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山海關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個人資料
正文

希望:正視曆史問題,還原東野圍困長春的真相

(2015-09-24 15:13:15) 下一個

圍困長春,是個沉重的話題。過去由於政治原因,平民的慘重傷亡,長期被掩蓋在解放戰爭勝利的光環下。近年雖然真相逐漸揭開,卻也免不了受到各方的扭曲。我總覺得,一個成熟的民族,應該敢於直視曆史真相;對真相的任何扭曲,隻會使民族再次蒙羞;民族要複興,也不能總背著一大堆曆史包袱。

1948年春,東北的解放軍近百萬,占據了戰略主動,拿下東北全境隻是時間問題。當時中央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不要讓東北幾十萬國軍(包括幾支最精銳的部隊)撤進關內。國軍集中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個點上,沈陽重兵集結,又有長春和錦州做策應,顯然不能先動,所以問題集中在先打長春還是先打錦州。“戰錦”確實是個大問題,並不像有些現在的軍迷所想的那麽簡單。遠離大後方,繞過沈陽這個國軍重兵集結點及鐵路樞紐,去打一個有十萬守軍又處於國軍東北,華北兩大重兵集團之間的重鎮(國軍甚至可以從華東通過海運支援),一旦戰事陷入膠著,鐵路運輸被國軍切斷,東野幾十萬大軍的處境,可能會象朝鮮第五次戰役後期的誌願軍那樣艱難。所以必須看到打錦州的巨大戰略風險。相比之下,先打長春,幾乎沒有風險,但解放長春可能促使蔣放棄東北,把錦州,沈陽兵力撤往華北和華東。

從五月東野開始打長春,五月底六月初改為圍困,到九月東野主力南下北寧線,這幾個月中東野和中央軍委在“戰錦”問題上扯皮,有意無意間,創造了實行遼沈戰役的最佳態勢。一方麵,圍困中的長春扯住了錦州,沈陽國軍的後腿;另一方麵,被圍之敵,特別是第六十軍戰力大損,使東野有可能用非主力部隊以一比一的兵力繼續圍困。東北軍區9月11日發布命令放難民出城,應該說圍困的軍事目的已經達到;次日,東野大軍南下。反過來,錦州寄托了長春守軍的最後一點希望。東野10月15日晚攻占錦州,17日第60軍倒戈。

打錦州,東野使上了吃奶的力氣:十一個主力縱隊,兩個縱隊在塔山硬扛侯靜如兵團,兩個半縱隊在新民阻擋廖耀湘的九兵團,五個半縱隊圍攻錦州,一縱為預備隊。我覺得,把最能打的一縱做總預備隊,反應林羅對三條戰線可能都有擔心,所以保留了一個殺手鐧,關鍵的時候可以穩定戰局。塔山阻擊戰打得很艱苦。還好,廖耀湘在占領彰武後,猶豫不前,東麵壓力不大。事後看,攻占錦州,關閉東北大門,非常漂亮。但林彪因為有風險而猶豫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可以推測,如果強攻長春,東野可能要有兩三個縱隊打殘,短期內,即使國軍不撤出東北,也很難接著打錦州。

圍困長春之敵是遼沈戰役中的一步好棋,但造成數以十萬記的平民死亡,代價太慘痛了。我無法理解關於嚴禁長春難民出城的命令。即使初期希望難民留在城內,盡快消耗城中糧食,八月後,在國軍開始趕難民出城,數萬難民被困在兩軍防線之間,並出現大量死亡的時候,雖然放出了兩萬人,但總體上繼續執行最初的命令,太殘忍了。應該說,交戰雙方都有責任。國軍搜刮民糧,加速加劇了災情。解放軍方麵,以林彪為首的東北軍區領導擬訂苛刻圍城命令,在難民情況急劇惡化時沒有及時應對,應該負主要責任。另外,中央軍委批準該計劃,肖勁光肖華等一線將領盲目執行命令,我覺得也有一定的責任。

我覺得,圍困長春,應以包圍削弱國軍為主要目的,圍住即可達到戰略目的。對難民應該許出不許進,特別是後期守軍趕難民出城,應立即疏散安置難民。對於圍困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今天的執政黨和人民軍隊,應該勇於客觀地還原曆史真相,承擔自己這部分責任,牢記中華民族災難史的這一章。把錯誤歸於林彪一人,雖然簡單解氣,但這是曆史真相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uhan 回複 悄悄話 所以林彪摔死在溫多爾汗是一種報應吧。。。
十全老人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底線的那個黨把人民當人質逼迫還有點底線的那個黨投降,最終取勝就行了,需要解釋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