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茶香煙尚綠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
正文

答尼羅河兄聊聊聊匠氣與靈氣

(2015-11-16 14:05:04) 下一個

尼羅河兄不吝賜教,令我惶恐不已。

以往我的博客和發貼中,回帖指教批評的不少,我卻很少有這樣的惶恐,為什麽呢?

我們知道大凡每個人混到一定年紀,多是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每個人的專業雖然有所不同,技藝有高低,但是對於外行來講,專業和業餘的分別總是很清晰的。

比方每個人都會做數學,可是碰到到公司財務問題。我們還是會請教專業的會計師。又比如我們都會講話發帖,但是遇到法律問題時,就會請教專業律師。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喜歡看醫學保健類的書和節目,談起保健知識也是頭頭是道,可是真生病了,連忙去看醫生。無他,術業有專攻也。一個人除非真是絕世高人,能夠精通少林多門絕技,通常來講對於他人的專業領域都應該有相當的自知之明。

人們在看我的作品時,提出的問題,我會從提的問題上就看出對方是否是專業畫家。畢竟從事藝術教學也有近二十年了,我參加過的畫展比某些人看過的都要多。

尼羅河兄上來就提到匠氣和靈氣,讓人覺得境界高遠,提的問題都讓人折服。

可是看到後來,您的回帖似乎連臨摹和原作的概念都沒有搞清楚,讓我更是敬佩萬分。連馬步都沒有站過就談論淩波微步,連沙包都沒有打過就滿口吸星大法,這等高人之存在於傳奇小說之中,我等有福分,竟能親身領教。

尼羅河兄的論點第一是:意念中的馬是有靈氣的,按照照片和畫中的馬是匠氣的。

原句如下:                                                                                                                             

但是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出發來思考這個問題。就用畫馬為例。如果你畫的是你意念中的馬,很有可能畫出來靈氣。如果你畫的是一匹畫中的馬。極大的可能畫出來匠氣。靈氣與匠氣的區別,也可以用原作與臨摹來說明。原作的形態和色彩是從意念中自然流出的。而臨摹更多的是技術性模仿

首先,我是根據自己的照片畫的,而不是什麽臨摹別人的畫。我也是第一次聽說照著照片畫是臨摹的這種概念。

莫非尼羅河兄筆誤了?或者尼羅河兄概念中的臨摹就是對著照片畫?當然您也可以堅持您對於臨摹的概念就是如此,白馬非馬麽。

第二,尼羅河兄談的靈氣是指多年觀察,成為意念中的馬。這大概是源於徐悲鴻的水墨奔馬的創作理念。這是典型的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國畫寫意可以用這類說法,而我畫的是水彩,從畫法到畫種都是西畫的表現方式,這種指責,未免牛頭不對馬嘴,這種錯誤就是在考前學習班學過三個月也不會犯。就像是說張大千的山水為什麽沒有明暗體積感,指責凡高的畫為啥沒有水墨淋漓一樣。

第三,尼羅河兄指責我,對著照片中的馬畫馬,就是照貓畫虎。這是明顯是偷換概念。如果我是對著一頭羊來畫馬您可以這樣指責。我不明白這樣的指責源於何來?莫非是為了指責而指責?不知道尼羅河兄為何犯如此低級錯誤?

至從攝影術問世以來,在很大的範圍內取代了繪畫的原有功能,而繪畫的許多方式也因而改變。比方陳逸飛就大量的購買攝影家的攝影作品版權,他的許多油畫其實就是對著照片畫的。

尼羅河兄指責我的畫:就拿畫上的這匹馬來說。它的軀幹比較大,而四肢相對比較短。雖然注意到了靜脈的細節,但是對馬最重要的肌肉表現不足。如前胸部應該有對稱的兩塊肌肉(不太知道應該叫什麽名字)而這匹馬相應的部位看上去像是過多的脂肪(沒有肌肉的外形)

這真是讓人無語。

人有千形百貌,莫非尼羅河兄認為馬就隻有一幅摸樣?馬就隻有隻有您心中的那一匹,別人的馬都不是馬麽?別人胖的馬瘦的馬,腿短的馬都不是馬麽?反過來講,如果我意念中的尼羅河必定要長得像州長那樣大的胸大肌才是人,您不覺得荒謬麽?

您用您心目中的馬來衡量我的馬,就好像您用自己的心態去假想別人的思想,未免到處格格不入。

兄台雖是高人,言必稱淩波微步吸星大法,但是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識,會有助於減少兄台發帖的硬傷,畢竟真實生活不是小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