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第一張大字報 和 我的一張大字報】 --- 文革瞬間火花

(2015-06-11 16:34:03) 下一個

 

1966年

 

5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毛澤東主持製定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 5.16 通知 。


5月25日,
北京大學哲學係黨總支書記聶元梓以他與哲學係另六位教師(宋一秀夏劍豸楊克明趙正義高雲鵬李醒塵)的名義在北大食堂張貼《宋碩、陸平、彭佩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麽?》的大字報

6月1日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廣播大字報全文,引發全國性造反運動。

6月2日
康生到北大支援聶元梓,讚揚其發表的大字報是“巴黎公社式的宣言”。
 

6月3日
在京主持中央一線工作的劉少奇在召開中央會議,向大中學校派出工作組領導文化大革命。
據首都24所高等院校統計,工作組把10211名學生打成“右派”,把2591名教師打成“反革命”。
工作組的鎮壓在各基層單位引發了不滿情緒,







615,毛主席乘專列離開杭州,當日到達江西南昌住了一晚。
616,專列直奔湖南長沙。在九所三號樓住了一個晚上。
617日下午來到湖南韶山滴水洞,直至28日,隱居11天。

6月28日,到了武漢。直到7月16日,才正式公開露麵。


7月8日 在武漢時,毛澤東寫給江青一封信。除秘書徐也夫外,王任重曾閱原件,周恩來後也曾閱此信。


7月16日 毛澤東在武漢暢遊長江一個多鍾頭(65分鍾)。

7月18日 毛澤東回到北京。
主席一回到北京,康生、陳伯達、江青就去見主席。

24日晚8時半,毛主席在豐澤園召開會議。李雪峰和吳德參加了。沒有通知少奇、小平。

7月25日主席召集會議,仍然以工作組為主要議題,又和緩地講了若幹道理。


8月1日至8月12日,
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舉行第十一次全體會議 在北京舉行

8月10日晚7點多鍾,毛澤東獨自來到(中南海西門)中共中央群眾接待站,他向大家說:
“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要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毛澤東和一些同誌談了話,向歡呼的群眾問好,並伸出雙手,和簇擁的人們緊緊相握。


8月18日至11月26日,在北京先後八次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院校師生和紅衛兵。



--------

 

1966年8月1日至8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舉行第十一次全體會議
會議期間,8月5日,毛澤東用鉛筆在一張報紙的邊角上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

8月7日,毛澤東在謄清稿上修訂後加標題,並附聶元梓等七人的大字報,由當日會議印發。

1967年8月5日,《人民日報》正式全文發布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
 

67-8-5 報紙所刊發全文:

  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和人民日報評論員的評論,寫得何等好嗬!請同誌們重讀這一張大字報和這個評論。可是在50多天裏,從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領導同誌,卻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打下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圍剿革命派,壓製不同意見,實行白色恐怖,自以為得意,長資產階級的威風,滅無產階級的誌氣,又何其毒也!聯想到1962年的右傾和1964年形“左”實右的錯誤傾向,豈不是可以發人深醒的嗎?

 


========




注釋
 
①《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寫於八屆十一中全會期間,由毛澤東用鉛筆寫在一張舊《北京日報》的邊緣空白處。後經毛澤東的秘書謄清,毛澤東再加上標題,並作了一些修改,包括在“左”字前後加上引號。八月七日作為大會文件印發給到會者。
 
②“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和人民日報評論員的評論”:
一九六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北京大學聶元梓等七人貼出反對北大黨委的大字報《宋碩、陸平、彭佩雲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幹了些什麽》。經毛澤東的同意,該大字報於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在全國廣播,六月二日《人民日報》全文刊登,並加了評論員的評論《歡呼北大的一張大字報》。
 
③“五十多天”的“資產階級專政”:
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中共中央在劉少奇、鄧小平主持下,決定向北京的大學和中學派出工作組,領導各單位的“文化大革命”。劉少奇製訂了《中央八條》,包括“內外有別”等政策,限製和鎮壓學生的自發運動,在全國各地發生了如西安交大六•六事件、清華大學六•七事件、廣西六•八事件、北京地院六•二○事件、北師大六•二○事件、林院《談話紀要》事件等學生與工作組對抗、工作組將學生打成反革命的現象。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四日毛澤東返回北京後召集中央常委和中央文革小組開會,批評了劉少奇、鄧小平,做出了撤銷工作組的決定。此後,六六年六月初到七月底被稱為“五十多天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
 
④“一九六二年的右傾和一九六四年的形‘左’而實右”:
一九六二年在“七千人大會”上和一係列政策製訂中,劉少奇等執行了經濟、文化方麵的“調整、恢複、寬鬆”等右傾路線。一九六四年劉少奇製訂的四清《後十條》提出“四清四不清的矛盾”、整肅農村基層幹部的形“左”實右的路線。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