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清末60年 - 下篇:爆發(1)

(2014-11-18 22:42:25) 下一個

1908年,大清掌門人換人,載灃上位當了攝政王,成為大清實際掌舵人。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時局,看看攝政王所麵臨的局麵。
清朝這艘船經過了200多年的航行,咋一看外表光鮮,實際上已經千蒼百孔。持續幾年的新政改革並不能達成初衷,反而加深了危機。
新政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富國強兵,增加財政,挽救清朝的統治危機。而改革的措施,如修建鐵路,推動各項現代化措施,鼓勵發展實業;廢科舉;編練新軍;預備立憲等等,從長遠上看,也是利國利民的措施。
但是,由於許多改革措施操之過急,急於求成,加上用人不當等等,使得受益的人少,得罪的人多。
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農民。政府要推動各項現代化措施,如修鐵路、辦電報、建學堂等,需要很大的投資。而政府卻沒錢,隻能向農民攤派,加重了農民的負擔。而農民在短期內卻無法享受到現代化的好處。"屋漏偏逢連夜雨",那幾年天災不斷,農業歉收,農民生活困難,活不下去的農民或去做乞丐,或去向地主"借糧",或賣兒賣女。農民暴動的事件時有發生。
其次受到衝擊的是讀書人。
中國古代社會的傳統排位是"士、農、工、商"。讀書人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知識分子。科舉廢除後,讀書人的地位同其他的職業沒什麽區別了。大部分"士"人對朝庭的認同感下降了,轉而把精力放在地方上。朝庭失去了讀書人的忠誠。
"士"人開始分化。上層的讀書人去留學,經商,或加入改良派(即維新派"的行列,試圖進入體製內進行改革;中層的讀書人去新式學校讀書,希望以後能在城市裏找到一份體麵的工作;下層的讀書人或去當兵,或者去教書,或者轉行作其它苦力。
受到益處的是商人。
清末新政鼓勵工商業。中國的商人終於可以一吐幾千年來封建社會"重農抑商"的壓抑,從政治上、法律上得到了保障。從此工商業的投資出現大幅上升。
同其它國家的同行一樣,中國的商人有了錢後,希望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商人們組建各類組織,試圖在政治上發揮影響力。他們大多熱衷於立憲運動,期待政治改良。自1908年起,立憲派開始發動全國請願活動,希望能加速憲政改革,早日立憲。朝庭對此焦頭爛額。既不願得罪這些財神爺們和地方上的知名人士,但又不想放棄權力。隻能祭出拖字訣,混過一天算一天。
為什麽清末新政改革,會出現"受益的人不多,不滿的人不少"這樣的結果呢?
所謂的改革,有兩種成功的途徑。
其一,有足夠的實力信念、堅定地采用極端的手法。這需要決斷的實力。
其二,就是在讓大多數人感覺到自己因為改革收益之前,至少不要讓他們感到因為改革受損。這需要智慧與耐心。
第一種改革的方法,隻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才能做到。此時的大清,已不是兩百年前雄主能臣輩出的康乾盛世,它已垂垂老矣,受不了這種折騰。因此不可能實行這種方案。
第二種改革方案好是好,但需要大量的錢,大筆的資金投入來進行改革。這正是朝廷所缺乏的。
1909年,即宣統元年,大清年收入2.63億兩白銀,支出3.39億兩白銀,赤字高達7600萬兩,約占收入的3成。赤字部分需要通過發行國債和向外國借貸來填補。有一件事可以說明朝廷在財經上的窘境:1905年,朝廷派大臣出洋考察外國憲法,費用是80萬兩白銀。這一項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朝廷無力撥款給他們,要向地方各省進行認捐。可見朝廷實在是沒錢了。
缺乏金錢投入,改革成效不彰也就在所難免。
麵對人心渙散,國弱民貧的時局,大清的統治者們一籌莫展。而朝庭麵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那麽,讓我們點評一下20世紀初國內的各大政治勢力及其動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