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載:“占中”“民意幻象”改變不了政治現實

(2014-10-05 18:19:54) 下一個

眼下的“佔中”發動者正在沉醉於自己製造出來的“民意幻象”當中,60萬乃至100萬的“電子票”結果,令他們陷入亢奮當中。然而,冷靜去分析:“公投”有沒有改變了香港的政治生態?沒有!姑且勿論“電子公投”存在的種種荒謬錯漏,就算這一數字百分百真確,也不過反對派基本的體現而已。香港的政治生態不僅沒有因此而發生任何根本改變,恰恰相反,它進一步鞏固了“兩派對壘”的政治事實。更大的問題在於,當這種以威逼作為手段的政治行動不斷演變下去,將會再次證實了那句話:威逼力量越大反彈也就愈大。

  其實不論是“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還是鍾庭耀等人,他們自己心裏最清楚,無論60萬還是100萬,這不過是一個冰冷的“數字”,它並不能真正、全麵體現香港社會的真實民意。事實上,如果沒有所謂的“國家級網絡攻擊”這招“世紀騙局”、如果沒有可以任意“操作”的“投票平台係統”、如果沒有美國人提供的全麵周到的服服(由輿論、金錢、技術乃至是設於美國本土的“網絡保障”),他們能製造出這個數字?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邏輯:假如這個“國家級網絡攻擊”如真要癱瘓“佔中公投”的網絡係統,那麽,最有效的手段應當是在投票開始之初入手,正所謂“措手不及”、“出其不意”,這也是“網絡戰”的常識,又豈會在開始前四天便“事先張揚”?這不等同通知對方:我要來,你快做好準備?事實上,“網絡攻擊”新聞廣泛傳播之後,誰是最大受益者?除了“佔中”難道會是特區政府?好比台灣的陳水扁,選前三天突然遭到槍擊,表麵上似乎是“佔中”受到攻擊,但誰才是真的贏家?

  如果再聯繫到不久之前美國突然“全球通緝”中國解放軍的“網絡部隊”,誰在背後支持“佔中”已經呼之欲出。這正是美國慣用的事先醜化、汙名化對手,最後再付諸行動,這一招已經屢見不鮮,伊拉克戰爭開始之前不是先有“大殺傷武器”的攻擊?最後事實又如何?可嘆特區政府與建製派太過“實誠”,對於這種淺顯的政治手段竟然無所警覺,大戰在前仍在發布什麽特區政府內部民調根本就是自己虛化鬥爭焦點,將自己的弱點曝光。

  除了這些策略背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也是戴耀廷與鍾庭耀自己也認之不諱的,這就是“佔中公投”平台的嚴重錯漏。環顧全世界已發展民主的國家,其嚴肅的政治民意調查,必須是針對成年,除了極個別涉及未成年的法案或條例問題之外,沒有將成年人與未成年人混而一談的調查結果。然而,此次“佔中公投”龐大的數字中,存在的大量中學生票源,但主辦者卻沒有將之列出,顯然是有悖政治道德的。

  退一步說,“佔中公投”票數多達60至100萬,從某種意義而言是“贏了”,因為在當下“數字決定一切”的政治環境當中,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有效凝聚了反對派支持者力量。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佔中公投”並沒有改變到任何政治現實。因為,這次出來參與投票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都是反對派的堅定支持者,他們就是所謂的“基本盤”。

  以2012年立法會選舉計算,總共181萬選民投票,反對派陣營總共獲得100萬張選票;以2010年“五區公投”計算,17%的投票率共有58萬人參與。由這些數字可以看到,此次“佔中投票”所體現的,也隻是反對派整個陣營的支持情況。它並沒有改變整個香港的政治形勢,那些所謂的“中間選民”並沒有因此而徹底改變政治取態。

  問題也正在於此,如果沒有改變香港政治格局,那麽“佔中公投”改變了什麽?事實上,它不過是在進一步鞏固並強化“兩派對壘”的政治事實,用另個政治詞彙是“兩派對立”、“群體撕裂”的情況不斷加深。支持“佔中”的變得更加激化與冒進,然而,反對“佔中”的選民又何嚐不會如此?我們有理由對香港的未來感到由衷的悲觀:強烈的政治對抗之下,也不再有任何妥協空間,最終必將是一事無成。

  如果“佔中”發起人仍然保持清醒的話,他們應當明白箇中事實。如果他們以為挾此數字可以達到脅迫中央政府作出原則性讓步的話,將是走入另一條“死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強大如大英帝國尚無法逼迫到國弱民窮的中國放棄收回香港,更何況是如今的中國以及如今的世界格局。

  新華網日前登載了題為《中英談判鄧小平告誡鐵娘子:不要把路走絕》的文章,在此時刊出,別具深意。這篇文章講述中英談判時,戴卓爾夫人曾質疑若97年中國收回香港,香港會否發生波動。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明確回答說,小波動不可避免,中國政府各種可能都估計到了,“如果說宣布要收回香港就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麵對這個災難,作出決策。”鄧小平告誡說:“在香港問題上,我希望戴卓爾首相和她的政府採取明智的態度,不要把路走絕了。”

  中央政府不會懼怕反對派的要挾,而香港也亂不了,唯一的問題在於,反對派不要把自己的路走絕了。

http://news.takungpao.com/hkol/politics/2014-06/2555278.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