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11/12/2014:
黃洋(Yang Huang,www.yanghuang.com)在10月推出的英文小說「國寶」(Living Treasures),受到許多好評,獲得Bellwether Prize 評選,為2014 年前三大歷史小說之一(Top 3 historical novel of 2014 by Foreword Reviews)。書評家指出,黃洋的小說,雖然談的是女主角顧寶的故事,但觸及到令人深思的人權問題,以及對家庭親情的探討。
小說「國寶」發生在 1989年,18歲的大學生顧寶沒有參與驚天動地的學生運動, 她懷了軍人男友的孩子,並被安排墮了胎。 為了保護一位偶遇的超生媽媽,她挺身而出,阻撓計劃生育工作隊,卻讓自己陷入困境。 小說觸及了學生運動、計劃生育、以及國寶熊貓。
「一切起源於1989年,中國發生了六四天安門事件,」黃洋指出,六四對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歷,她一直很想把它寫出來。「但是我不想這故事就停留在天安門廣場上,我希望寫一個有希望的故事,」黃洋認為天安門沒有結束,而是要從另一個角度「草根」來發展,去看到有希望的一麵。
「國寶」書中主角顧寶,在六四驚天動地的運動中,並沒有去參與,而是有她成熟、獨立的想法和作法,「她選擇了另外一條較自由的路,去爭取自己的人權,」書中故事以六四出發,去走出另一條維權的路。
黃洋指出,中國近幾年來有很大的變化,比如說許多地方農村己經實施民主選舉,隻是中央不知道。「假如每個人能瞭解自己的權利,能夠擔當起來的話,就會有很多改變。」隨著中國各地「維權」的興起,許多人己經意識到要爭取自己的權利,而不是聽從上級的指令。
「如果聽從別人的指令,最後就是自己的空間越來越小,」黃洋指出,中國未來的希望,是要靠每個民眾的覺醒,要從草根堀起。「你看美國,許多的事都是從草根作起,如家長教師協會(PTA),就是最草根、最基本的民主運作,」黃洋表示,如果中國也能有PTA這樣的運作,中國是可以往民主的進程推動,而這個進程將會是和平的,而不是動亂暴動的。
「有的人主張再等等,要等人民素質上來了,再講民主,」但是隻要每個人有公民意識,有民主運作觀念,民主就有可能。黃洋表示,希望每個人都看看「國寶」這本書,瞭解「每個人都是國寶」。
記者王慶偉聖荷西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