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雜記

我在加拿大旅居和其他國家旅行的一些記錄
正文

火鍋

(2014-09-24 12:03:12) 下一個


周末,我和KK,CK遲遲起床,收拾家洗碗吸地擦地,我把一個星期的髒衣服分了顏色,然後洗衣機嘩啦嘩啦地工作起來。然後我們每個人都洗了個舒舒服服的澡,換了幹幹淨淨的衣服。J發短信誘惑我去教堂找他們,可是剛回溫村的我,好像還是沒有準備好去聽P查經講道。我把冰箱裏星期四就準備好的一堆食材,從牛肉羊肉片牛百葉牛丸魚丸魚豆腐,到包括豆腐豆腐皮豆腐泡的若幹豆製品拿到灶台上解凍。然後我就在家裏安安靜靜地看書,等著J和L他們,享受屬於我的周末。

門鈴響了,鄰居R帶著她的小女兒來我家串門,她四歲的女兒看到衝進門裏的四個大男孩兒,一下子被嚇住了,怎麽叫都不再肯進來。那個小姑娘和外人說話從來都是不出聲的耳語,或者隻是一個或害羞或恐懼的眼神。很少能看到她直視別人的眼神,經常都是躲閃的,那麽小的孩子承受了那麽大的心理壓力,看著讓人心疼,聽R說她女兒患了社交恐懼症。也許每個人都患有某種程度的恐懼症,這個小姑娘隻是用她害羞的和對世界充滿不安的眼神提醒我們,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隱藏著某種恐懼。

我們熱火朝天地吃火鍋,一共戰鬥了兩輪,每輪耗時兩個小時,吃撐了就喝茶消食。幾個中國人,圍坐在一起吃東西的時候,通常都是其樂融融的,熱騰騰的的食物,和大快朵頤地吃食物的人,構成了一種奇妙的氛圍,這種奇妙的氛圍,是我們的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我們走到哪裏,就把這種文化的烙印帶到哪裏。換句話說,我們走到哪裏,就吃到哪裏。那一大鍋肉片魚丸蔬菜豆製品承載著我們的友情和喜樂,就如同旁邊沙發上那六個兩千後的友誼和快樂是寄托在三個IPAD裏,在網絡的虛擬世界裏或聯手對抗共同的敵人,或一起合作搭建一座城,是這些電子的一代對友誼的表達。

火鍋是個奇特的發明,可以連續幾個小時地吃著熱騰騰的的美味的食物,這是世俗卻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一種享樂。我們要陽春白雪,也要下裏巴人。在教堂站在台上講聖經的P,和現在這個大口吃涮肉片的P,一點兒都不衝突。

聊到午夜的時候,L又開始了他的老生常談。他對自己命運的不公的憤慨,好像全世界的苦難都降臨到他一個人身上。每每到這個時候我總是無語,每一個人到中年的男人或女人,都有著自己的沉重,年輕的時候我們為賦新詞強說愁,等到真有一大把煩惱的時候,我們反倒學習著不去提它。

對麵的兩個人,虔誠的基督徒,手拉著手,秀著恩愛,說著和我完全不同的婚姻觀,他們甚至反對婚前性行為,我卻覺得不論是處男還是處女情結都和這個時代太不協調了。我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來自完全不同的價值係統,我們誰也不可能說服對方。這個地球上有著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即使同一種族和文化一樣充斥著N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唯一的應對應該就是去包容,去張開雙臂全心迎接這樣的不同,因了不同,這個地球才如此豐富如此美麗。

淩晨的時候刷微薄,過去的24小時裏,有七萬名敘利亞庫爾德人逃到土耳其避難。一個多月前我們去看過那個土敘邊境的難民營,白色的帳篷一個連著一個,望不到邊,不知道裏麵住著多少顆破碎的苦難的心。他們麵對的是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和失去生命的危險。我們的那些個小煩惱,比起他們,顯得多麽的微不足道。當我們其樂融融地圍坐一桌吃著火鍋的時候,也許我們最該持有的,是對生活的全然的感恩。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