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裏孫二娘叫肉包子是好大饅頭, 為了強調是有肉在裏麵的,所以我叫它好大肉饅頭。
小時候跟父母走五七道路下放農村,每年冬天殺一頭豬,請鄰裏相熟之家大吃一頓,零零碎碎的東西都處理了,燉了,吃了, 剩下的肉方用粗鹽粒醃了,碼在粗瓷缸裏,埋在廚房的地下,這就是一年全家人夥食的肉和油。 冬天時沒有新鮮蔬菜,娘會用醃肉切了細粒,拌了酸菜或蘿卜幹丁做成餡,做玉米麵菜餅子。
白麵是隻有過年才能吃到的,平時沒有。玉米麵是當年地裏新打的新鮮麵粉,在大鍋裏烙得金黃,酸菜或幹菜吸收了鹹肉的油香,算是匱乏的年月難得的美味,至今懷念,一直想山寨那個菜餅子。
不會曬蘿卜幹,請在國內的姐姐幫我做了一些,去年回國時帶回來的,泡好了後切成小塊,用蒜末爆油鍋吵了,放涼。
醃肉是在西人超市買的,方方的一小塊,肥肉雪白,瘦肉嫣紅,看著就誘人,都切成小丁放進豬肉餡裏, 既有獨特的味道,也比光是豬肉餡有了質感。
新鮮香菇焯水,切碎,混合了蘿卜幹丁,肉餡和肉丁做成餡。
蠻好吃的,但終不是當年的味道,珍珠翡翠白玉湯,物是人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