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疫情下的首次過夜旅行

(2022-04-08 10:38:07) 下一個
三月底的一個周末,我們一家三口開車前往加州中部的Santa Barbara(聖巴巴拉) 等地,並且夜宿當地的酒店。這也是疫情開始以來我們的首次過夜旅行。
 
第一天(周六)
 
早上十一點我們從家出發,先去油站加滿油,然後上高速公路。兒子上次去這麽遠的地方旅行時,才八個月大,在兒童坐椅Car Seat 上反著坐(按照法律規定),隻能看到車後的風景;這次終於可以在Car Seat上正著坐,看到前方的風景, 顯得比較興奮。
 
路上堵塞了十幾分鍾。我們十二點多來到了千橡鎮(Thousand Oaks) 上的世界花園(Gardens of the World)。
 
 
 
這裏雲集了日、意、英、法等花園,還有一個西班牙傳教站時期(Mission)的加州花園。
 
 
 
花園麵積不大。我們半小時就逛完了。兒子最喜歡它們的噴泉。
 
 
 
離開世界花園後,我們來到夫人最愛的Trader Joe's超市 ,買了麵包、配料、果汁,在車上吃完了午餐。
 
下午兩點半,我們來到位於Oxnard的酒店準備入住。這間酒店位於高爾夫俱樂部旁邊,離太平洋隻有幾公裏;酒店屬於萬豪集團,裏麵像是度假村的模式;每幢建築物內隻有四個房間,房間內的麵積很大,除了床、沙發、浴室外,還有廚房、飯廳等。
 
 
我們在酒店的前台準備登記入住。員工說因為太多人入住,忙不過來,房間還在清理收拾中,讓我們三點後再來。
 
百無聊賴中,我們隻好四處逛逛。在酒店的會議中心看到有企業機構在舉辦商務會議;前台有幾位拿著行李的女士用自己的手提電腦上網、吃披薩;大堂裏的電視在播放星球大戰。
 
三點多,我們終於拿到房門卡。打開窗戶通風,留下部分行李,再噴了一些空氣清新劑後,我們就離開房間,開車前往Channel Islands Visitor Center (海峽群島訪客中心)。
 
海峽群島是位於外海的五個大小不一的島嶼,離加州大陸約一兩個小時的航程。訪客中心裏有模型介紹當地的地形地貌、生態環境等。當時大霧,沒有陽光,氣溫降到五十多度,我們在室內待了十五分鍾就離開了。
 
我們下一站的目的地是以酒莊聞名的Ojai (奧哈伊)。途經33號公路時,看到窗外滿山的油菜花。還有數十座鑽油平台。(地圖上顯示鑽油平台旁有一條Shell road, 我估計是屬於殼牌公司的油田)。
 
 
又開了十分鍾,夫人和兒子都在車裏睡著了,我開車行駛在奧哈伊山穀裏的鄉村小路上。這座山穀長16公裏,寬5公裏,遍布農莊、牧場、酒莊。但與其他我所去過的加州酒莊不同,我在這裏沒有看到大規模的葡萄藤蔓種植園。
 
接近奧哈伊鎮中心時,夫人醒了。她看到路邊的一處書店很特別,就進去看看。我坐在車裏等兒子睡醒。
 
十幾分鍾後,夫人回來了。她興奮地說:書店裏有很多曆史書籍,還有幾十幅十九世紀的地圖,你肯定會喜歡。
 
我遂進入這間名為“巴慈書園”的露天書店。在一個角落裏找到了夫人所說的幾十幅1856年的地圖。
 
 
這些地圖由J.H. Colton(科爾頓)的製圖公司出版,是十九世紀中後期最大最專業的地圖。裏麵包括印度、日本、俄羅斯(亞洲部分)、俄羅斯(歐洲部分)、非洲、土耳其、普魯士、委內瑞拉、美國各州等地圖。但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一幅亞洲地圖。
 
這是一幅“地緣政治”地圖。在東亞部分,蒙古、西藏(Tibet)、滿洲、朝鮮半島、漢地(China)、台灣島、海南島等被劃入中華帝國(Chinese Empire)的版圖,即當時的大清帝國。但讓我疑惑的有兩點:
 
其一,同為大清屬國,朝鮮屬於中華帝國,越南卻沒有劃入中華帝國,而是與老撾、高棉等屬於另一個版塊。
 
其二,庫頁島的南麵劃歸日本,北麵劃歸中華帝國。據史記載,當時庫頁島法理上仍屬大清,但實際上已經被日俄南北私分了。大清對庫頁島空有主權,卻沒有實際控製。
 
以上的兩個疑惑,讓我不確定該1856年亞洲版圖劃分的依據。很多可能是以訛傳訛。
 
稍後,兒子醒了,夫人帶他進入書店。兒子對一本介紹紫禁城的圖書(由外文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很感興趣,我們就買了一本。
 
夫人去前台交錢,這裏隻收現金。與此同時,兒子在裏麵開始不耐煩了,想搞破壞;我怕他嚇壞了在店裏看書的顧客,趕緊把他抱出去。
 
 
 
夫人對這家書店的評價是:“特別可愛的露天書店,他家的書櫃就這麽坦然的置在街角上、露天的小院落裏”。
 
 
我後來上網查了一下,這家書店“擁有大量經濟實惠的二手書。顧客們可以和它交易舊書(Trade in)”。
 
 
離開書店後,我們來到奧哈伊鎮中心。
 
 
幾百年前,居住在此的Chumash 族印第安人把這裏稱為“月亮穀”。
十八世紀末,來到此地的西班牙人把“月亮穀”譯為西班牙文Ojai, 即奧哈伊。
 
十九世紀,該地曾幾次改名。直到1898年,鐵路開通後,前來定居的人逐漸增多。各種設施,如郵局、銀行、酒店等先後建成。
 
1916年,商人Edward Libbey在當地進行大規模的建築開發項目。他刻意建起了西班牙風格的建築。這也奠定了奧哈伊的建築風格。
 
1921年,奧哈伊正式建市。今天,該市擁有7600名居民,經濟上以旅遊業為主。當局禁止大型連鎖企業在市中心經營,以保護當地小商業。奧哈伊市的昵稱是“香格裏拉”。
 
我們來到鎮中心。馬路對麵即是以前文提到的開發商Edward Libbey來命名的中心公園。
 
 
前麵的這座五層鍾樓是隸屬於奧哈伊郵局。夫人發現有條很狹窄的梯可以登上鍾樓頂樓,結果發現門被鎖上了。
 
 
 
去年是奧哈伊建市一百周年。應該有很多慶祝活動。我在街上看見慶祝條幅。
 
 
馬路旁的商鋪玲琅滿目。有精品店、小吃店、品酒店(wine tasting)等。我們去了雪糕店裏買了雪糕,在商店後麵的公共空間裏坐著吃。兒子最喜歡在那裏看噴泉、聽音樂。
 
 
 
奧哈伊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小鎮。
 
傍晚六點多,我們離開鎮中心,來到一英裏外的奧哈伊Vons超市。夫人想在裏麵買當地的葡萄酒,但沒有發現有標明當地酒品的標簽,隻看到寫著“加州”的酒品標簽。我們最後買了一瓶法國葡萄酒回去。
 
回去酒店的路上,天已經黑了,兒子開始不耐煩。我們隻好開音樂來安撫他的情緒,好說歹說才平靜下來。開了半個小時後,我們回到了酒店。
 
晚餐就在酒店房間裏的餐桌上吃。都是從超市買回來的熟食、麵包、沙拉、紅酒、番茄等。吃得有滋有味。
 
 
值得一提的是,這晚的酒店房間是我們用萬豪信用卡的年度免費券(Free Pass)換來的。訂的時候,由於房源有限,隻訂了有一個雙人床和一張沙發的房間。晚上我問酒店可否給多一張床墊,結果對方說沒有,隻給多了幾張毛毯。
 
另外,由於有兩年多沒有出去過夜旅行了,我這次居然忘了帶牙刷,酒店方麵也沒有牙刷可買/用,非常尷尬。
 
晚飯後,我們打開電視觀看卡通節目。裏麵正在播放Finding Nemo; 兒子對此不感興趣。
 
到了睡覺時間,兒子可能是在陌生的環境裏比較興奮,一直睡不著,在床上跳來跳去;有時去看看冷氣機發動時的葉片轉動,有時去看看酒店裏的收音機兼時鍾。我因為第二天還要開車趕路,隻好先去沙發上睡覺了。兒子可能到十二點才睡著。
 
第二天(周日)
 
我睡到早上七點多起床,夫人和兒子還在睡覺。我就前往酒店大堂吃它們的免費早餐。
 
早餐很豐盛。有雞蛋、牛奶、酸奶、華夫餅、肉類、水果、米糊、果汁等。我看到大堂裏人很多,於是就拿到室外去吃早餐,還可以欣賞高爾夫球場的風景。
 
吃完早餐後,我返回房間。夫人已經醒了,兒子還在睡覺。
 
夫人去大堂吃早餐。這是她拍的照片。
 
 
我們把一些牛奶、華夫餅拿回房間,兒子醒來後就吃了一些。
 
這是我們退房前拍的照片。
 
 
十點多,我們離開酒店,經101號公路前往Santa Barbara(聖巴巴拉)。
 
六年前,這段101號公路已經開始修路,到現在還未修好。
 
路上小堵了一段,我們在十一點多來到聖巴巴拉縣法院大樓(Santa Barbara County Courthouse)。
 
 
該法院大樓是聖巴巴拉地標。我來過幾次。當天大樓內部不開放,沒法登上頂樓去登高望遠;但僅僅是看它的外觀就能讓我心滿意足了。
 
 
 
法院大樓的庭院排滿了座位,可能是要舉辦婚禮。
 
 
根據資料顯示,原法院大樓在1925年的地震中損毀嚴重。現址上的法院大樓建於1926年,三年後建成啟用。該大樓屬於西班牙殖民複興風格。
 
 
 
我們下一站來到Presidio of Santa Barbara (聖巴巴拉要塞)。
 
 
該地由西班牙殖民者建於1782年,是一座能容納61名士兵的軍營要塞。該要塞位於當時的聖巴巴拉碼頭後方,用於防備英俄等列強從海上入侵;以及震懾印第安原住民。
 
1821年墨西哥獨立後,該要塞屬墨西哥管轄。1846年美墨戰爭中,該處被美軍占領,隨即荒廢。到了二十世紀初,因為年久失修、地震破壞,該要塞的幾乎所有建築都已經倒塌。現在我們看到的要塞建築是二十世紀後期時重建的。
 
該要塞原有麵積很大,包括兵營、廣場、倉庫、馬糟、教堂、家屬區等,占地十幾個街區。現在除了有半個街區的建築重建外,其餘部分都被現代建築物所占據。
 
重建的要塞建築成為了州立公園,門口還懸掛著西班牙和墨西哥國旗。仔細一看,這麵西班牙旗不是現在的國旗,而是1785年至1873年間的西班牙軍旗,很有曆史氣息。
 
 
 
裏麵有一間博物館,介紹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時要塞內的生活和武備狀況。不過裏麵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兩張十九世紀時的族譜記錄(Family Tree), 應該是當時的曆史/社會學家對聖巴巴拉本地人作的筆錄,裏麵包括其父母姓名、生卒年份、出生地、結婚年份等,最遠的可以上推到曾祖父那一代,基本上覆蓋了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中前期的社會狀況,對研究最早的幾批來到聖巴巴拉的白人移民(或者是最早皈依天主教的當地印第安人)的生活狀況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
 
 
博物館內還有一間房間專門介紹二戰前聖巴巴拉日本社區的情況。
 
上世紀初,有些日本人移民來到聖巴巴拉。到了二戰前夕,這裏有幾百名日本人定居,並以現在的要塞州立公園為中心,發展出日本埠。
 
他們建立了日本學校、寺廟、餐廳、超市等;他們在此生兒育女,已經出現了在美國本土出生的第二、第三代孩子。
 
 
然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幾乎所有的日本人,無論是在日本出生還是在美國出生,都被關進集中營。他們僅允許攜帶一個行李箱入營,其餘物品隻能留在家裏、寺廟裏、或委托他人保管。
 
二戰結束後,僅有少數日本人返回聖巴巴拉,這裏的日本埠名存實亡。
 
兒子對室內的文字、實物展覽不感興趣。來到室外的要塞廣場,他在地上玩泥沙玩得不亦樂乎。
 
稍後,我們在聖巴巴拉市中心隨便逛逛。
 
 
這裏有中加州最有特色的商業街。
 
 
與2019年我上一次來到聖巴巴拉相比,現在最大的不同是State Street 禁止機動車通行了,隻有在十字路口才允許橫向機動車通行。這條大街成為了步行街。
 
 
市中心的建築大多是1925年地震後重建的。圖為經過的一處博物館,屬於西班牙殖民地複興風格建築。
 
 
二戰後出現的中餐館。這裏有專門的介紹。
 
 
我們在餐廳的戶外用餐區吃午飯。有壽司、拉麵、生蠔。
 
 
午飯後,我們還探訪了一下白先勇先生在《樹猶如此》裏提及的房子(地址都寫出來了),花木扶疏的雅居,門前巨大的寶塔鬆還在,遍植茶花與杜鵑,還能依稀看到後院那著名的柏樹,門口信箱大大方方寫著“Pai” ,非常幽靜。
 
 
我們下一站前往聖巴巴拉傳教站(Mission Santa Barbara)。該傳教站由西班牙殖民者建於1786年,用於向印第安土著傳播天主教文化。但在實際操作上,是半誘騙半強迫印第安人皈依天主教。
 
 
傳教站是西班牙人殖民加州的三大法寶之一(另外兩樣是軍事要塞和武裝移民)。
 
聖巴巴拉傳教站也是命途坎坷,多次遭到地震破壞。現址上的教堂於1820年落成。1925年大地震破壞了主體建築,經過1927年和1955年的兩次重修,成為了今天的這個模樣。
 
 
 
傳教站前的許願池。
 
 
聖巴巴拉傳教站背山麵海,從上麵可眺望太平洋,風景極佳。
 
 
大洋上排列著若幹座海上鑽油台。上世紀初,聖巴巴拉附近發現油田。石油業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1942年,日軍潛艇向聖巴巴拉油田設施發射了十幾枚炮彈。雖然沒有造成什麽破壞,但引起了美國民眾的恐慌。這次事件成為二戰中美國本土為數不多的遇襲事件之一。
 
四點多,我們離開傳教站;沿著山上Alameda Padre Serra的觀光公路向東行駛。
 
這是一條官方認證的“觀光公路”。我們沿路看到大海、石牆、花園;沿途的房子、植物打理得井井有條、古色古香,有種在南法的韻味。
 
我們一路開到豪宅區Montecito,我們想去的花園Casa del Herrero 已經過了開放時間;我們也就此開上高速公路,離開了聖巴巴拉。
 
開了一個小時後,我要下高速休息一下。我們前往文圖拉傳教站(Mission San Buenaventura)。該傳教站由西班牙殖民者建於1782年。
 
 
當天下午該傳教站前有活動,連道路都封了。我就在車裏小睡了一會兒,夫人帶著兒子到大樹下玩。
 
 
其後再上高速,過了半個小時,兒子又變得不耐煩了。我們兩次下高速讓他冷靜一下,其中一次去Costco 加油。
 
回程交通還比較順暢。我們八點半時到家,結束了這次兩年多以來的首次過夜旅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