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楊瀾采訪易中天的視頻,是兩年前的,很好看,好看的是易中天淵博的學識通過一種平實的方式展現出來以及他麻辣直接的個性,還有楊瀾在他麵前的惶恐和謹慎。
在學識淵博的人麵前,我一定是有惶恐的。這種惶恐來自於一種尊重和敬畏,害怕自己淺陋的知識在這樣的人麵前出洋相。楊瀾一定比不少人見多識廣,在她那個年齡的人中算得上久經考驗了,雖然如此,她在易中天麵前也是有惶恐的,這一方麵她給人的感覺挺好。
人們心中有所敬畏一定是件好事,讓我們敬畏的這個人一定是一位各方麵都值得別人,也有能力讓別人敬畏的人。人們對易中天的那種尊重和畏懼是因為他的個性,更是因為他對知識獨到的理解和詮釋,對生活裏種種現象睿智犀利的洞察之後的正直直言。楊瀾采訪他的時候,一定也有讓易中天感覺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楊瀾的謙卑和謹慎使得易中天的態度緩和客氣了許多,這一點也是我欣賞的,所以,易中天也不是對所有人,所有事,在所有時候都那麽犀利麻辣,也就是說,在那些極其愚蠢的人意識不到自己愚蠢,還自以為很聰明,做蠢事做到讓他無法容忍的地步,他的麻辣和犀利才表現出來並且讓對方羞臊難當。
我喜歡所有知識豐富淵博的人,在這樣的人麵前我能感覺到一種淨化和約束。聽他們說話,或者看他們寫的書,寫的文章,對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和提升。易中天的書我隻看過《品人錄》和《讀城記》,還是在國內比較早的時候看的。在國內時,我母親喜歡看易中天的《百家講壇》,我也跟著看幾次,我喜歡他的那種講話風格,有講故事一般的通俗易懂雅俗共賞,也有觀點深刻見解獨到的解析評論。那是一種層次感,一種恰到好處的節拍般獲取知識的美感和快樂感。那是緩緩流出的一股知識深流,看似平常,卻讓人回味無窮,獲益匪淺。易中天的獨特之處在我看來是一種另辟蹊徑的做人和做文章的風格,他有那樣的底氣和能力讓人們敬畏和喜歡。
有時候我想,在人的天性中,一定有一些無法改變但又必須被壓製的東西,壓製的同時,必須讓這種東西有一種向善的目標,被壓製的東西冒頭的時候,都需要有易中天這樣的麻辣和犀利,使得這種需要被壓製的東西有所忌憚,不敢肆意妄為。不敢妄為也是需要自我約束力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人如果有所忌憚有所顧忌,也是明白對錯是非,對正直和知識有敬畏心的表現,隻是因為環境的因素,或者是自我認識錯誤,把那些人性裏需要被壓製的東西任意的放了出來而已。可怕的是無所畏懼的人,憑你是易中天還是誰,我堅持做一個皮球,你越拍我越高。可我還是覺得易中天可以製服這樣的人和事,但我想他是不屑去做的。
生活裏需要易中天們,讓人們充滿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新意獨特的向往和追尋,讓人們對生活的細節都能夠細心觀察和體驗,從而積累正確的人生智慧。就像他談到自己在新疆建設兵團種地的時候說的,“那是一個詩意的地方,但是它教給我的卻是生活並不是詩”。生活裏也需要楊瀾般對易中天們的敬畏和下意識對自己行為的規範,那是生活裏的正確感和秩序感,如果生活裏正確的東西多了,也被多數人認同並接受了,那麽秩序感就會有了。
無論是易中天們還是崔永元們,麵對的豈止是記者們“愚蠢的問題”和毫不忌憚的行為方式,他們麵對的更是自己的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那種鴻溝帶來的心裏上孤軍奮戰的無力感和責任感之間的矛盾衝突。作為大師或者老師,也作為普通人,他們是有過猶豫的,也是有過心裏的弱勢,那就是還有那麽多沒有底線的人三人成虎,不知成了多少虎之後對自己生活的負麵衝擊,這也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畢竟他們不是神。
我喜歡易中天,也喜歡楊瀾式對易中天的敬畏,易中天多了,楊瀾式對易中天的敬畏多了,一定是一件好事,它會使人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會使人們生活的這個社會變成一個跟今天不一樣的地方。
就是因為正氣的人太少。
有這事?她也太不怎麽的了吧?怎麽想的就怎麽說嘛,迫於壓力就道歉,鄙視一下!
有這事?她也太不怎麽的了吧?就是說出花來,李天一的事能被辯護嗎?
切。
說實話我不喜歡楊瀾,但也沒有到厭惡的份上。原來的她還挺率真,能說點實話,關注點切實的新聞,最近變得世故圓滑了許多,我寧願理解為環境所迫吧,一個女人,總有不得不顧忌的時候。
但是她的其他方麵無關以上的選擇讓大家看到的是一個越來越沒個性的她,尤其是她主持的《天呐女人》實在很不堪。
就事論事的看,我同意你的看法。
聽你這麽說,我也想多看看了。
我就看過王立群講屈原的那講,很喜歡。
同意!
農兄的留言裏每一句話都是我心裏想的,特別高興。
我感覺咱還是謙卑點好,但不是妄自菲薄。比我們有文化有智慧的人多了去了,我不敢嘚瑟,哈哈哈。。。
是嗎?我沒太注意,你很細心看到了。說實話我不是那麽喜歡楊瀾,感覺她不那麽真誠,可我喜歡就事論事,不太喜歡因為一件事,一個方麵不好就把整個人定性為從頭到腳哪都是毛病。
這些事我們都沒有證據和親眼見證,或許有其他隱情,還是謹慎點好。
嗬嗬,你當然可以這麽想。
我感覺她的恐慌是真的,來自於她對易中天的犀利麻辣的忌憚,是好事,總比啥也不會,然後還啥也不怕強多了。
她在知識的淵博方麵的確不如易中天,所以她恐慌,隻是我還認為,不如別人還知道恐慌,就比不如別人還不恐慌要顯得有自知之明得多。
除了采訪人不能淩駕於被采訪人的職業要求以外,楊瀾確實表現了一種對學人的敬畏與尊重。文革滋長的反潮流、反權威戾氣,加上現代公民意識和女權思想的攙兌,見賢思齊現在已經演變蛻化成見賢思反,見賢思辱,見賢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