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侃醫林79: 中風還是多發性硬化症

(2022-08-21 10:02:02) 下一個

病人、男,60多歲。過去史: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都是些常見病。兩個月前,視力模糊,去看眼科醫生。眼科醫生查了一下,找不出毛病。又過了幾天,症狀沒有改善,來到急診室。急診室查CT,沒有發現問題。查MRI,報告說左側大腦多個部位急性缺血性中風。懷疑是血栓塊在大腦天女散花。作CT頸動脈腦動脈血管造影。 發現左側頸總動脈狹窄70%以上,動脈內膜不完整,還有鬆弛的斑塊。但是前中後腦動脈都暢通,沒有發現顱內血管堵塞。

病人收入院。診斷是多發灶缺血性中風。病人對阿司匹林過敏,隻給了另一個抗血小板藥, Plavix (波立維)。兩天後病人出院,血管科醫生隨訪,準備兩個月後作頸動脈內膜剝離術。出院後一個月左右,病人老婆發現他短期記憶越來越差,越來越煩躁不安。又把他送到急診室。急診室又查MRI,報告說多發灶腦梗塞進一步惡化。於是又收入院。

第二天我接手。看完這些資料。我的問題是: 病人多發灶埂塞,栓塊(Embolus) 的來源是什麽?大部分缺血性中風,隻有一個病灶,因為往往隻有一根血管堵塞。多發灶中風,常見的原因是。
1 骨折: 骨髓內的脂肪衝到大腦,到處開花。  
2 大動脈內操作,如換主動脈瓣,冠脈造影。操作過程中把動脈內壁膽固醇塊捅鬆捅掉,一路流進大腦。

查房: 病人彬彬有禮,煩躁不安,沒能力回答問題。病人的夫人回答。大概是兩個月前發病,究竟是什麽時候不清楚。好像是緩慢的過程,不知不覺中逐漸發展。除了視力障礙,煩躁,記憶差以外,沒有其它神經係統異常。

查體也沒有發現神經係統異常。說話清楚,嘴角不下垂。四肢感覺、力量和腱反射都正常。

我懷疑這個病人究竟是不是多發灶中風。
1 多發灶中風,來源沒有找到。病人沒有骨折,沒有動脈操作。左側頸動脈狹窄,鬆弛斑塊,是不是來源?可能性不大。就算是頸動脈斑塊脫落,最多兩三個病灶,而不是7-8個。
頸動脈病灶,應該是前腦動脈,中腦動脈部位中風。而這個病人症狀是視力障礙,MRI 最大的病灶在枕葉。這是後腦動脈病灶,來源是椎動脈。此外,病灶兩側都有。 如果是左側頸動脈斑塊脫落,病灶應該隻是在左側。
2 CT 血管造影,顱內動脈都通暢。
3 病史不像中風。 中風一般有清楚的發病時間,至少哪一天開始不正常很明顯。這個病人病程沒有清楚的時間。
4 中風就是有神經係統異常,而這個病人沒有明顯的神經係統異常。

如果不是中風,是什麽?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多發性硬化典型的症狀是不同時間、空間神經係統異常。如第一次,視力異常。 或者恢複,或者不恢複。 幾個月後,又來一個左下肢無力。這個病人第一次入院是視力障礙。第二次沒有明確的神經係統異常。如果把第一次第二次看成一個連續的過程,更像是多發性硬化。特點是病情緩慢發展。

把MRI 看了兩遍。 對MRI 不熟悉。 看了兩遍還是看不出所以然。當天就算了。 反正神經科和血管科都在看這個病人,我就不要瞎操心了。

第三天一早,感到還是應該弄清楚。如果確實是中風,那麽來源隻能是頸動脈鬆弛斑塊。血管科醫生應該趕快作頸動脈內膜剝離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如果是多發性硬化症,那應該趕快上大劑量激素治療,防止進一步惡化。

中風是腦細胞死亡。 多發性硬化症是中樞神經纖維脫髓鞘。我想MRI 應該可以區別。既然放射科醫生診斷是中風,應該沒錯。但是疑問太多,我應該追究一下。打電話找放射科醫生。這是另一個放射科醫生,不是作診斷的那個。我問他能不能把MRI 仔細讀一下,然後告訴我,能不能肯定,就是中風。他看了幾分鍾,回答說,不敢肯定,但是多發性硬化症的可能性更大。

我決定上激素。多發性硬化症激素劑量很大,強的鬆龍(methylprednisone) 一天1000 毫克。 治療其它疾病,最多就120毫克每天兩次。下了醫囑不久,神經科醫生打來電話,說這個病人不是多發性硬化症,是中風。說他要先和放射科醫生討論,再來和我討論。一個多小時後,神經科醫生找到我。說他和放射科醫生都認為是中風。說了一些MRI 術語。要點就是: MRI診斷是中風,就應該是中風。

我把上麵幾個問題問了他一下,發現他根本沒有興趣聽。這是很多人,很多醫生的毛病。 他/她首先有了一個概念,一個觀點,一個診斷。以後就隻找支持這個觀點,這個診斷的證據。不支持的證據完全視而不見。

下中風診斷的放射科醫生,在報告上寫了一個補充。說病人確實是多發灶中風。 因為左側頸動脈斑塊鬆弛。 放射科醫生的補充,隻是推理而已。這個推理,推不過去的地方太多。 如果他說: 用了特別的MRI序列(Sequence), MRI 腦病灶的特點,在這個序列下隻見於中風,不見於多發性硬化症。我也認了。至於推理,我前麵的推理已經否定了這個推理。

放射科醫生和神經科醫生堅持他們的診斷,也許隻是因為我推翻了他們的診斷。而他們自認為他們才有權威作診斷。

最後的決定是作一個腰穿。腰穿查寡克隆帶 (oligoclonal bands)。敏感性是90%。如果陰性,大概可以排除多發性硬化症。又過了一天,會診的血管科醫生說,幾個星期後作手術,因為病人首先應該服藥波立維加潘生丁幾個星期。如果是頸動脈斑塊導致的多發性中風,就應該趕快做手術,以防止更多的中風。頸動脈內膜剝離術,指南要求術前服阿司匹林,術後繼續3個月以上。 並沒有要求服波立維加潘生丁幾個星期。 神經科醫生說。這個病人可以出院,然後在他那裏隨訪,腰穿不作了。大部分醫生包括這個神經科醫生,都是有用沒用的檢查,一來就是一大堆。 這次他突然不作腰穿,擔心腰穿會否定他中風的診斷? 如果神經科醫生認為是中風,他就應該促使血管科趕快作手術, 但是他毫無這麽作的意思。 神經科醫生似乎想讓病人趕快出院,離開我的視野。

病人出院。大家平安無事。

一天上班沒多少事,把這個病人的MRI找出來再看了幾次,同時惡補MRI 知識。這幾張圖叫FLAIR(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大概是通過MRI 操作,抑製液體流動的影響。明亮的部位,可以是小缺血灶埂塞,也可以是多發性硬化,或者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者腦膜炎。換句話說:FLAIR 沒辦法區別中風和多發性硬化。MRI不僅左邊有病灶,右邊也有病灶。 如果左側頸動脈是病因,大腦右側應該沒有問題。
   


我的結論是: 這個病人多發性硬化症的可能性更大。病人已經出院。不管我怎麽認為,都沒有什麽意思了。


過了幾個月,又碰上一個病人。這一次,神經科醫生和放射科醫生的診斷是多發性硬化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盡管我啥也不懂,還是喜歡看這種文風。要是我家孩子能喜歡這行多好,科學家和分析師兼具,樓主同時又是功力強悍的碼字愛好者。
鍋沿 回複 悄悄話 喜歡看到這種水平的討論。雙側缺血性病灶隻用左側頸總動脈鬆弛的斑塊脫落無法解釋,
還應該有其它檢查。在診斷不明的時候,用這樣大量的激素還是慎重為好。
並州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wang28' 的評論 :
謝謝。
cwang28 回複 悄悄話 你是認真負責的好醫生 必須要讚一下!
並州客 回複 悄悄話 這個病人左側動脈鬆弛斑塊是否是多發灶中風的病因,文章已有分析。
並州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ang02' 的評論 :
謝謝評論,也許。
1 兩個病人的MRI 都是FLAIR。 我曾經把這些MRI發給一組醫生包括神經科醫生,問他們診斷是什麽。 回答是多發性硬化症。 我也曾經問過一個神經科醫生,前醫學院院長,問他MRI 的序列能否區別多發性硬化症和中風。他說不能。
能不能把支持“FLAIR當然可以區分中風與多發性硬化”的證據列出?來自什麽書籍,什麽研究?
2 有中風危險因素不等於就是中風,不是別的病因。
3 多發性硬化多見於年輕女性,不等於60歲的男性就不會患這個病。
4 關於治療:Uptodate 的推薦: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multiple sclerosis in adults
Three- to seven-day courses of 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 500 to 1000 mg daily, with or without a short prednisone taper, are used most commonly
頂級朋友 回複 悄悄話 wang02 +1 同意讚你的分析!
wang02 回複 悄悄話 FLAIR當然可以區分中風與多發性硬化。最後三個核磁片非常提示多發性硬化,病灶比較典型,大多在深腦部,比較典型的dawson's finger, 有一個大圓形病灶.
最開始的三個片子更提示中風,尤其是左側頂枕部病灶,病灶偏大,牽涉到了皮層。
既然核磁提示急性中風,那麽還應該有DWI與ADC的影像,樓主為什麽不把這些列出來? 多發性硬化很少回在DWI與ADC上出現明顯異常。加強影像也會有幫助。
60多歲的人,男性,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因素,怎麽會首先考慮多發性硬化? 多發性硬化多見於年輕女性。
骨折作為中風的原因,其實非常非常少見。多發性中風可以是頸動脈斑塊或主動脈斑塊脫落,要看脫落後碎成多少片,也可以是心源性,還是能是多發性小血管。
多發性硬化的治療也不再是激素為主,而是預防用藥。可選藥物多去了。這個病人,如果診斷不清,如果核磁沒有異常加強表現,不應給激素。給激素給加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