國家公園年票,在入口處買了兩天的公園票。按規定如果下次來公園時出示你的年票,可以憑收據把這兩天的票退掉,但是必須在30天之內。這是一個很人性化的規定,特別是對於我和老高這樣總是丟三落四的人。反正要去Banff退票,那就順帶走個trail,正好常常一起Hiking的好友Wendy也想一起去。

這些年Banff的trails想走的且能走的走的都差不多了,剩下都是太難太險的。我長周末前一直上班很忙,沒時間找trails。Wendy提議走Healy Pass一條看野花賞落葉鬆的trail,可是這條trail我走過兩次,老高走了3次,雖然trail非常美我們也很喜歡,但是20來公裏的路,鑒於我們是兩雙老腿,真心不想再重複了。老高起初提議去Iceberg Lake,雖然沒走過,但我覺得難度不大可以留下來以後走。然後他又想起Bow Lake 附近的Bow Peak trail,他說你不是一直想去嗎?是的,疫情之前Bow Peak trail就已經在我的List上了,為什麽遲遲沒完成?主要是因為走這個trail需要趟水過寬10幾米的Bow River,水位低時過膝,高時就要到大腿根。河水都是冰川融化流下來的,即便是夏天也是冰冷刺骨,無疑是有點兒打怵。想想今年雨水少偏幹旱,所以山火才多,那麽Bow River的水位一定不會太高,況且今年天氣暖,夏天長,9月初的水溫還不會太低,過河應該是極佳時機吧。Wendy之前去過一次,因為遭遇風雨交加的天氣,沒能登頂,她也挺想再來一次。就這樣3人一拍即合,決定去Bow Peak。

Bow Peak trail位於Banff國家公園內冰原大道93號公路起始不久的Bow Lake附近,12.2公裏往返,994米拔高。All trail上難易程度是Hard,景色評分4.5分。trail head沒有官方停車場,車停在93號公路邊一個能容3-5輛車的空地。然後進樹林悶頭走上大約10幾分鍾就眼前一亮到了河邊。此時約上午10點,溫暖的陽光傾瀉在平靜的湖麵上,一片碧水清澈見底猶如一麵鏡子,把湖畔的鬆樹、林海、巍峨聳立的落基山以及湛藍的天空一一倒映在水中,一副瀟灑秀麗中帶著雄渾壯闊的畫麵呈現在麵前。從地圖上看,這個過河的部位是Bow Lake南端盡頭和Bow river起始的節點。這個節點湖麵變成10米多相對狹窄(Bow Lake有3.2平方公裏,最寬處是1.2公裏),水深大約1米以下。遇到其他兩組hikers和我們前後腳過河。在我們前麵的是兩個身材中等的西人女士,看到她們過河一切順利,我們心裏有底了,三人陸續過河,基本是也是過膝的水深,而且重要的是顛覆了我以前在落基山趟水過河的經曆。記得2019年帶著我家愛狗Coco去Junction Creek to Junction Falls,需要過一個5-6米寬,膝蓋以下深的小溪,那溪水冰冷刺骨至今難以忘懷,是把人凍的頭皮發麻的那種。這次果然和我之前估計的差不多,湖水涼涼的但是可以耐受。我們後麵的是一組有10人左右的一個韓國人的隊伍,領隊模樣的一個50歲上下的健壯的男士問我是不是去Bow peak,我說是呀,他說他們也是,這次是他第二次來挑戰這個Trail。過河順利,心情也像天氣一樣晴朗,感覺注定是美好的一天。當時萬萬沒想到這一天將會有怎樣的經曆。

 

Trail的前半部分緩慢爬升,路況很好。出了樹線不久,再過一個寬闊不長的Meadow,登上前方的Pass,兩個美麗的小水塘出現在眼前,左手邊的那個水塘正上方的山坡上有一小片冰川,顯然這片冰川是整個夏天的烈日照射融化殆盡的產物。藍天下,小冰川加上小水塘在綠中泛黃的草甸的陪襯下景色非常獨特。我們停下拍照錄影,玩了一會。由於同伴Wendy忘記帶水,我們開始找流動的水源,在小水塘上方不遠的地方找到小溪,用老高常備包中的濾水器濾了一袋水帶上。同時休息一刻鍾,我吃了一個雞蛋和一個香蕉。那隊韓國hikers這時超過我們,打了招呼直接左拐上山了。

休息過後繼續上路。這時需要左拐找到上山的路。兜兜轉轉一會兒,真沒發現一條確切的路。前麵韓國人的隊伍已經不見蹤影,隻能隱約聽到右上前方向遠處傳來的說話聲。這樣就隻能朝著右上方走,方向正確總能找到路吧。走過一段緩坡,到了一片Boulder Slope,錯亂不整的巨石陣。雖說深一腳淺一腳的不好走,比起去年在溫哥華島走WCT(west Coast Trail)第二天海邊長2公裏布滿青苔濕滑的那段Boulder路來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這個我不打怵,隻須小心行事。

我和老高一前一後專心把這段Boulder路走完後,才發現本來走在我們前麵的Wendy已經跨過右手邊的一個creak到了離我們幾十米之遠的右邊的trial上,我估計她走的應該是正路,因為看到有人和狗從那個Trail上往山下走。之前做功課的時候看圖接近登頂時是一個Loop,這時我們如果並到她那邊去,已經有一段距離,要翻過那個creak,上上下下也不容易,所以決定就在這邊朝著peak往上爬。Wendy是有經驗的hiker且有運動員的體力,既然她在正路上,我們也不太擔心她獨行這段路。感覺我和老高確實是off trail了,因為雖然很努力的找路,trail還是似有似無。這段路非常陡,每一步都要尋找落腳點以免下滑。我穿上冰抓,稍微好點,還是爬的氣喘籲籲,大汗淋漓。老高腿長膽大,可以三步並兩步在碎石土坡上往上爬。我怕腳踩不穩會滾下山去,就找有一些大石頭和矮草叢的地方,確信石頭固定或草根可以落腳才敢往上爬。這段陡坡上還是有許多活動的石頭,好在我們上方和下方都沒有人,不用太擔心滾石的威脅。這樣艱難的爬到了一定高度,碰到韓國人隊伍中的兩位女士,她們從右邊的山頭那一側(我們看不到的地方)trail登頂,繞到我們這一側下山。據她們講右邊那條路異常險峻陡峭,很難爬,還說我們差不多過了最難的部分,almost there很快登頂。這時抬頭望望,我們已經接近山峰的石壁下方,右前方兩石壁間的夾縫似乎是一條通路,這應該就是登頂的路了吧。這時已經3點左右,我們還沒顧得上吃中午飯,沒覺得餓,也沒有時間take大的break,隻是陡的地方爬一段就停下,把氣喘勻繼續爬。就這樣又爬了30分鍾左右,腳下的路已經不那麽陡了,已經很接近那個石壁間的通道了。這時我們來到了一個跨度1.5米高的小石壁,石壁的下1/3處有一個能容下一支腳的凹進去的台階,老高在我前麵順著這個窄窄的台階過去,很快上了一個lever到小石壁上端。我覺得這個台階太窄,下方又比較陡峭暴露,就迂回走了我左手邊的碎石道,上到老高站立的小石壁上,這時腳下終於出現半米寬1米多長的一個比較平坦的一小塊落腳地,這是走了兩個多小時的陡坡以來少有的小平台,這個平台的左上方又是一個小石壁,比下麵的那個矮些,大概1米左右。老高看我沒費力氣上來了就開始繼續往上走。這時,我右手拄著登山杖,左手的登山杖掛在手腕上,開始繼續前行的同時左手順勢扒拉了一下我左側小石壁上的石頭,想借一下勁,沒曾想這塊大小約有1個半籃球那麽大的石頭居然是活動的,順勢朝著我身體滾了下來,我下意識身體右閃了一下,哢嚓一聲,石頭已經重重的砸在我的左側中下1/3的小腿上,我同時一個屁墩坐坐這個小平台上,好險啊!由於身後有塊凸起的固定的石頭的阻擋,我才沒被石頭的衝力被衝下山坡。同時那塊肇事的石頭從我的腿上彈起又滾下了陡坡,我顧不上劇痛,大喊一聲:“rocks”以警示不久之前碰到的兩個下山的人躲避滾石,幸好他們不在我們下方。這時我的左腿麻木了從腳趾的膝蓋之上全都失去了知覺。走在前麵的老高聞聲返了回來,一切發生的那麽突然,他也沒看到事故的過程。我讓他把我左腿的gaiter打開,卷起褲腿,沒看到腿上有皮肉外傷,幸虧了gaiters的保護。大約15分鍾,腿和腳趾開始恢複知覺。我心想骨折是肯定的了,不過還心存僥幸。再過了一會兒,我讓老高扶我用右腳撐地站起來,想試一試左腿還能不能走,可是不幸的是別說行走,剛剛用左腳吃一下力,膝蓋就像斷了一樣軟弱無力,隻能趕快坐下。現在我們已經臨近登頂,估計走了5-6公裏,拔高在950米左右,即使是平地也走不回去了,何況是腳下是陡坡。看了一下時間,已是下午3點40,離天黑隻有2個多小時,和老高商量了一下,決定用他的Inreach呼叫救援,事不宜遲,我們果斷按下了Inreach的SOS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風一程雨一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砍樹' 的評論 : 謝謝支持,下半部博客已發。
風一程雨一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明家河' 的評論 : 謝謝,萬幸不是滾石。
風一程雨一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古代的事物' 的評論 : 謝謝!
每天砍樹 回複 悄悄話 等續記
明家河 回複 悄悄話 厲害,果斷決定,滾石很危險
古代的事物 回複 悄悄話 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