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清末60年 - 中篇:潮起(7)

(2014-11-17 22:14:58) 下一個

清政府編練新軍的目的是抵禦外侮。1904年,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一場大戰,而清軍成了這場大戰的旁觀者,還要宣布中立,當觀眾。這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日本和沙俄兩個強盜打起來了,原因是為了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的勢力範圍。這場戰爭,史稱日俄戰爭。
當時日本是君主立憲製的國家,沙俄是君主專製的國家。(直到一年後的1906年,沙俄才進行憲政改革)朝野上下普遍將這場戰爭的勝負與國家政體聯係在一起。
結果日本獲勝,奪得東北亞的霸主地位。
這場戰爭對中國最重要的影響是,立憲運動正式走上台麵。立憲派認為,日本因立憲而以弱而勝,俄國因專製而輸掉戰爭。朝庭逐派大臣出洋考察外國(歐美、日本)的憲法。
1906年,出洋考察的大臣回國,向慈禧太後建言立憲,但認為中國民智未開,無法立即立憲。準備以9年時間進行準備,到時再立憲。史稱預備立憲。
從此,清末新政進入第二階段,即憲政改革階段。
說起憲政改革,不得不提到立憲派。立憲派主要由民族資本家,開明知識分子,商人,海歸派等組成。主張君主立憲,議會政治。他們組織社團,辦報紙,宣傳自己的主張。在沿海城市和教育界中,立憲派的影響很大。
在立憲派的堅持和推動下,清朝設計了預備立憲的藍圖規劃。其一是行政改革,其二是設立議會,其三是實行地方自治。
正當清朝的以軍事、教育、憲政改革為核心的新政在探索中艱難前行的時候,朝庭的掌門人仙去了。1908年11月,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去世。
我覺得在執政的最後那幾年,慈禧太後也是力不從心了。本著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態,老太後也是能拖就拖,把難題留給子孫後代,"哪管死後洪水滔滔"。
光緒皇帝死後,不足三歲的溥儀繼位,由其父 - 25歲的載灃當攝政王。改元宣統。
宣統皇帝 溥儀,將是大清最後一個皇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