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小彭的故事

文藝女青年的筆下有親身經曆,有道聽途說,也有異想天開。不求認同,隻求分享!
正文

2005上天竺

(2014-10-02 10:16:54) 下一個
(又是一篇舊時作品,翻出來解饞)
 
2005年上天竺


            小時候最早看到的歌舞愛情電影就來自於印度,《流浪者》《大篷車》的旋律至今還能哼得出,心目中認為印度男人定是個個濃眉大眼,女人風情萬種,喜怒哀愁都用歌唱和舞蹈來抒發情感。後來認識了不少印度同事,他們說話的時候會很印度地搖晃著頭,英語流利口音很重;來自發達國家去過印度的同事們說,印度是個很可怕的地方,那裏很髒,隻能喝罐裝的可樂,否則就會拉肚子;3年前開始練習瑜伽,這個神秘而古老的修行術再次點燃我對印度的好奇,那個並不遙遠的、擁有眾多人口、承載著輝煌的曆史、與中國共同被稱為“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的國家到底是怎樣的?
 
420                     星期三             天氣:北京-早上晴;新加坡-晴,30度;新德裏-晚上晴

            北京到新德裏沒有直航。早上8:45從北京起飛,6個小時飛到了新加坡,在新航飛機上看了《Aviator》的後半段,是休斯航空公司的創始人休斯的故事。他有極強的潔癖,我不禁心中暗想,如果他去了印度,必然死定了。在機場停留4個小時,再飛行6個小時之後終於在當地時間晚上10點半抵達了新德裏(北京和新德裏之間有2各半小時的時差,這時候已經是北京時間淩晨1點鍾了)。

我在機場換了200美金(1:43)500盧比一張,一下子錢包就鼓鼓的。再看同事LiEmma,每人換了300美金,結果都是100塊盧比一張的,每人拿了好幾摞,特大號訂書釘象納鞋底子一樣把紙幣釘得結結實實(這就是為什麽我帶回的100盧比紙幣上聖雄甘地的臉上有好多洞洞的原因。Emma到酒店以後想把一摞錢拆開,結果眉毛夾子都折了也未果)。貨幣兌換處的工作人員非常友善,得知我從中國來,嘴裏打著嘟嚕對我說:“India and China are brothers(印度和中國是兄弟)!

我們有人接機,還是奔馳車,在眾多的印度本地車和日本車中格外的槍眼。Li打開車門一屁股就坐在了司機的位置,他忘了印度是右舵駕駛。手裏拿著從小冰箱裏取出的袖珍冰鎮礦泉水,我覺得自己有點傻,因為行李裏還有不遠萬裏從中國帶來的8升礦泉水呢!

從機場去酒店大約是半小時的車程,一路上到處是工地,這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特點,一座立交橋正在建設中(這是我在印度見到的唯一的立交橋),道路很窄,雙向4車道。正在議論著新德裏相當於中國的幾級城市,酒店就到了。

Trident Hilton酒店前台的印度小姐很漂亮,服務員也很禮貌。美美地睡下,告訴自己,我已經到了天竺。

421                     星期四             天氣:新德裏-

            隻睡了四個小時,叫早電話一響,我迷糊得不知身處何處。清晨發現酒店如此美麗,池中的水如精靈一般被池底的馬賽克染了顏色,房子的倒影、青草地和水連成一片分不出輪廓,美輪美奐。早上8點鍾,已經感到印度的熱情,池裏的水似乎開始蒸騰了。出了酒店大門,頓時是另外一番景象,馬路上熙熙攘攘、車水馬龍,自行車、行人、汽車在窄小的街道上賽跑,塵土歡快的舞蹈。辦公室離酒店隻有15分鍾的車程,進了寫字樓看到女員工在辦公室裏也穿莎麗,既有民族特點又很漂亮。

            中午吃“達美樂”比薩餅。有一種印度本土化的口味,裏麵藏了很多辣椒,更加讓措不及防的我們領教了印度的奔放。

            晚上散會的時候已經8點鍾了,真是饑餓難耐,因為這時候已經是北京時間10點半了。聽印度同事Pankaj說,印度家庭吃晚飯一般比較晚,會吃到半夜的,倒!飯前開胃飲料的味道實在是很特別,淺綠色的,說是薄荷汁,我們喝下去麵麵相覷,味道怪怪的,可幾個印度同事幾口就喝得精光。其他的飯菜已經記不清楚味道,吃畢已經是半夜12點鍾了。


422                     星期五             天氣:新德裏-

            昨天吃得太晚,早上有幾個同事都沒有起來吃早飯。午飯在公司的員工餐廳裏用餐,感覺似乎比昨晚的飯食還好,尤其是饢蘸咖喱醬,很不錯。日本的Kiichi為了全方位體驗印度飲食,用右手將米飯和咖喱醬攪拌在一起,再捏成飯團送入口中,要想把盤中的飯粒都吃幹淨真是高難度啊!

            下午3點鍾會議就結束了,按計劃,我們下午去購物,然後趕往Agra,明天參觀泰姬陵(Taj Mahal)。

 
             第一家商店是個檔次比較高的商店,東西很好,價格也不便宜,我買了絲巾,從1100講到940盧比,按照1:5計算,和中國的價錢也差不多。地毯的製作工藝複雜,全手工,但是價錢高到我們無法接受,便宜的也要幾千美金,還有上萬美金的。服務周到,提供郵寄。

            當地人的集市上貨物林林總總,價格不貴,品質顯然與剛才的高檔商店相去甚遠。

             現在還不是印度最熱的季節,白天的溫度也已經40多度,要是到了最熱的68月,溫度能達到50度,難怪每年夏天印度都會由於高溫熱死人。

             Agra是個城市,距離新德裏大約4小時的車程,世界7大奇跡之一的泰姬陵就在這裏。去 Agra的路上,真是開眼啊!大街上有汽車、自行車、行人、摩托車、三輪車、手推車、人力車,更有牛、駱駝,甚至大象,路邊的樹上猴子上竄下跳,狗慵懶地躺在地上睡覺。這哪裏是道路,簡直就是動物園!最威風的是牛,印度奉牛為神,所以牛自由得很,隨便在市區中遊走,這些牛身材高大,後背上有一個很突出的大鼓包,牛角尖且彎,頸下還有一大片鬆弛的皮。以前一直覺得《五牛圖》裏畫的牛和現實中的牛相去甚遠,到印度才發現,原來畫裏的牛是印度牛。後來了解到,印度其實隻崇拜母牛(Cow),但是其他牛,象公牛、水牛(Buffalo)也跟著沾了光,隻有

極少數公牛幹活,而母牛們則充分地享受生命。街上的牛多數是沒有主人的,自生自滅。我們問司機,牛在街上走那麽危險,萬一遇到交通事故怎麽辦?司機告訴我們,傷害牛會有厄運降臨,所以開車時非常小心,極少有撞牛事件,如果不小心發生事故,紅十字會會負責清理現場,肇事司機不會受到經濟和法律的懲罰。

             印度開車極具挑戰,我們有個靦腆的希克族司機,愛笑、話很少,隻要他腳一踩油門,就像開起了過山車,錯車的時候那叫一個驚心動魄。路上4個小時,一個交警也沒見到,司機們遵循的規則是“兩車相遇勇者勝”。司機一方麵要避讓行人及牛,還要和其他車子搶行,汽車喇叭聲此起彼伏。象《大篷車》電影中的那種大車的後麵都寫著“Horn
please(請鳴笛)”,我問司機在什麽情況下需要鳴笛,他笑笑什麽也沒說,言下之意就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按喇叭。我們手摽著車上的扶手,腳下還時不時地替司機踩刹車。連久經考驗的中國人都被嚇成這樣,那幾個美國、日本同事心中的恐懼就可想而知了。

            晚飯在一個極美的酒店Amar Villas,就像阿拉丁和公主居住的宮殿一般,據說是印度最好的酒店之一。酒店全部用大理石鋪地,牆麵更是鑲嵌彩色雕花的大理石,透過迷離的燈光望去,處處極盡奢華。這間酒店就在泰姬陵旁邊,據說從每一個房間都能夠看到泰姬陵,所以價格昂貴,最便宜的房間也要300美金。各個國家的奢華表現形式不同,在我看,中國的奢華表現出宏偉,而印度的奢華就倆字“糜爛”。

            晚飯依然持續到半夜12點。我們下榻在WELCOMHOTEL MUGHAL SHERATON酒店,距泰姬陵10分鍾車程,有點陳舊,3層樓沒有電梯。


 423                     星期六             天氣:Agra-

            為了不讓白天的太陽把我們烤熟,印度同事Jay建議我們早上6:30就出發去參觀泰姬陵。清晨的太陽也很不留情麵,一出酒店,臉上就汗涔涔的。

            泰姬陵是印度的驕傲,保護得格外精心。為了環保,汽車隻能停在距離泰姬陵大約2公裏左右的車場,然後改乘電瓶車。泰姬陵大門有非常嚴格的安檢,所有的電子設備,包括手機、計算器等均不能帶入泰姬陵,男、女遊客走分別的通道,要搜身並打開背包檢查。門口的保安荷槍實彈,告示牌上明示“泰姬陵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保護遺產,任何損毀行為將會處以3個月監禁,5000盧比的罰金或者兩罪並罰”。

             泰姬陵建造於300多年前,是莎迦國王(Shah Jahan)為了祭奠王後泰姬建造的。泰姬在18年間為莎迦生育了14個兒女,最後死於難產。她死後,莎迦悲痛欲絕,為了寄托哀思,建造了一座與泰姬同樣美麗的陵墓“泰姬陵(Taj Mahal)”。泰姬陵通體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彩色寶石鑲嵌成美麗的圖案,銘文自上而下書寫工整。大理石全部手工打磨,異常精細,工匠幾年就要更換,因為手指會被磨斷。莎迦國王本來計劃為自己建造一座同樣大小的黑色大理石陵墓,地基已經打好,陵墓還沒有建起來,他的兒子就得到了王位,新國王停止修建陵墓,並把父親關在了王宮中。莎迦每天在宮中遠眺泰姬陵,思念著愛妃。他死後被船運到泰姬陵,終於能夠與他鍾愛一生的妻子永遠長眠在一起。由於整個泰姬陵都是以泰姬的陵寢為正中央,以至於莎迦的陵寢隻能夠放在泰姬陵寢的旁邊,據說這是唯一的一個王後在正中而國王在側邊的陵墓。書上說泰姬陵最美麗的時候是在黃昏,陽光映在大理石上會有一種夢幻般的半透明的通透感。

             為了大理石,進入泰姬陵大殿要帶鞋套或者脫鞋。我赤腳走在大理石地麵上,感受著300年前的哀思,既感慨莎迦執著的愛情,也對為了維係這段愛情所付出的更多人的傷痛而感慨。

 
             回酒店吃過早餐後去參觀王宮Red Ford。王宮在1857年被印度軍隊占領之後僅對外開放4分之1供遊人參觀,其他部分則駐軍。莎迦國王就是在這裏被囚禁了8年。站在莎迦曾經遠眺泰姬陵的地方,他的感傷至今揮之不去。

導遊Manish熟識王宮的看門人,我們得以走後門參觀了國王的浴室。紅頭發的看門老人世代守候在這裏,高興地接待我們這些遠方來客。浴室很大,沒有電燈,守門人點燃蠟燭,搖曳的燭光照在房頂的彩色馬賽克上,亮晶晶的似是星光。他邊唱邊跳,手在大理石牆麵上擊打,聲音鏗鏘像是鼓聲。

隨後,Jay邀請我們去參觀一處非公益性組織建造的展覽館(Gallery of Spiritual Love and Wisdom),人們能在這裏反思自己,體會上帝的仁愛。放映的宣傳片(大屏幕是三星電子)主題是說要反省、自覺,感謝上帝,各種宗教殊途同歸等。這幾天實在太悃,看了一半我就睡著了,很是自責!一睜眼,發現周圍的同事們也睡倒了一片,尤其是幾個日本同事,直到放映結束別人叫他們才醒過來。展覽館的主人是是Jay的舅舅,一位50多歲的男子,非常的和善、友好。留我們吃飯,本來不餓的,卻也吃了很多,當我們說“謝謝你”的時候,他回答:“不用感謝我,我們應該感謝上帝”。出門前,每個人在留言本上寫下名字和國家,我用中英文分別寫下了“中國北京Beijing,
China”。

      Jay的舅舅邀請我們去他家裏參觀,正好滿足了我對印度貴族家庭的好奇心。他家門口有衛兵,有個挺大的院子,兩層樓裏四世同堂,院外的一間獨立的房子是“反省室”,室內點著濃烈的印度熏香。感歎Jay的舅舅有一所大房子,他卻回答:“我不是擁有一所大房子,而是擁有一顆寬闊的胸懷(I
don’t have a big house, I have a big heart)”。

        從
Agra回新德裏的路上依舊驚心動魄。


 424                     星期日             天氣:新德裏-


             Li今天不太舒服,決定在酒店堅守一天,於是我和Emma兩個女將就擔當起了體察印度民情的重任。


             第一站,Qutub Minar。建造於1199年,72.5米高,379級台階。建造原因至今不詳,推測可能是為了紀念穆斯林法律或者是聚集穆斯林進行禮拜用的,已經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這裏象圓明園。破敗的磚瓦依然能夠看出當年的雄姿,精美的雕刻還在向人們展示著超凡的智慧和曾經輝煌的文明。當英國軍隊來到印度的時候,印度的古老文明也被“現代的文明人”踐踏而凋零。不知道印度人是否用這裏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Qutub Minar的門票內外有別,印度人是25盧比,而外國人要250盧比,照相費另收,25盧比一位。更有趣的是,開放時間為“日出至日落”。暈!

       第二站,Baha’i House of Worship。這是一個聖殿,所有宗教和種族的人均可以進入,在這裏感謝造物主並且體會人與神的交流。建造這個聖殿的靈感來源於出汙泥而不染的蓮花,屋頂象雪白的花瓣,而9汪水麵圍繞四周,不僅顯得更加生動,而且還是很好的天然的溫控係統。光著腳踩在被毒太陽烤過的高溫麻繩地墊上,非常燙腳,恐怕這也是一種修行吧。我們進入聖殿的時候,正好聽到唱詩,那天籟之音仿佛能夠滲透每一個毛孔,讓人舒暢無比。在聖殿裏麵不可以交頭接耳,不能照相、吃東西,總之,除了用心靈與造物主交流之外的一切都不可以。今天是禮拜天,人非常多,眾多維持秩序的義工中,有一個美麗的姑娘,一襲白色長裙配一條黑色長圍巾,長相和好萊塢影星朱麗亞.羅伯茨(Julit Roberts)非常相似,她神態安詳、儀態端莊、超凡脫俗,發現有人交談,她就走過去(我甚至覺得應該說是“飄過去”才對),手指貼在雙唇上,頭微微搖晃,示意要保持安靜,連頑皮的小孩子也被她打動,漸漸安靜下來。

        第三站,Humayun’s Tomb。建於400多年前,是波斯王後Hamida Begum為死去的國王Humayun而建造的陵墓。這是穆斯林建築,遠處還隱約傳來了古蘭經的吟誦聲。

 
        第四站,“Tai Pan”中餐廳。Tejaswi說這是印度最好的中餐,人滿為患。順便提一下,印度的中餐廳不多,日餐廳基本沒有,麥當勞和肯德基很難看到,且生意不好。經過Emma和我的鑒定,正宗粵菜味道不錯。

            第五站,印度門(Indian Gate)42米高,為紀念一次大戰中死去的印度士兵而修建。

             第六站,位於新德裏市中央的總理府和國會。建築雄偉,綠草茵茵,街道寬闊而整潔,而且重要的是,一頭牛也沒有!與其他地區的混亂狀況形成了強烈的反差。Emma和我不禁對其他同事扼腕痛惜,他們隻看到了印度的古老文明和現在的落後狀況,卻沒有看到印度還有先進而現代的一麵。

             第七站,街頭購物。前幾天購物還沒有盡興,Emma和我今天還要奮戰一場。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我們的戰利品有銅茶具、咖啡具、首飾盒、服裝、大理石“象神”雕塑等等,我的大箱子來的時候滿是礦泉水,回去的時候滿是印度手工藝品了。Tejaswi極有耐心地陪我們逛街,對我們的侃價本領佩服得五體投地。

            傍晚下了一陣急雨,EmmaTejaswi和我在冰激淩店裏一邊觀賞雨景,一邊聊著印度和中國。Tejaswi知道孔子,還讀過《孫子兵法》,中國文明流傳之廣有時候甚至超出我們的想象。

           這次天竺之行的遺憾有三。1、時間短暫,沒能更多地體驗印度;2、沒有練習瑜伽。恕我愚鈍,不知道瑜伽應該在清晨太陽升起之前麵向東方練習,因此錯過了時間;3、沒有攜帶具有中國特色的小紀念品贈送給印度朋友們。民間互訪很少使得印度人對中國的了解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沒有感官認識。


忘了哪位大師曾經說過,印度是無法形容的,你需要親自去體驗。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了來自天竺的Tejaswi的電子郵件,我已經把這篇文章發給了他,雖然他看不懂中文。
 
信息庫

購物
印度的手工藝品很不錯。紡織品類基本都是克什米爾人經營,絲巾、披肩樣子很多。在大商店裏能侃價的空間不大,最多20%;要是在集市上,就照著至少一半去講價。我很滿意銅質的茶具,精致而且很有異國情調。
 
其他
中國的手機在印度能使用;

酒店和大商店裏都能用信用卡。
 


完成於200557日星期六,中國北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