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清政府進行改革。改革範圍廣泛,由表及裏,循序漸進。
新政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進行司法教育經濟軍事方麵的改革。重點有設商務部,鼓勵工商;發展鐵路,整頓財政;廢除科舉考試,建立新式學校;鼓勵留學;精簡軍隊,編練新軍;等等。
在以上的改革措施中,尤其以廢除科舉和編練新軍這兩項對日後的清朝政局影響巨大。
科舉考試不僅是朝廷選拔官員的辦法,也是籠絡地方精英的手段。科舉是一個金字塔形,最底層是童生,其上是生員,舉人;最上麵的是進士。隻有考上進士,才有機會做官。
雖然機會渺茫,可是畢竟也是有希望的。這種期待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前赴後繼,擠獨木橋。
就算中不了進士,舉人對讀書人來說也是有吸引力的。中舉也能獲得社會聲望和經濟實惠。地方仕紳也樂意讓自己的子弟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能做官,或者增加自己的地方影響力。
對朝廷來說,獲得讀書人的支持將使中央對地方的統治更加順暢,政通人和。朝庭也可以通過讀書人影響地方仕紳和底層的貧苦大眾,使他們能安心接受統治。另一方麵,科舉是由朝廷舉辦的。考上進士或者獲得功名的人會認為這是朝廷的恩典,會更加效忠朝廷為朝廷賣命。
到了十九世紀末,盡管科舉依然是朝庭統治地方的有效工具,可是其落後性卻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進步造成危害。
由於科舉考試考的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詩書寫作,寫八股文,導致很多儒生不識時政、經濟,由此選拔的官員也與時代脫鉤。
如果是以前和平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外放曆練,慢慢提高他們的行政主管;可是現在處於非常時候,大量新事物新思想湧進來,而作為國家棟梁的讀書人卻整日琢磨儒家經典,做不到與時俱進。如此,國家民族哪能發展?如何進步?
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後,社會上的有識之士認為,中國必須改革落後了教育製度,才能救亡圖存。因此,廢除科舉的呼聲越高。
當時大量的新式學堂湧現。新式學堂類似於現代的小學初中,教授數學外文基本自然科學等知識,培養技術人才,很受進步人士歡迎。可是,這些學堂得不到朝廷的支持,畢業文憑不如科舉考試的功名吃香。科舉一日不除,學堂就不能招到很多學生,達到開啟民智的作用。
在新的形式衝擊下,科舉逐漸走向末日。朝庭為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也隻能順應潮流,廢除科舉。時為公元1905年。幾年後,新式學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得到新式教育的人數越來越多。
廢除科舉後,舊的官僚選拔製度被廢除,而新的選拔製度還有待完善。地方上的讀書人失去入朝為官的捷徑,或者去新學堂讀書,或者出國鍍金,或者去經商,去當兵。
有功名的地方仕紳與朝庭漸行漸遠,轉而關注自己身邊的利益,熱衷地方上的事務。
廢除科舉這件事,受到了當時輿論的一致讚揚。史學家認為,廢除科舉是進步的,利國利民。但清朝也自廢武功,削弱了控製地方的重要手段。這正是中國之大幸清朝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