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這是我的孩子們:9歲的張佳宏和11歲的張佳俊 。請和小朋友們拿張彩票,會後有小禮品贈送。這是一隻可愛的熊貓陶瓷茶杯,看見它你會想多喝點飲料。這是一隻繡花的帆布袋,輕便好拎,非常有用。這繡的是書的封麵,熊貓,母雞,和女孩在一起玩。讀完書後,你會明白這裏的含義。這個圖案有8000針,比起我寫書用的心血,是微不足道的。
我們都要感謝圖書館員盧慧芬,她做了很多工作,我非常佩服她的膽魄,智慧,和社會能力。你們可以從圖書館借《國寶》Living Treasures,辦好圖書證就可以了。會後你也可以向我買書,我會給你簽名,感激讀者們的支持。
今天我的全家都來了,我媽媽坐在那裏。 我的孩子們喜歡打棒球,也會彈吉他。他們的老師Hassan El-Tayyab 是樂隊《美國遊牧者》的主歌手。張佳宏和張佳俊學吉他有一年多了,很敬慕他們嚴格的老師。今天他們要為您唱一首歌《帶我去圖書館》。
我支付孩子們薪水,所以他們已經開始賺錢,比媽媽小時候能幹多了。他們讀過我的書《國寶》。張佳宏兩個下午就讀完了,還推薦給哥哥和他的老師。
我有正職,在柏克萊大學電機工程係做電腦工程師。我是一個樂觀的作家,我寫的故事通常是正能量的。我關心社會問題,樂於考驗我的小說人物,讓他們遭受挫折磨難,在痛苦中尋找出路,即使遭遇迫害,他們能夠想方設法突破困境,憑借自己的勇氣和智慧走向未來。
我想先談談這本書的靈感是哪裏來的。這裏有幾個構思點。
第一是熊貓,又叫貓熊。你說它是不是很可愛?可是你知道它的秘密嗎?熊貓其實不是素食者。它是熊,會吃小鳥,老鼠,蛋和魚。它99%吃竹子,因為動作緩慢,抓不住小動物。
竹子會周期性開花結籽,然後竹子會成片死亡。籽會成長為新的竹子,可是需要好幾年,熊貓就會挨餓受凍。
我上中學時,曾經為拯救大熊貓募捐。我們貢獻出自己的壓歲錢,為可愛的熊貓祈福,講述充滿希望的故事,但願它們能夠渡過難關。
熊貓在饑餓的時候會到村裏去覓食。小說女主人公名字叫顧寶,和“國寶”同音。 熊貓媽媽當著顧寶的麵吃了一隻母雞,然後給她的寶寶喂奶。這是小說的開始。
我的第二個構思點是89學運。
1989年是思想開放自由的時期。經過文化大革命,許多西方的理性哲學在中國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於是很自然的,人們開始要求民主和自由。這是我的先生當年意氣風發的樣子。我沒有照片,因為學生害怕秋後算賬,許多人是晚上出去遊行的,還帶著口罩。這應該是五月中旬,全國學潮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這時候拍的照片是愛國青年,不再是一小撮叛亂分子。
可是情況很快激化了。至今我們不知道多少人在六月四日遇難。官方說天安門廣場上沒有傷亡,並把學運從中國曆史裏完全抹去了。大陸的年輕人不知道1989年發生過什麽事。我的同班同學參加過絕食,六四後便退學了,至今音信全無。劉曉波博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失去孩子的天安門母親們申訴,他至今在大陸坐牢。
89學運是我們這一代人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學生的失敗也是中國的失敗。中國失去了一個曆史契機,這是令人痛心的悲劇。可是我的小說不願意停留在悲劇上,我想看到希望,所以我讓女大學生顧寶愛上軍人李銅。六四是她故事的起點,而不是終點。我不想讓顧寶的故事停留在天安門廣場上,她需要走出去,看見真正的中國。我讓她去了四川農村。
我的第三個構思點是計劃生育。
我想問一下:在座多少人在家裏不是老大(不是家裏的第一個孩子)?請舉手好嗎?假如你1976年後出生在中國,你的父母一定付出了代價,才能夠讓你來到這個世界。
我們重溫一下曆史。上世紀50年代期間毛主席提倡生育,鼓勵多生的“英雄媽媽”。中國人口從1949年的5.4億增長到1979年9.7億,30年裏增長了80%。70年代末政府嚴格控製人口增長速度,除了少數民族外,一對夫婦隻能有一個孩子。
中國計劃生育的關鍵是缺乏有效監督。計生部門彈性執法違法執法已成常態,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章製度。這些製度並沒有被計生部門用來遵守而是被在方便的時候引用。有些地方計生隊貪汙罰款,強行墮胎引產結紮,綁架婦女及家屬,逼迫交納巨額罰金。
我的第四個構思點是盲人律師陳光城。我在修改《國寶》的時候,聽說陳光城,一位農村的維權人士。他年幼時失明,自學法律,成了“赤腳律師”,在山東農村從事保護婦女權利,土地權,和窮人的權利。這是我為顧寶選擇的職業道路,她會成長為草根維權人士。
社會的公正和變革不是政府施舍給你的。你必須努力爭取自己的自由和權利。天安門廣場上的談判不會帶來深層的社會改革。隻有你堅持不懈,勇於承擔,幫助弱者,中國社會才能有人性化的長足進步。
89年的學生曾經熱切期盼製度的改變。在我看來,草根的崛起是中國的希望。
不管政府怎麽對待你,每一個中國人理應是自由的人,堅信自己的公民權利和社會責任,並向社區裏的弱者伸出援助的手。
我的主人公顧寶能夠以陳光城為榜樣堅持維權運動。2005年,陳光城律師將臨沂市計劃生育工作隊的野蠻侵權行為告上法庭。這是多麽勇敢,令人敬佩的盲人律師!
在我的小說《國寶》裏,鄉村婦女蘭花已經有了一個女兒。計生隊兩次強行給她墮胎。她再次懷孕後,躲到山裏,這時遇見了女大學生顧寶。顧寶曾經為了學業違心地墮了胎。她一開始看不起蘭花,認為蘭花是文盲,重男輕女。可是漸漸地,她對蘭花的勇氣生出敬佩。 最後的關鍵時刻,顧寶挺身而出, 勇敢地為蘭花付出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顧寶遭遇的暴力,也是六四的暗喻。不同的是,顧寶在軍人男友的幫助下,重新站立起來,成為草根維權人士。顧寶的維權之路一定是險象環生,布滿荊棘,可是她做的艱苦危險的工作將會給中國社會帶來持久的,本質的,和平的轉變 。
在寫作過程中我發現,熊貓是國寶,中國人也是國寶。每一個孩子都是國寶 。隻有13億人都成為國寶,中國的人權才會有保障。
你也許會問:為什麽用英文寫這本小說?出於幾個原因。我在中學時,特別癡迷法國作家:雨果,巴爾紮克,和大仲馬。在我看來,他們的異國故事比當時中國的文革傷痕小說更加生動,真實,令人向往。午休後,我強迫自己放下書,走去上學。這時候我已經看不見烈日下的拖拉機,牛車,摩托車,和自行車。我依稀覺得自己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在巴黎昏暗的小巷裏疾走躲避警察追捕。多年後我用英語寫中國的故事,搭起文化的橋梁,使我的夢想成真。我給我的大孩子取名Victor,與作家雨果同名。
用英文寫的第二個原因是審查製度。我在大陸的新浪有博客,名為:黃洋的文字橋梁。我知道什麽可以寫,什麽關鍵字馬上會被刪除。網絡審查是可以用同音字繞過代替的,可是我們內心的膽怯呢?假如我們繞過所有敏感字和揭露社會弊端的故事,那還有什麽值得寫的呢?
我是十九歲來到美國,二十一歲大學畢業,開始做電腦工程師的工作。兩年後,我便有了中年危機,於是回到學校攻讀文學和寫作。這期間我一直全職上班,非常幸苦。我去讀了英語碩士和創作碩士,也交了不少寫作的朋友。其實寫小說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困難的。哪怕是母語,即使你很有才華,寫小說迫使你與你的靈魂對話,與命運抗爭,戰勝自己的偏見與驕傲,把自己剝得片甲不留,隻剩下一個柔軟溫暖的心靈,在絕境中柳暗花明,終於發現你的故事,才能感動你的讀者。創作沒有捷徑可走。假如工作是謀生,是索取,寫作對我來說是生活,是奉獻。
用英文寫作後,我發現一些習以為常的大陸官方語言其實是偽命題。比如說:中國人口眾多,人民素質不高,民主要慢慢來,或者說,時候未到。其實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沒有發言權,人民隻好被管理,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隻能去巴結領導。那麽領導呢,就有了生殺大權,不再受到監督約束。這造成的官僚腐敗,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是我們有目共睹的。
我讚同馬英九總統的觀點:中國大陸現在經濟發展快速,人民生活改善,此時此刻正是大陸走向民主憲政最適當的時機。民主與法治從來不是西方人的專利,而是全人類的權利。
改革初期鄧小平有魄力「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們海外華人為祖國的強大感到自豪。可是為什麽政府怕“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
我是生了第一個孩子後,才動筆寫《國寶》的。後來又生了第二個孩子。家裏的事也越來越忙。我的第一責任是母親。任何時候孩子們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所以我的書是寫了停,停了再寫。比起我寫作初期的作品,要來得慢而且不連續,可是孩子們也給我更多的時間磨我的故事,一年年後,我的故事和我一起成長。從前的我是兔子,現在是烏龜。在爬行的路上看到了更多的景色,流了更多的汗水,讓我的心靈和情感豐富起來。
養育孩子也給了我更多的社會責任感。以前我們認為民主是一場能夠打贏的仗。現在我知道民主製度是一個初生的嬰兒。她真的來到我們社會裏,我們要好好地,耐心地,一年年地養育她,她才會茁壯成長,結婚生子,她會老化,有下一代。人類社會的生生不息,比任何理念的勝利更加重要更有意義。
我想到最近的台北市長競選,一位醫生一路戰勝了民進黨和國民黨競選人。這是民主社會成熟的標誌。我很讚同柯文哲市長當選人的話:“從白衫軍到太陽花學運,公民運動造就了台灣新政治的來臨。公民社會的崛起不是否定政治,而是開拓公民參與的契機。”
我聽了真的很嫉妒。要知道當年天安門事件後,大陸的人民很快地和黨統一了觀點,感慨地說:假如把中國交給學生治理,那還不是又來一次文革?
其實這根本是個偽命題。
文革是毛主席發起的,怎麽可以把功勞歸給學生?請問哪裏的年輕人會向往穿沒有性別的衣服,過沒有愛情的日子,每天唱紅歌,跳忠字舞?這顯然是教育的結果。
89年學生也是社會造就的。他們的激進不完全來自膽量,更多的是害怕失敗。因為: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我們要記住:民主是有代價的。隻有經曆過很多挫折失敗,我們才能學會協商,合作,妥協。每一次我們來到曆史的十字路口,我們是一起走來的,我們是一個團隊。我的成功,不一定要建立在對方失敗的基礎上,而我的失敗則可能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顧寶教給了我許多人生的道理。在多次的修改過程中,她慢慢失去了激進的政治觀點,而是更加注重人權和獨立性的培養。她意識到原來18年的成長過程中,她隻是一個傀儡,聽從父母,學校,領導,從來沒有獨立思考過自己的未來和權利。她墮胎後,來到鄉下和外公學習養蜂,開始培養基本的生活能力。這時候,她的獨立性慢慢滋長,意識到,她的行為是有後果,有力量的,她能夠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保護弱者。她的成長也使作者我走出25年前絕望的心境。在任何一個社會裏,每一個人的力量都是有效果的。小說可以寫出生活裏看不到的希望。
我們也有追求信仰的勇氣嗎?等到有一天,我們不再害怕失敗,放下重重顧慮,才能在心底深處,發現自己的豪膽英雄。他會鼓起你的勇氣,讓你尋找幫助,開創夢想和未來。人生不是給我們揮霍,而是要珍惜的。隻有不怕失敗,我們才能夠擯棄鎖鏈,超越渺小的自我,擁擠的社會,和不公平的世界。當勇氣給我們帶來智慧,每一個人能夠找到他的自由境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