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1965年的美國電影。該片講述了在二戰前夕,修女瑪麗亞到奧地利上校特拉普家當家庭教師,並和上校的7個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逐漸在瑪麗亞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並與瑪麗亞之間產生了感情的故事。
電影海報(網絡圖片)
電影預覽(YouTube 視頻)
該片在80年代初傳入中國,對那一代的中國觀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媽媽就一直對該片念念不忘;“音樂之聲”的主題曲《Do-Re-Mi》也火遍了大江南北。
大部分“音樂之聲”故事的發生地和電影拍攝地都在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幾年前,我們曾跟隨旅行團來到薩爾茨堡,在導遊帶領下,我們參觀了當地的很多電影的拍攝地,並了解到不少電影背後的故事。
我們參觀的第一站從薩爾茨堡舊城開始。電影中用了大量篇幅描述瑪麗亞與孩子們前往薩爾茨堡舊城遊玩的場景,當中涉及很多薩爾茨堡的地標。
下圖中,山上的城堡是薩爾茨堡的地標 - 薩爾茨堡要塞(Hohensalzburg Fortresses), 在電影中曾多次出現。
我們來到在電影中多次出現的另一個地標 - 米拉貝爾宮(Schloss Mirabell)。我們旅遊團成員(主要是美國白人)還集體在那裏的台階上高唱一曲電影中的歌曲。
圖為從米拉貝爾宮的花園望向薩爾茨堡要塞
圖為米拉貝爾宮花園上的台階
下圖為當年電影中的薩爾茨堡場景。大家可以與我所拍攝的照片比較一下,看看五十年間當地有什麽變化
我們遠眺瑪麗亞做修女期間曾生活過的依柏格修道院(Nonnberg Abbey),該修道院創建於公元714年,位於薩爾茨堡要塞東側。據導遊介紹,在電影播放時,該修道院很多地方年久失修;後來大批影迷捐贈錢財幫其維修,讓修道院建築重塑光輝。
電影中超過一半的情節發生在“上校的家中”,而這個“上校家”的其中一個拍攝地,是位於薩爾茨堡市郊的海爾布倫宮(Schloss Hellbrunn)。
來到海爾布倫宮後,我們直奔裏麵最有名的景點 - 玻璃亭,它是電影中拍攝愛情故事的主要場景。
上校16歲的大女兒莉莎與納粹黨的小傳令兵勞夫陷入愛河,他們在玻璃亭中合唱著名歌曲《馬上17歲》(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瑪麗亞與上校的幾次親昵舉動也發生在玻璃亭內。
玻璃亭當時好像無法入內。很多遊客在外麵留影,等著拍照的人大排長龍。
離開玻璃亭後,我們有一個多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參觀海爾布倫宮。
海爾布倫宮建於17世紀,是當時大主教的夏宮,有一個後花園和戲水園,占地麵積約二十英畝。
巴洛克式的庭院裏有許多噴泉
林蔭大道,繁花盛開
找到了電影中曾出現的一堵淡黃色的牆麵
據導遊介紹,這裏除了玻璃亭以外,其他的地方與電影關係不大。“上校家”的主要電影拍攝地點,是在附近的列宮(Schloss Leopoldskron); 也有一些室內情節是在美國的攝影棚內完成。
我們在海爾布倫宮外拍到的山景。雲霧繚繞。
旅遊大巴載著我們向前行駛。在路上,我們經過了阿尼夫城堡(Schloss Anif)。這是一座修建於19世紀的新哥特式建築,是當時的巴伐利亞大主教的夏宮。在電影開場的俯瞰全景的鏡頭中,這座美麗的城堡也出現了。
我們繼續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經過三十分鍾車程,我們來到當地著名的冰川湖泊 - 沃爾夫岡湖(Wolfgangsee)。導遊指著附近的山頭說,這是電影中瑪麗亞唱歌的草地。
我們這一段電影“音樂之聲”拍攝地探索之旅的終點,是位於離薩爾茨堡45分鍾車程的蒙德塞(Mondsee)鎮上的蒙德塞修道院(Mondsee Abbey), 也是電影中瑪麗亞與上校舉行婚禮的場所。
按照小鎮的規定,我們的旅遊大巴隻能停在鎮外,遊客們下車、步行入鎮。
蒙德塞修道院始建於公元八世紀。到了十八世紀,為慶祝建院一千周年,對教堂和修道院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於是就出現了現在這座小巧的洛可可式教堂。
該教堂的正式名稱為Basilika St. Michael (聖馬可教堂)。
教堂內部
下圖中“Gotteslob”是讚美主的意思,裏麵是敬拜時唱的歌曲。
下麵為瑪麗亞與上校在電影中的婚禮片段。
(YouTube 視頻)
教堂外還有介紹瑪麗亞生平事跡的書籍和資料。
瑪麗亞,生於1905年,兩歲喪母,九歲喪父,18歲從師範學校畢業,19歲進入此前提過的儂柏格修道院做修女。
21歲時,瑪麗亞來到了特拉普上校家中,被聘為家庭教師,幫助教育上校的其中一名孩子,後來逐漸照顧上校的所有七名孩子。(上校的首任妻子於四年前去世)
此後,上校向瑪麗亞求婚,幾經波折後,瑪麗亞同意結婚。兩人的婚禮在1927年舉行,瑪麗亞時年22歲。與電影中所描述的不同,婚禮地點是在儂柏格修道院,而不是我們正處的蒙德塞修道院。
電影中隻描述了瑪麗亞與上校的七個孩子(均為上校與前妻所生)一起表演唱歌的情節,而在現實中,瑪麗亞與特拉普上校共有三名親生孩子,其中兩人現仍在世。
1938年德奧合並後,因對納粹德國的政策不滿,瑪麗亞與上校一家決定離開奧地利。與電影中被德軍追捕的情節不同,現實中上校一家大小是坐火車離開奧地利前往意大利,輾轉多國後,最後來到美國定居。
1940年代,瑪麗亞與上校一家組成家庭樂隊,繼續在美國和加拿大巡回演出,並獲得巨大成功。1947年,特拉普上校(Georg von Trapp)在美國去世,享年67歲。
1949年,瑪麗亞寫出了自己的回憶錄“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特拉普家庭演唱團),此書大受好評。
稍後,這本回憶錄被編劇先後改編為音樂劇“音樂之聲”和電影“音樂之聲”;瑪麗亞也因此獲得了50萬美元(約現在的450萬美元)的籌勞。
據上校的大女兒表示,導演在音樂劇和電影中抬高瑪麗亞的形象,而把上校的形象刻板化(如以軍事化方式教育孩子)。
1957年至1965年期間,瑪麗亞和她的三個親生孩子曾多次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傳教。此後,她與兒子主要經營特拉普家族在美國的旅館Trapp Family Lodge
1987年,瑪麗亞(Maria von Trapp)在美國去世,享年82歲。
半個小時後,我們離開蒙德塞修道院,返回旅遊大巴。這是途中經過的房子、道路。
最後,介紹一下我們本次活動的導遊。即下圖中央一手舉牌,穿白色衣服的婦女。
她是薩爾茨堡本地人,當時已經六十多歲,比瑪麗亞小四十多歲。據導遊說,她年輕時就從長輩口中聽到關於瑪麗亞的故事;1965年電影“音樂之聲”在薩爾茨堡取景拍攝時,她也曾去現場觀看,因此對電影和瑪麗亞的事跡都比較熟悉。她也說出了一些趣聞軼事。
*1965年電影在薩爾茨堡取景拍攝時,離二戰結束還不到二十年。當時有幾個鏡頭拍攝“納粹德軍”在薩爾茨堡的場景,當地年長的村民看到後,以為“德軍”又回來了,議論紛紛。
*現實中的瑪麗亞和幾個孩子在電影中客串了幾個路人的角色,有一些鏡頭對他們一閃而過。
*該片片尾一家人徒步走在阿爾卑斯山來到瑞士。但按照他們走的方向和地理位置,他們其實是走向德國。現實中,他們全家是坐火車離開薩爾茨堡來到意大利,二戰前夕他們還回去過薩爾茨堡一趟。
*二戰結束後,奧地利陷入貧困中,瑪麗亞和上校成立特拉普家族奧地利救援會以救濟奧地利人。
後記:我們回到鎮外的旅遊大巴,大家都上車了,就導遊沒有上來。有團友表示疑惑。旅遊團的領隊解釋道,按照行程安排,我們接下來要去北邊的德國帕紹市上船,進行多瑙河遊輪之旅;導遊則會由她丈夫開車接回南邊的薩爾茨堡家中。
我們也就此結束了這次電影“音樂之聲”拍攝地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