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京劇與京劇革命】

(2015-04-11 22:56:52) 下一個




京劇又稱京戲,在台灣又稱平劇國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布全國。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
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稱為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


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1] 和漢劇[2]
並吸收了秦腔[3]昆曲[1][4]梆子弋陽腔[1]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

京劇 其實也就百十來年的曆史

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老佛爺 慈禧太後 很喜歡觀看京戲 還扮演角色入戲。

京劇的腔調西皮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身為南人的毛澤東 在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後 也喜愛上了 北方的 京戲
一直到老 都十分喜歡
連眼睛手術時 放唱片 聽的也是 京劇 滿江紅
據說 毛澤東 還能 哼上幾句京劇 而且 懂得 京劇大師出現的紕漏, 所以 很內行 啊

京劇也是一個不斷更新完善的劇種 但是 有好長一段時期 
京劇 較為 鬱滯  老京劇 都是唱古戲 所以說  淨是 古人 死人

在毛澤東的 傾向下 中國進行了 戲劇革命,特別是 京劇革命

無容置疑 京劇老前輩 都為此改革 革命做出了努力和貢獻

當年少小 不懂得京劇的曆史, 聽的 看得多了些 才真真感到

新京劇 的確比 老京劇 好聽 好看

江青 別的另論 但 對京劇革命 是有貢獻的
於會詠 的確是京劇音樂的天才

搞了八個樣板戲, 的確不容易, 
不要說 為什麽不搞 40個, 80個
也不要說 中國為什麽隻出了 一本書  紅樓夢

當然 文革期間 三突出 高大上 使得 連 《創業》這部好電影 都幾乎被禁閉 極左思潮泛濫



1975年7月初,毛澤東說:
“樣板戲太少,而且稍微有點差錯就挨批。百花齊放都沒有了。別人不能提意見,不好。”
“怕寫文章,怕寫戲。沒有小說,沒有詩歌。”

1975年7月14日,毛澤東又批示:

“黨的文藝政策應該調整一下,一年、兩年、三年,逐步逐步擴大文藝節目。
缺少詩歌,缺少小說,缺少散文,缺少文藝評論。”



毛澤東 給《創業》 平反

毛澤東批示全文如下:

此片無大錯,建議通過發行。不要求全責備。
而且罪名有十條之多,太過分了,不利調整黨的文藝政策。

毛澤東

1975年7月25日


blog.sina.com.cn/s/blog_a15905540102v9c2.html
毛澤東 與 京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