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看過那篇題為《讓人一見鍾情的小城——郎塞斯頓》的文章,便期待著親臨其境,並一睹她那美麗風采的這一刻。 一覺從睡夢中醒來,又迎來嶄新的一天,時間尚早,躺在床上順便查了一下今天的天氣,多雲,5-16°c ,午後陣雨。起來衝個熱水澡,再喝上一杯香甜濃鬱的咖啡,頓覺神清氣爽,吃罷早餐,稍事準備就該出門遛彎了。
下樓來到車前,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連按了兩次車鑰匙上的遙控開門按鈕,竟毫無反應,下意識的感覺有點不對勁,直接用鑰匙打開車門,再試著啟動車,果不其然車無法發動了。出門在外最擔心的就是汽車拋錨,從而影響行程,甚至打亂全部計劃。 盡管車無法啟動,但我估計隻是電池沒電了,也許昨晚匆忙中忘了關車內某個燈的緣故吧,雖然問題不大,但剛到這陌生的小城,東南西北都還沒摸清楚,一時片刻該上那去找人來換電池呢?弄不好或許大半天時間就會泡湯了。好在今天隻是遊覽市區,並沒有跑長途的打算。
在澳洲大部分車主都會加入一個叫 ROADSIDE ASSISTANCE CARE(路邊援助服務)的組織,成為它的會員每年隻需交納不到100元的費用,這是個全國性的路邊援助服務組織,根據每個州的不同,其最後一個字母的縮寫各異,比喻維州(victoria) 其簡稱就是RACV, 塔州(tasmania)就是RACT, 加入它的好處是,無論你在哪裏,一旦路途中車輛拋錨,每年都可以得到8次免費服務,每周七天,全天候24小時提供援助,比如,燃料耗盡,鑰匙鎖在車內,車胎漏氣,電池沒電,免費拖車等等,其它故障隻要可以及時維修的都會免費維修,更換零件則費用自理。方便快捷。多年來,也曾用過幾次服務,至於等候援助的時間,若在偏遠的鄉村自然等待的時間要長,在市區內最長的也等過一個多小時。身在其它州,車出故障這還是第一次,等多久心裏沒譜,但使用它的服務無論如何也應該是首選。
撥通13 11 11,接線員耐心的核對了會員信息,詢問了故障車的狀況,以及目前所在的地址,得知我們尚在旅途,便安慰我們不要急,當地的服務人員會及時與我們聯係。 這樣懸著的心稍稍放鬆了一點,沒想到放下電話不到10分鍾就有電話打來,告知流動服務車正在來的路上,大約需要20分鍾,出乎意料來得是如此的及時。 來人名JOHN , 熱情 ,友善. 給電池測了電壓,果然極低 ,便嚐試著馬上充電,我則要求換個新電池更保險,,他一邊檢修,一邊跟我們聊天,氣氛輕鬆而愉快。征得JOHN的同意我們拍了一張他的工作照。就這樣,不到半個小時又可以輕鬆上路了。
建於1805年的 郎塞斯頓,是澳洲第三古老的城市,排名僅次於霍巴特和悉尼,比墨爾本建市還早30年,這裏曾經是塔州小麥和羊毛的貿易中心,其行政級別相當於國內的地級市,麵積95平方公裏,而目前人口卻隻有10來萬人,盡管城小,可看的景點並不少,首先這座擁有200多年曆史的小城,據說市容沒有多大變化,依山旁水而建的維多利亞及愛德華時期的建築,彼彼皆是。
因為人口少,即便是市中心在這上午11點本應繁忙的時段也顯得清靜而悠閑,有人說這是澳大利亞最像英國的城市,甚至比英國本土的城市更英國。我想也許是當年遠渡重洋的囚犯們,他們再也不可能回到故園,便在遙遠的南半球再建一個跟故鄉韻味一樣的城市。來寄托對故土無限思戀之情的緣故吧。
在不大的市區兜轉,人少車也少,不用急著趕路,也不用擔心會迷失方向,可以隨時停下來慢慢的,細細的去品味這古樸而優雅小城內四處彌漫的英格蘭風情。
順著伊利莎白街向南,右轉到惠寧頓大道直行,不一會就到了位於塔馬河畔的皇家公園,從這裏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領略郎塞斯頓的魅力。
不遠處的國王橋就是通向與市中心近在咫尺的卡塔萊爾峽穀的起點,在橋頭不遠處有一棟白牆紅瓦小屋,依山傍水而建,據開遊船的大爺介紹,周末人們常常會在此舉辦小型音樂會,婉轉的歌聲在峽穀裏回蕩,經久不息顯得更嘹亮,更動聽。不到兩公裏長的峽穀,身處鬧市百多年竟沒有太多人為改造幹擾的痕跡,依舊保持著自然,原生狀態。是一個不可多得供市民休閑娛樂的絕佳場所。
朗市及周邊可看的景點有女王博物館和美術館,市政廳,汽車博物館,啤酒廠等,但因為時間的關係不能一一參觀。 在澳洲無論 是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偏僻的鄉下,隻要不是在市中心,很難看到有人在街頭閑逛,除了偶爾過往的車輛,四周總是靜悄悄的,因此初來乍到的國人有“好山好水好寂寞”一說,,往往一下子很難適應,再加上語言文化的差異,沒有三年五載的功夫是無法體會到這裏人們生活品質的,朗市也不例外,下午4點不到,街道上車輛更加稀少,除了飯館,酒吧,市中心大多數店鋪都已打烊,僅剩幾個大型連鎖超市還在營業,傍晚時分午後的陣雨也下得越來越大,冒著雨我們還得去采購一些食品,水果已備路途不時之需,今晚得早點休息,明天將會是這次外出行車裏程最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