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長鏡頭可不是攝影中的長焦距鏡頭, 長鏡頭指的是特定場景下, 一個比較長影片的片段。 舉一個例子吧, 最常見的就是武打電影了, 兩個人在火車頂上你來我往, 拳腳相交, 這兩分鍾都是她們在車頂盡情表演, 這個就是典型的長鏡頭了。還有就是讓一個演員出來, 在一個鏡頭前從彷徨, 驚恐, 痛哭, 絕望,到崩潰一直演到底。 這是長鏡頭另外一個重要的運用了: 人物內心的刻畫。
台灣電影界的代表人物侯孝賢就是一位極善於利用長鏡頭的導演了。 長鏡頭的運用有時候會讓你發覺人物的感情得到了徹底的宣泄, 但是整個電影的故事是不太連貫的, 沒有蒙太奇: 父親把小女孩丟入遊泳池, 出來卻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 其實這是長鏡頭的特點, 綜合所有偶然事件的故事是其次的, 感情則是第一位的。 就好象一首敘事詩, 雖然是說事的, 但是它的載體是詩。通過長鏡頭你可以看到最原始, 最自然, 最純潔的人物表現, 進而你看到了當初的世界, 看到了入戲的你自己。
侯孝賢的代表作“悲情城市“就是這樣一部長鏡頭的電影作品。 故事以台灣的228事件為大背景,述說基隆林家的四個兄弟的遭遇,反映出一個家庭在時代變遷的時刻, 各種社會的衝突和矛盾, 深刻體會台灣人民的處境和身份認同問題。 電影中的老大經營商行, 粗魯有正義感,最後在與黑幫的拚鬥中遭開槍打死。老二戰時應征呂宋島當軍醫, 生死不明。老三不務正業, 最後遭人陷害入獄, 精神失常。 老四支持,資助228事件中的反抗團體, 最後遭憲警逮捕, 悲劇繼續上演……活著的是痛苦的, 死了的卻為活著的帶來更大的痛苦, 這不是一個悲情城市, 而是一個悲摧的世界。
電影“悲情城市’’中的主要取景地在台灣新北市的九份, 也為九份帶來了第二次的繁榮。 九份的上一次繁榮源於九份和金瓜石的采金行業。九份的建築依山而建, 背山麵海, 遠眺基隆北海岸,基山老街別具風情。入夜後阿妹茶樓的大紅燈籠也給遊客帶來了宮崎駿千隱千尋般的幻想, 雖然宮崎駿否認九份的夜景是千隱千尋的藍本, 但是絲毫不影響日本遊客的到訪。從台北到九份可以火車到瑞芳, 再公車至九份。也可以先去野柳遊玩, 再看看基隆, 傍晚到九份連著白的天和黑的夜一起看。我們到九份的時候恰巧是陰天, 也沒帶相機,照片的色彩出不來, 但是一想起悲情的城市, 一切都已經很滿足了。
華燈初上, 我記起了電影中的詩:
同運的
櫻花
盡管飛揚的去吧
我隨後就來
大家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