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還滿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正文

你想說的,和你表達的,一致嗎? ——移民父母和青春期孩子溝通講座

(2019-10-28 10:56:19) 下一個

你想說的,和你表達的,一致嗎?

——移民父母和青春期孩子溝通講座

 

       周六的上午,陽光明媚,打斷了我想偷懶的念頭,還是按照原計劃到了San Ramon Dougherty Valley High School去聽關於移民父母如何更好地和出生在美國的青春期孩子溝通的講座。

        簽到的時候看到了數個Amador的家長的名字,雖然大部分是Dougherty的家長。講座是免費的,我看見排著長隊拿豐盛食物的人群是吃了一驚。不習慣一心兩用,我拿了瓶水,找到認識的家長,坐下來。講座一半是華裔,一半是印度裔,全程英語。

        一位六十開外,衣著典雅的華裔女士用很好聽的聲音開始了介紹。作為San Ramon PTA的成員,她字正腔圓的英語裏有一種掌控很好的自信。她之後,Rona Hu女士的話吸引力我的注意:“我是斯坦福大學的教員,也是一位精神病醫生,還是青春期孩子的母親,你猜猜有時候我覺得哪個角色最難?”一個提問迅速拉近了她和家長之間的距離,也自然轉入了家長想要和孩子溝通,卻覺得困難的話題。

        接著下來的卻不是我意想之中的傳統講座,關於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第一對印度裔“父子”出場了,表演“你的數學怎麽這麽差”的情景劇。這“父子”,自然都是精神科醫生扮演的。其實這兩人根本不用表演,活脫脫每家太熟悉了,從來都是第一名的老爸肯定是把兒子凶一頓。不一樣的卻是一邊的教授點評。說是點評,其實是對父親蘇格拉底式的提問,你到底想要做什麽,表達什麽呢?引得父親說出心裏話:

        “我來到這個國家苦苦奮鬥就是為了給孩子以更好的機會,結果孩子卻生生浪費這個機會。我想要通過拿他和別人比,指出他的懶惰問題,從而促使他上進,給他動力。此外,我的許多失敗的經驗和我的短處告訴我,如果不拿第一名根本沒有機會。我得讓他有危機感,教訓他努力。”可是點評指出,他拿兒子和別人比,訓兒子一頓,上麵的意思一點也沒有表達出來,而是妥妥地傷害到了兒子的自尊心。下次兒子遇到數學考砸了,就不會和父親溝通了。

          於是改良版出現了。這次父親開始還是試圖比較,但是在兒子抗議後,很快道歉,並且用緩和一些的語氣提出了幾項建議,供兒子參考。改良版的關鍵點是,先建立聯係,再糾正問題。Connect before correct. 此外,成績雖然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成績下降背後可能有隱藏的問題,需要發現和解決,並借此加強與孩子的關係。關係最重要。

 

            第二個場景,卻是一個華裔11年級高中女生,帶了一個印度裔12年級的男同學來家裏準備排練表演。媽媽毫無懸念地如臨大敵。經過了吃皮蛋(英文竟是one thousand years eggs),問成績,問SAT,禁止去房間,禁止和這個男生交往,武斷地通過種族判斷是否適合等一係列。經典台詞:“我們做父母的百分之一百隻希望孩子幸福。不過,我們百分之百確信,你隻有找了華人伴侶才會幸福。”

      之後,點評指出,這個女生肯定會背著媽媽約會了。媽媽的實際想表達的心理活動是,她知道男生荷爾蒙旺盛,不希望女孩被傷害。改良版裏,母女倆具體討論到男生會更主動要求很多身體接觸的問題。點評是,父母需要以冷靜溫和的態度多和孩子討論性教育問題。

        另外一位年輕女精神科醫生分享到:“我第一次約會是在大學裏。我嫁給了我第一個男友。我的從父母而來的最早性教育來自於我的父親,是在我高中畢業即將進入大學的時候。他是一位牧師,他說:‘如果你和別人發生了性關係,那也沒什麽(It’s Okay)。你還是我的女兒。’作為一位牧師,他這麽說是極不尋常的,他的意思是,人都會犯錯,犯錯也沒有關係,他仍然愛我。這樣,我有了什麽問題,比如交友不當,被強奸,或者別的事情,我都可以去告訴他。”

        基督教講求婚前禁欲。一位父親的愛,隻有在和他作為牧師的重要角色衝突的時候,才明白無誤地彰顯出來。同時,愛都是包容,原諒,父親的愛與牧師的愛又並不衝突。

 

        第三個場景是女兒告訴媽媽說自己有抑鬱。媽媽回報以笑,你有什麽好抑鬱的,你每門課都是A。吃點好吃的,吃完就好了。討論的時候,一個印度裔精神科醫生說,我們印度父母最擅長於拒不承認以及強烈負疚感(denial and guilt)。華裔醫生說:我們有得一拚。

        在孩子感覺抑鬱,心理糟糕的時候,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展現出來父母內心裏本真的害怕,脆弱,不知道,並借著這同樣的脆弱感與孩子取得聯接和認同。其實直麵抑鬱,抑鬱可能會影響到每個人,並不代表著一個人軟弱,缺少動力,或缺少毅力。父母拒不承認和負疚感隻會把孩子推得更遠。放下緊繃的情緒,展示脆弱,讓孩子的脆弱也能表現和流動出來,大概是第一步。

 

          第四個場景是孩子去大學報到,媽媽好心地準備了水果,被孩子拒絕。水果的含義,在於孩子,大概是我是大人了,不是需要照顧的孩子,父母太熱心了讓人尷尬。這時候,父母的堅持無意間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能力不夠,然後孩子因此情緒沮喪或者不高興,父母卻不理解其不高興的來由,覺得孩子不領情。

        父母在這裏有重要一課要學。情緒上父母很容易覺得,自己怎麽忽然就在孩子眼裏微不足道了,在他生活裏沒有位置了。其實孩子的拒絕水果,並不是拒絕父母的愛,更不意味著孩子不愛你。不要感覺到個人被冒犯了,純粹隻是孩子想在外界維持一個酷酷的形象罷了。一位醫生分享說,他無數次因為父母去學校大驚小怪地張羅而感到尷尬不已,但成年後,他深深感激父母給他如此深厚的愛。

          第五個場景是媽媽發現了孩子在衛生間留下的帶血的紙巾,以及洗衣框裏衣袖上的血跡,恐懼之餘居高臨下責問孩子:你到底在幹啥?你在做傻事嗎?你有什麽毛病?母親在恐懼支配下的交流隻能是南轅北轍,讓孩子逃得遠遠的。

          改良版裏,母親坐下來慢慢詢問,講出來自己的擔憂和害怕,以及告訴孩子父母在那裏支持她和愛她。

          父母並不需要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第六個場景是媽媽在孩子的同學麵前說話有口音,表達不夠清晰。孩子翻著白眼,指出媽媽讓她覺得尷尬了。媽媽憤怒了,當著同學把女兒數落一番:你的中文比我的英文爛多了!旁觀的同學尷尬得落荒而逃。

        改良版是,媽媽忍住情緒,指出來其實她的同學並不在意她說話有口音。其次,媽媽很有哲理地指出:人生的目的並非要避免感覺到尷尬。如果避免尷尬,那麽簡單地坐在家裏什麽都不做就好了。你們都做有挑戰的事情,我也是一樣,來到一個新的國家從頭開始。我說話有口音說明我有雙語能力,沒有什麽可尷尬的。

      很多時候,孩子說的傷人話,一方麵是孩子不知道他們說的話會傷到人,另一方麵,父母自己的內心感覺和自信也很重要。

 

        第七個場景是女孩在學校遇到了舞蹈隊裏其它孩子的孤立和欺負,媽媽立刻跳起來要去找教練和其它同學的家長論理,孩子堅決反對,媽媽又指責孩子根本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早就說過不應該去舞蹈隊的。點評是,這個媽媽太急於幫助孩子了,卻把孩子推得更遠。

        改良版裏,媽媽沒有那麽過度保護和過激反應,而是耐心一些聽孩子有什麽要說的,有什麽主意。適當的沉默給孩子以機會自己想出新的解決辦法。同樣,父母並不需要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耐心傾聽是王道。

        不要否認孩子的觀察,感受,以及他們自己想出來的主意。當父母過度保護的時候,孩子縮得更遠,因為過度保護的背後是父母的恐懼感和脆弱感,而孩子感受到了,也會試圖使父母避免經受問題的折磨,也就不會告訴父母自己遇到的困擾。不過度保護的背後,也是一種信任。

 

        講座過程中,有好幾次我覺得很受感染。精神科專家畢竟不一樣,從開始的食物讓人放鬆,到每個場景都那麽相關和切題,到每個場景A版和B版的表演前半部分其實台詞基本一致,但是身體語言,態度,心態不同,效果截然不同。

        我隻能說,太神了。

        講座的專家是斯坦福公益組織CHIPAO,網址是https://www.stanfordchipao.com/。其成立是源於斯坦福的精神科教授和專家,對於斯坦福所在地的Palo Alto 學區2015年有四位華裔高中生自殺心感不安,力圖改變。網站上也有一些情景劇內容。

 

Sophie Li

2019年5月1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