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懿 - www.huanghaiyi.com

加國財務顧問(保險、基金)
正文

遙遠的花朵那顆星—《至愛梵高Loving Vincent》

(2018-02-07 08:46:24) 下一個

黃海懿

那是2016年的夏天,我在想如果選上12張有美好感覺的油畫,做出些不同於平常模板的掛曆送給朋友們會怎麽樣呢,在這一年中每次翻開新的一頁時會不會有些許驚喜?於是Google了些很美的風景畫,池塘蓮花、麥田、濃鬱色彩的山和農莊,查作者時幾個名字在重複地跳出來:莫奈、梵高、康定斯基……

以前一直聽說梵高有些奇怪,精神狀態不是很穩定,割去了自己的一隻耳朵,人生坎坷孤獨可能還痛苦吧,槍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那段夏日的時光中,看著搜出來的那些畫,春天的桃樹、夏天綻放的花朵、迎風搖曳的樹林、金燦燦的天空,秋天澄黃的麥田,再看看窗外蒙特利爾的景色,我想是啊,這風景正如他畫中的那般美好,難道這就是那個傳說中瘋了的畫家畫的嗎,如此靜逸明媚的原野風光?

半個月前看到《Loving Vincent至愛梵高》的電影介紹時,才知道有那麽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上百位畫家作為誌願者參與進來,自己掏錢買機票飛到拍攝地,大家一起來模仿梵高那短促濃鬱的筆觸,以梵高的風格畫出六萬多幅油畫,再讓它們一幀一幀地動畫起來,複原出梵高眼中的那個世界。

坐在黑暗的影院裏眼前的大屏幕上滿是流動的梵高風格的油畫會是什麽感覺呢?我發覺自己甚至很難去想象出……

影片靜靜地開始了,月光下金色魚鱗般閃耀的石板路,黃燦燦的煤油燈瑩瑩旋轉的光暈,海麵上空的星星如同朵朵蓮花般漂浮閃耀在夜空……觀眾席中不時傳來微弱的驚呼聲,是啊,這如同魔法世界般的美妙。

生活中梵高丟了畫廊的工作,他難以說服自己讓客戶去買些沒有藝術價值的作品,老板甚為不滿,客戶覺得他們的藝術品味被貶低;梵高轉做牧師不得回到家中,被母親冷落被父親鄙視,他愛慕的人對他唯恐避之而不及……一切的一切孤獨中,從小一起長大親密無間的做畫廊生意的弟弟在背後傾力支持他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29歲的梵高開始了自己的獨立創作生涯。

他隻身來到一處風景優美的農莊,滿是金燦燦的麥田,陽光下、瓢潑大雨中、伶伶星空下、波光粼粼的水岸邊,都是梵高作畫的身影。

梵高說:“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我是什麽 —— 什麽都不是、怪人、令人不快的人 —— 在社會上沒有任何地位也永遠不會有的人;總之,一個低微的不能再低的人。好吧,那麽呢 —— 即使這完全是事實,我想有一天通過我的作品展示就是這樣的一個什麽都不是的人、一個怪人,他的心中有什麽,那就是我的雄心壯誌。即使發生了每件事,我基於愛而不是怨恨,基於一種寧靜的感覺而不是激情。雖然我常處在深深的悲慘的境地,仍然有平靜、純淨的和諧和音樂在我的心中。在最貧窮的村舍,在最肮髒的角落,我看見那些畫卷,它們以不可思議的力量引領著我的心” 。(海懿_譯)

“What am I in the eyes of most people — a nonentity, an eccentric, or an unpleasant person — somebody who has no position in society and will never have; in short, the lowest of the low. All right, then — even if that were absolutely true, then I should one day like to show by my work what such an eccentric, such a nobody, has in his heart. That is my ambition, based less on resentment than on love in spite of everything, based more on a feeling of serenity than on passion. Though I am often in the depths of misery, there is still calmness, pure harmony and music inside me. I see paintings or drawings in the poorest cottages, in the dirtiest corners. And my mind is driven towards these things with an irresistible momentum.”

究竟是什麽引發了梵高的槍擊自盡呢?這部電影借鑒了多年來研究梵高的不少著作,以郵差的兒子的角度切入,他受父親委托,來送出梵高離世前寫的最後一封信的過程中,來到了農莊,曾經出現在梵高作品中的那些農莊的男女老少在電影中複活了,他們談了梵高生前與他交往的片段,對梵高的死因給出了不同的猜測……

顏料商認為梵高是個天分很高的畫家,根本不可能自殺,死前幾天他剛剛買了一大批油畫顏料說有個非常好的畫畫想法呢。旅店老板的女兒覺得梵高是個有趣的人,朝九晚五地畫畫,竟然下雨了還站在雨中,真是個狂熱的畫家呢;而畫畫之外,他是個安靜的人。為梵高治療精神疾病的醫生的女兒與梵高有著較多的交集,他們曾經一同出遊劃船有著很多共同的話題,隻是醫生讓她遠離梵高,以免耽誤梵高的創作。醫生本人據傳是梵高的知己,他們同為紅頭發臉龐也相似,梵高在高興的時候曾稱他為自己的第三個兄弟。醫生年輕時曾立誌當畫家,但後來現實些轉而從事了高薪的醫生的工作。據他女兒說,他看到梵高在短短的半天裏就畫出了他這輩子都畫不出的作品,極為驚愕。隻是有人看到梵高出事前幾天他們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梵高摔門而去。而且梵高受槍擊後,醫生,作為曾經的軍醫,他竟然沒有取出梵高體內的子彈,任由梵高流血兩天感染痛楚死去。葬禮結束時,醫生拿走了梵高好幾幅畫,梵高的弟弟卻沒有說什麽……

村裏的另外一位醫生給出了他的論斷:梵高怎麽可能是自殺,怕是他人誤殺吧,死前幾天農莊裏剛有人丟了槍,怕是那幾個混混偷走了,也許梵高隻是不想讓其他人負擔槍殺的罪名。有誰見過想自殺的人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伸長胳膊然後拐過來朝自己的肚子開槍,再躺上兩天血流盡而亡呢?

終於郵差的兒子見到了疑點甚多的精神醫生,這塊拚圖最重要的一角終於湊齊了……醫生回憶起他與梵高的劇烈爭吵,梵高說:“醫生,你不過是個偽藝術家!你熱愛藝術但不敢正視自己,你根本沒有勇氣去追求,這就是真相”。醫生震怒下說出了作為醫生永遠不該說的話:“好吧,你想要真相,讓我來告訴你真相吧!你一切的藝術追求都靠著你弟弟的資助。你知道嗎,他現在已經病重三期了,任何精神上、經濟上的壓力都會導致他的病快速惡化而很快死去。這就是你追求藝術的代價,這才是真相!” 梵高摔門而去……

黃昏時分,麥田裏的烏鴉漫天飛起來,梵高腹部中槍,跌跌撞撞尋回旅店。醫生趕來,梵高堅持說就是自己開的槍,不是被他人槍傷,他告訴醫生不要救自己,讓醫生一定不要救自己,醫生趴在床上難過地哭了。弟弟趕來,握著梵高的手陪著他,他喃喃地對弟弟說:“這樣對大家都好……”,太陽緩緩西下星光漫布滿天,梵高在弟弟的懷中去世了。自此後,弟弟整日坐在屋中對著滿屋哥哥的畫落淚悲傷,無神顧及繈褓中的幼子,半年後也離世了。

弟弟的愛妻是學藝術品鑒專業的,弟弟死後她整日讀梵高和弟弟之間每日的書信,她想在信中找到她所愛的弟弟的身影,卻讀懂了梵高的靈魂。她鍥而不舍地在餘生中推廣梵高的畫作,終於讓世人看到生前一直是nobody的梵高(什麽都不是的梵高),一個大家眼中的瘋子,他眼中的世界竟是如此的美好!

低微如梵高,坎坷流離孤獨,卻能凝視生活中那些閃光的部分,傾注全部的熱情去留下那些美好的瞬間。

低微如梵高,為愛所累,弟弟無私的愛陪伴了他短暫的一生,支撐了他海量的創作。知曉自己在成為所愛人的負擔,他便不再留戀餘生……隻是有些愛注定是要相互成全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隨之而去。

在給弟弟的信中,梵高寫道:“在一個藝術家的生命裏,死亡也許不是最可怕的。我不得不承認,我對星星一無所知,可我一看見它們就開始做夢……如同我們可以乘車去塔納斯孔或魯昂”,籍由死亡,我們或許可以到達遙遠的花朵那顆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