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希提(Tahiti, t??hi?ti)島位於太平洋中部,島上溪流遍地,奇峰縱橫,中文翻譯成大溪地,恰如其分。該島是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的最大島嶼,由火山噴發活動形成(具體形成原理見另一篇關於夏威夷的博文),與夏威夷的茂宜島十相似,分為努伊(西北)和伊蒂(東南)兩部分,山峰聳出海麵,周圍被美麗的珊瑚礁環繞。島上人口在2020年人口統計時為133,627人,是群島中人口最多的島嶼,占法屬波利尼西亞總人口的三分之二(68.7% )。法屬波利尼西亞是法國的海外屬地,包含100多個島嶼,綿延2,000多公裏,就像一串璀燦的明珠散布在南太平洋的萬傾碧波之上。這些島嶼以珊瑚礁瀉湖和水上酒店而聞名,是世界上難得的一方淨土,多為度假勝地,特色包括白沙灘,黑沙灘,崎嶇的山脈,和高聳的瀑布(下麵諸多圖片為證)。
大溪地群島中一個典型的小島,外圍是珊瑚礁 (此圖片截圖於 Netflix 的電視節目 Moving Art 的 Tahiti episode)
大溪地的特色之一 - 碧潭綿沙,百溪爭流(穀歌照片)
美女美景,椰影婆娑,島上的山峰可高達海拔7千多尺,經常"懸掛"著獨特的旗雲(穀歌照片)
大溪地著名的度假聖地- 博拉 博拉(Bora Bora),其水上酒店房間最為聞名,距大溪地島約90英裏,有飛機通航(穀歌照片)
大溪地島是法屬波利尼西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首都帕皮提(Papeete)位於島的西北海岸。該地區唯一的國際機場法阿國際機場在帕皮提附近。大溪地最初是由波利尼西亞人在公元300至800年間開始定居的,在那個非航海年代,島上的原住民是如何飄洋過海來到島上的至今仍然是個迷,他們約占島上人口的70%,其餘的則由歐洲人,中國人和其它文化的人組成。大溪地島曾是大溪地王國的一部分,1880年法國吞並該王國,宣布其為法國殖民地,居民具法國公民身份。法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但塔希提語(Reo Tahiti)並未遭禁仍被廣泛使用。
法屬波利尼西亞大溪地群島旗
如何去大溪地呢?說起來它在太平洋中部,是標準的"the middle of nowhere",由於地處偏僻,19世紀以前一些法屬島嶼曾被法國政府用來關押重刑犯人,例如臭名昭著的魔鬼島(法屬圭亞那外海的一個小島),在其作為監獄的一百年間,共有約8萬犯人死於此處,因而得名,但是別擔心,現今的法屬波利尼西亞大溪地是旅遊勝地,要想去那裏是令人吃驚地容易,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飛大溪地的非直航航班,一個叫"Frenchbee"的於2014成立的法國航空公司專門飛世界各大城市到法阿的直航航班,下麵是一個往返機票的預定樣單。
大溪地群島的大部分地方,包括水下珊瑚礁人跡罕至,但得到官方批準後的專業攝影人士,可以拍到令人驚歎的美景,首次向世人展示出這個太平洋美麗明珠十分難得的璀燦細節。
"天使的眼淚"(此圖片和以下圖片均截圖於 Netflix 的電視節目 Moving Art 的 Tahiti episode)
飛流之下七千尺
藍天,碧海,湛灘,翠椰
像翡翠一樣的珊瑚礁
藍色的"多瑙"水母
"彩旗飄飄"的獅子魚
成群結隊的魚,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場景在海下不常見,大多情況下是由攝影師人為製造出來,屬 unspoken 或 inconvenient truth。拍攝這樣的魚群之前,攝影師得"賄賂"一下魚兒,既撒下一把魚食,魚會立馬匯聚過來才拍出這類鏡頭。這是我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參加水肺潛水,雇攝影師拍照後才晃然大悟的。
珊瑚-美麗的海底調色板
羞羞答答的寄居蟹
海中巨無霸 - 座頭鯨(Humpback whales),成年座頭鯨長達16米,重32噸,遷徙裏程每年達25000公裏。它們每年來這裏產子,母鯨在此不吃不喝呆上好幾個月,僅靠自身的脂肪維持生命提功能量和奶水,等到幼鯨長大能長途遷徙時才帶它們前往阿拉斯加覓食。
蝠鱝 (Manta ray)
一種叫不出名字的鳥,有長嘴(beak)和腳蹼(flippers)
島上的波西尼亞人在製作一種用芭蕉葉編織而成的袋子,並非當作時尚,而是烹製食物時的器具,把魚,地瓜等放進去,再放在用木頭燒熱的鵝卵石中,蓋上多層的芭蕉葉燜製。
在燃燒的木頭上放上石頭,就成了他們的爐灶
海魚,地瓜和香蕉是他們的主食
跳草裙舞和獻上 flower lei 是波西尼亞人的主要娛樂方式和待客之道
舒適,服務周到和獨特的水上酒店,清澈溫暖的海水,湛藍的天空,別具風味的美食,美麗的風景,舉世無雙的大溪地群島會是你神往的下一個度假目的地嗎?
百聞不如一見,謝謝評論和提供不同視角。
確實是少有的既是度假勝地又非常 pristine 的地方,呈現著法蘭西民族的浪漫優雅和波利尼西亞人民崇敬自然粗曠奔放的民風,兩個文化的有機結合和今天大溪地讓人神往不無關係。謝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