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關於成立黨的軍事委員會的決議》,認為必須同過去一樣在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之下成立黨的軍事委員會,來擔負整個軍事工作的領導。黨的中央軍委即成立,主席是毛澤東,不設副主席,委員有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1人,由彭德懷主持常務。
1955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毛澤東主席簽署命令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製度,在軍銜等級的構成體係中,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什麽人可以獲得元帥軍銜,《條例》規定的條件是:“對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級將領”。根據上述條件,黨中央決定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委員,均可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根據中央的決定,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懷指示負責承辦解放軍軍官軍銜授予工作的總幹部部,著手呈報辦理授予元帥軍銜的組織手續。
此時,周總理不在北京,他於8月30日赴北戴河事務,關於授銜的絕大部分文件都是周總理在北戴河處理和簽發的。
1955年9月3日,總幹部部部長羅榮桓、副部長宋任窮、賴傳珠、徐立清,以“(55)總幹銜字第561號”文件,呈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並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劉少奇,建議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1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毛澤東為大元帥軍銜。
9月9日晚上,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開會議,討論元帥軍銜問題……劉少奇、陳雲、彭真、鄧小平、陳毅、聶榮臻、羅瑞卿、宋任窮、陸定一、周揚、張際春等出席。會議提出,鄧小平、陳毅雖然擔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但沒有擔任軍隊實質性職務,他倆的實質性職務分別是中共中央秘書長、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故二人可以不授軍銜,於是授予元帥軍銜的方案減為了9人。
9月11日,周總理之所以給在北京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打主張給陳毅授元帥軍銜的電話,認為陳毅雖然其前已轉到政界不在軍界,但是陳是新四軍的最合適代表和旗幟,不能沒有新四軍,不能沒有陳。【顯然,周意見:新四軍無人可以取代陳。周未提鄧。】
9月11日晚,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開會議,討論評元帥軍銜和農業合作化等問題,劉少奇、陳雲、彭真、鄧小平、陳毅、聶榮臻、宋任窮、楊尚昆出席。會議決定采納周恩來的意見,形成了授予10人元帥軍銜的最終方案。
9月16日周恩來簽發國務院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函件,將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10人授予元帥軍銜的名單,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會討論。(據說羅榮桓提出自己不授帥,葉劍英也說其本人大將足矣。劉伯承等據說自己不知。)
9月22日夜周恩來從北戴河返回北京,
9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2次會議在委員長劉少奇的主持下,根據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建議,通過授予朱德等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
9月23日,毛澤東簽署的授予朱德軍銜的第一號《授予軍銜命令》,全文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的決定,授予朱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毛澤東 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9月2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授銜授勳典禮,毛澤東主席將他簽署的元帥授銜命令狀,一 一授予朱德等10人。
簡單說:
中央決定授予元帥軍銜 --- 彭德懷等負責具體工作 --- 報國務院周總理 --- 周同意後,以國務院名義報全國人大 --- 劉少奇主持人大通過國務院的提名 --- 由國家主席和軍委主席毛澤東簽署授予命令。
1955-9-27 下午2點半,首先授予在京高級將官,共301名。是由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勳宣讀授銜命令,由周總理親自授予。第一個拿到命令狀的粟裕也由此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正式被授銜的軍人,是名副其實的共和國第一大將。
下午5點許,是授予元帥儀式,由人大副委員長兼秘書長彭真宣讀授銜命令,由毛主席親自授予。第一元帥朱德。 七位元帥出席,另三位元帥(劉,林,葉)在外地未來參加授銜儀式。
授銜具體地點是:
將官,中南海紫光閣西邊的國務院禮堂內,
元帥,元帥的授銜儀式在中南海懷仁堂內。
先將官後元帥。
==========
副委員長 彭真 宣讀 授銜命令
排名順序 | 姓名 | 名、字、號 | 授銜照 | 出生日期 | 出生地點 | 受銜年齡 | 逝世日期 | 逝世地點 | 享年 |
---|---|---|---|---|---|---|---|---|---|
1 | 朱德 | 原名代珍,曾用名建德;後改名德;字玉階 | 1886年12月1日 | 四川儀隴 | 69歲 | 1976年7月6日 | 北京 | 90歲 | |
2 | 彭德懷 | 名清宗,字懷歸,號得華,小名鍾伢子、石穿 | 1898年10月24日 | 湖南湘潭 | 57歲 | 1974年11月29日 | 北京 | 76歲 | |
3 | 林 彪 | 名祚大,改名彪,字陽春,號毓蓉、育蓉、育榮 | 1907年12月5日 | 湖北黃岡 | 48歲 | 1971年9月13日 | 蒙古 溫都爾汗 |
64歲 | |
4 | 劉伯承 | 名伯昭,字伯承,小名孝生,以字行 | 1892年12月4日 | 四川開州(現屬重慶市) | 63歲 | 1986年10月7日 | 北京 | 94歲 | |
5 | 賀 龍 | 名文常,改名龍,字雲卿 | 1896年3月22日 | 湖南桑植 | 59歲 | 1969年6月9日 | 北京 | 73歲 | |
6 | 陳 毅 | 名世俊,改名秋江、毅,字仲弘 | 1901年8月26日 | 四川樂至 | 54歲 | 1972年1月6日 | 北京 | 71歲 | |
7 | 羅榮桓 | 名鎮慎(年譜中為慎鎮),改名榮桓,字雅懷,號宗人 | 1902年11月26日 | 湖南衡山 | 53歲 | 1963年12月16日 | 北京 | 61歲 | |
8 | 徐向前 | 名象謙,改名向前,字子敬,小名銀存 | 1901年11月8日 | 山西五台 | 54歲 | 1990年9月21日 | 北京 | 89歲 | |
9 | 聶榮臻 | 名榮臻,字福駢,小名雙全 | 1899年12月29日 | 四川江津(現屬重慶市) | 56歲 | 1992年5月14日 | 北京 | 93歲 | |
10 | 葉劍英 | 原名宜偉,字滄白 | 1897年4月28日 | 廣東梅縣 | 58歲 | 1986年10月22日 | 北京 | 89歲 |
1955-9-27北京
14點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官軍銜授銜典禮在中南海紫光閣西邊的國務院禮堂隆重舉行。
典禮會場布置得莊重樸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典禮局局長餘心清宣布授銜典禮開始,全體起立,軍樂隊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勳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將官軍銜的命令。接著,周恩來把授予大將軍銜的命令狀,依次授予橫站在主席台前的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張雲逸9位在京將軍,並與他們一一握手表示祝賀(徐海東因病在大連療養,未參加大將授銜儀式)。在京的301名將官都在此授銜。
下午5時整,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黃炎培、彭真、李維漢、陳叔通、陳雲、彭德懷、鄧小平、鄧子恢、賀龍、陳毅、烏蘭夫、李富春、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出現在主席台上。會場內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接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彭真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他的聲音高昂而富有激情。會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毛澤東站起身來,親手將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狀授予到場的元帥,將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分別授予在中國工農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有功人員,在解放戰爭時期直接領導原國民黨軍隊起義的有功人員,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有功人員,對和平解放西藏地區有功的人員。
授銜、授勳典禮在《勝利進行曲》的軍樂聲中宣告完成。秋天的中南海,傍晚很是迷人的。太陽的光芒從紅彤彤的雲朵的間隙散射出來,映照在墨綠色的水麵上,似有無數片錦鱗在暢遊;岸邊垂柳依依,宛若仙境。元帥、將軍們燦爛的笑臉和金光閃爍的勳章與這些景物交相輝映,使這個傍晚更加迷人。
懷仁堂北草坪上擺了一片木桌,木桌上又擺了豐富的冷餐和酒水。所有參加活動的人,都自拿碗碟,自己動手。
周恩來的祝酒詞熱烈而激動人心:“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鬥爭的勝利,為毛主席、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官兵、為元帥們、為將軍們和所有榮獲勳章的有功人員的健康而幹杯!”
在一片歡呼聲中,大家共同舉起了酒杯,將無限的幸福一飲而盡。
盡人皆知共和國有十大元帥,而那天參加授銜典禮的隻有7位,劉伯承、林彪、葉劍英沒能參加這一典禮。劉伯承和林彪因為生病正在青島療養,葉劍英在大連組織抗登陸演習,所以他們未能參加北京懷仁堂的授銜。
我們今天看到的十大元帥標準照,劉伯承、林彪、葉劍英3位都是補拍的。中央電視台的新聞部主任、資深攝影記者李華同解放軍畫報社的柳成行一起去青島為劉伯承、林彪拍攝了標準像;葉劍英的標準像拍攝,卻無從考證。
第一個拿到授銜命令狀的粟裕由此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正式被授銜
的軍人,是名副其實的共和國第一大將。
解放軍唯一將軍,李貞少將。毛主席為其授勳(授銜由周總理)195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