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人按: 這是一篇轉自大千ID: cutloss 的關於瓶頸的文章, 個人覺得非常的好, 完全是TA的心路......在股市裏, 四季分明, 那就是: 打底, 拉升, 出頂, 回調。 最難熬的其實就是打底了, 突破前的長時間的盤整可能拖垮你, 有時候不能堅持了, 也就放棄了。 TA也一樣, 突破之前, 可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彷徨, 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懷疑, 這就是瓶頸。正所謂: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是的: 人的一生很多時候會處在痛苦之中, 但是當你笑對痛苦, 跨過痛苦之後, 剩下的就是升華了......
※※一般來說,交易者在成長過程中會都經曆“瓶頸”,主要表現為——
1、思路停滯;
2、無論怎樣優化交易係統,係統表現都難以改善,甚至倒退;
3、賬戶淨值曲線徘徊不前,或出現回調。
我們先說最後一種情形——賬戶淨值曲線徘徊不前,或出現回調。之所以先說這種情形,是因為本質上這是一種“偽瓶頸”——是交易係統處於回調期,而非交易者處於瓶頸期。
任何交易係統都有特定的回調期,例如——
-趨勢交易係統,在震蕩市中處於回調期;
-震蕩交易係統,在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
-長線交易係統,在弱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
-短線交易係統,在強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
-大倉位交易係統,在小振幅市場中處於回調期;
-小倉位交易係統,在大振幅市場中處於回調期。
無論怎樣優化,在和交易係統核心理念處於邏輯對立的市場狀態中,交易係統無可避免的會進入回調期。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這是係統化風險,並非人力可以左右。
因此,將交易係統優化至自己當前階段的最優後,繼續強行優化,邊際效用會越來越明顯;稍有不慎,還會進入“負增長”。這個時候,交易者的最優選擇,是盡人事,聽天命,一致性的執行交易係統,靜候係統回調期度過。
當然,“盡人事,聽天命”的前提,是審慎的係統化交易者。對於非係統化交易者,沒有一致性的標準,“回調期”的概念自然也無從談起。
◆狹義層麵的瓶頸
在學習交易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覺得和交易相關的知識,自己已經學習的差不多了。無論看什麽書(或者同他人交流),要麽是“錯誤”的,要麽就是老生常談。但頭腦中仍然是一片混亂和迷惑。被自己判斷為正期望的東西,沒有完全的信心;被自己判斷為負期望的東西,仍存些許僥幸。
在交易係統的優化上,感覺仍然有較大的改善空間。雖然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但收效甚微。
出現上述的情形,通常是題主所說的瓶頸之一。其實,我自己覺得用“平台期”來描述,更加貼近事情的本質——
-新的交易知識和既有交易知識之間需要整合;
-交易知識和交易實踐之間需要整合。
整合,就像用水和(huó)麵。和麵的過程,既沒有產生水,也沒有產生麵,最終結果是製作食物需要的麵團。同樣,交易知識是水,交易實踐是麵,經過整合,收獲的是交易體驗——自己的交易係統賴以構建的基礎。
說通俗點,就是把外來的知識,消化為自己的東西,需要實踐和時間。
交易領域有一些經典的書籍,常讀常新。最明顯的例子,是《股票做手回憶錄》——
在交易尚未尋得門徑時,閱讀此書,味同嚼臘;
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易實踐後再讀,才會了解到此書的價值;
隨著交易實踐的不斷積累和更新,每隔一段時間讀一遍此書,都會有新的收獲;
即使成為了能夠穩定獲利的交易者,此書仍然會在很長的時間裏,對交易者有指導意義。
《股票做手回憶錄》的“閱讀史”,是一個很經典的交易知識和交易體驗進行整合的例子。
交易知識和交易實踐的積累,交互式的螺旋上升。每一個交點,都會形成一個平台(平台期)。當交易體驗突破這個平台,意味著交易“水平”,又提升了一個層次。繼而進入一個新的成長周期。
當交易者處於知識和實踐整合瓶頸時,不要著急,也不需要彷徨。此時最大的可能是,交易知識的積累和交易實踐的積累,有一個走得太快了——
-交易知識走的太快,理解上缺乏交易實踐的支撐;
-交易實踐走的太快,操作上缺乏交易知識的指導。
如果是交易知識走的太快,不妨暫停學習和交流,專注於交易實踐一段時間;如果是交易實踐走的太快,不妨暫停交易或係統測試,重溫一下自己曾經讀過的經典。
漢末名將張飛有詩雲:“磨刀不誤砍柴工。”(《張桓侯文集》卷六十《蝶戀花·與月英書》)磨刀的時間,正是木柴增長曲線上的平台期;之後,會重新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
◆廣義層麵的瓶頸
為什麽有人做價值投資,有人做價格投機?
為什麽有人青睞基本麵分析,有人青睞技術分析?
為什麽有人模仿格雷厄姆、巴菲特、艾略特、江恩,利物莫,實際上不過是交易市場中的炮灰?
本質上,這是狹義交易係統,受製於廣義交易係統的表現之一。
先定義一下上述兩個概念——
狹義交易係統,通常所說的提供交易點位和資金管理的係統。
廣義交易係統,是交易者同交易相關的背景。
*擴展閱讀:交易者的三個係統、飄文花注:交易者的三個係統
格雷厄姆在《The memoirs of the dean of wall street》中,舉了一個自己早年的例子——
格在學生時代,初看Made in japan的羞羞片時會想,這麽漂亮的女孩,怎麽會去拍羞羞片?
後,操千曲,觀千劍,在街上遇到漂亮的女孩會想,這麽漂亮的女孩,怎麽不去拍羞羞片?
這就是生活經曆,對認知的影響。雖然沒有提及,必然也會影響到對女孩的操作層麵。
交易者的生活背景,會影響到交易者對交易的認知,進而影響到狹義交易係統的構建。
例如,勸說一個初入股市的大學生,暫時放棄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理論,對方會說,這是價值投資之父啊,這是世界首富啊!向一個中國老股民推薦價值投資,對方會鄙夷的說,在中國管個P用!這就是生活背景,對交易認知的影響。
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更新,對生活的認知,會改變對交易的認知,進而改變狹義交易係統。例如當年的大學生股民,成為老股民以後,可能也會覺得價值投資管個P用。
因此,很多關於交易的瓶頸,實際上——
是交易者的廣義交易係統和狹義交易係統之間需要整合。
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同一套交易係統,在不同的交易者手中,表現大相徑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交易者的廣義交易背景不同。無論交易者怎樣在狹義層麵優化交易係統,受製於自己的廣義交易背景,都難以有所突破。
而且,相對於狹義交易係統層麵的知識和實踐整合,廣義交易係統和狹義交易係統之間的整合,需要更多不同層麵的實踐,以及更長的時間。
處於廣義層麵的瓶頸,不能期望在短期內有所突破,畢竟人生層麵的積累和作為生活一個局部的交易實踐積累,不在一個檔次上。我們在前文中曾提到過“將交易係統優化至自己當前階段的最優”,做現階段最好的自己。
那些在交易領域這樣的微觀世界中的真理,和宏觀生活中的真理是和諧一致的。這種信仰讓我能夠把交易生涯堅持下來,雖然早期經曆了無數的失敗。(《機械交易係統》理查德·L·威斯曼)
刻意的在交易中,發現同生活的聯係;在生活中,發掘交易的影子,會加快廣義層麵和狹義層麵的整合。豆瓣交易領域的一些豆友,時常會談論這方麵的體悟。這種看起來“然並卵”的東西,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在交易領域的成敗和業績。
◆結論
交易的瓶徑,更像是交易學習成長之路上的裏程碑,提示我們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橫盤區”,需要“消化行情”,期待繼續“上漲”。
美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Taylor Swift的《Gu piao mai mai》,優美的旋律,在學習交易的生涯中,一直激勵著我——
瓶頸不是你想破,想破就能破~
需要知識需要實踐還需要整合~
狠下心來踏實學,不心懷意外~
用心澆灌的交易,賺錢才明白~
duang duang d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