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

我們從哪裏來? 我們是誰? 我們往哪裏去?
個人資料
風語空靈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鎮古悠美食 - 四年後回國觀感 (04)

(2023-10-24 14:39:27) 下一個

說到年代久遠的古城鎮,這裏想先提一下蘇州,也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距上海約80公裏,號稱2500年的古城,遺憾的是當今已沒了古城的影子,城牆殘留,老街道在90年代悉數被拆,古城空有其名。留下的幾座塔幾座園林完全被水泥森林淹沒,那些修複的景觀(例如盤門三景),包括聞名中外的寒山寺被增補得不倫不類。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老建築全都保留,外貌不變加以必要的清理修繕加固,如果內部想極盡奢華和現代化請隨意。沒了悠久曆史沉澱的老建築老城區和老街區,何以古城,拿什麽傳遞曆史物質文化信息,如何教人發思古之幽情歎歲月之久遠,客觀上出現某種意義上的曆史斷層,民族的繼往開來豈不成空中樓閣。好吧就此打住,不吐槽了,每次想起都要一吐為快。


蘇州西麵十公裏有一古鎮叫木瀆,有“吳中第一鎮” 之稱,是與蘇州同齡的漢民族水鄉古鎮,也有2500多年曆史,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光臨此地。本人大學時期曾"長途跋涉"來這裏逛古鎮看"香雪海"(春季的梅花漫山遍野),爬天平靈岩。這次回來又專程趕到這裏,目的是掃墓,疫情前和疫情中相繼過世的嶽父母長眠在靈岩山下的蒼鬆翠柏之中,掃墓結束後順道遊了木瀆古鎮並在鎮上的石家飯店午餐。


木瀆鎮旁邊的靈岩山景區大門。

現在遊客大多已不從這個大門進出,而是在幾百米外的停車場下車後直接進入山門。這個大門裏麵有小橋流水亭台樓榭,是免費供人遊玩的江南園林,我給它取名"靈岩園",內有一"山珍寶"餐廳,提供一道叫"菌王湯"的名菜,據說乾隆來此必點此菜。靈岩山的山頂有一靈岩寺,每次說起這個寺廟,都想提起所經曆的一個小故事。當年作為大學生嚴格說是醫學生,一個中醫學科成績差強人意的醫學生,當時年輕對中醫那套陰陽五行經絡號脈等頗有偏見(能學得好才怪),連帶對佛教也不以為然。那天和同學們一起上到山頂,寺門內有一位認真打坐的小僧,竟一時興起,好奇又唐突地以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向他提問,具體用詞全忘了,大意是,這麽認真打坐你信嗎?沒想到他的回答令人難忘,他說"信則靈"。結果這三個字和為數不多的幾個哲理一起伴隨了本人一生,每當遇到難的事,僧人"信則靈"的認真態度就出現在腦海,可以說言者有意,聽者在心,從那時起對佛教一直抱敬畏之心。一晃幾十年過去了,這位小師傅想必變成了大主持,不知他的言傳身教又影響了多少人生?

 
"靈岩園"內的歇山亭和池塘中的王蓮花,一陣秋雨後,蓮葉上水滴晶瑩。

 
小徑通幽處,蒼木藤葉真。.
 
 
靈岩園裏水流觴,橋曲柳垂荷滿塘。
 
遊木瀆古鎮,簡要了解一下它的來龍去脈自是當然。話說2500多年前吳王大興土木築姑蘇台,越國進貢神木作為建築材料,數年間木材堵塞了河道,遂稱此地為"木瀆",猜木瀆的瀆與今天的堵同義。北宋時期木瀆的繁華促使建鎮,長期歸吳縣管轄。清代的《姑蘇繁華圖》,可以說是《清明上河圖》的姑蘇版,著重描繪了這裏的一村,一鎮,一城,一街的繁榮景象,它們分別是山前村,木瀆鎮,蘇州城,和山塘街,而木瀆的畫麵占了整個畫卷的一半,可見當時該鎮是房間裏的大象,連蘇州城都望塵莫及。.

《姑蘇繁華圖》部分截圖

 
木瀆沿河而建,河上有數座石橋和亭橋,橋洞如月,蒼鬆翠柳,花木扶蘇,白牆黛瓦,大院深深。

 
斑剝的白牆上爬著青蔓,碰到文學愛好者不知作何感想。圖右是天珍寶餐廳正門,門前的草地上豎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山珍寶 - 乾隆六次到過的地方"。

 
沿河行走,無論是建築還是花草都讓人浮想聯翩。

 
幾百年曆史的古石橋和近期修複的亭橋

 
老碑亭中稍事歇息的遊客,沿河餐座上午餐的情侶,給人一種氣定神閑,文化濃鬱的氛圍。
 
 
"雲想衣裳花想容",木瀆古鎮不但吸引遊客,還"招蜂引蝶",旅遊網紅借此寶地向全國粉絲"實況轉播"。李白這首詩雖是為楊貴妃而作,後三句放在這裏並不違和:"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

 
和任何當今中國的古鎮一樣,這裏也有眾多的餐館和商店,但相當清潔整齊,不妨這樣說,木瀆是我走過的古鎮中最喜歡的一個,這或許和下麵說到的美食有關,吃人家的嘴短哈。

每次回來,國內的親戚成了向導兼司機,這次也不例外。幫了我們許多忙,決定請他們在鎮上撮一頓,他們也不客氣,推薦了"石家飯店",當仁不讓地為我們點了該餐廳的"鬆鼠桂魚"。這道菜有個傳說,據傳清代乾隆帝下江南,一次南巡至蘇州,微服私訪來到觀前街鬆鶴樓,要吃餐廳展出的鎮店之魚鯉魚,為了不掃這位看起來氣宇軒昂客人的興,又不殺象征吉祥的神魚,店主用鱖魚烹製成鬆鼠狀,使人分不出是什麽魚,又巧妙地與店招牌的鬆字相關聯。乾隆食後甚是滿意。後來有人把鱖改成桂,“鬆鼠桂魚”流傳了下來,成了蘇幫菜中色香味俱全的代表作。
 
“鬆鼠桂魚” ,油炸醋溜後的魚肉沒一根刺,脆香可口,入口三分化越嚼越香。左: 木瀆石家飯店做的,右: 家附近一家餐廳做的。都是鬆鼠桂魚,鎮上大廚和城裏師傅做的presentation不一樣,一個是食物,一個是美麗的食物,但有個共同點,好吃!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風語空靈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往的西' 的評論 :

完全同意!太商業化,極少有讓人再訪的衝動。
過往的西 回複 悄悄話 江南古鎮同質化比較嚴重,千篇一律,連帶賣的東西都幾乎一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