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還滿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正文

Team of Rivals 林肯和他的勁敵幕僚讀後感

(2019-10-28 10:32:22) 下一個

Team of Rivals

林肯和他的勁敵幕僚讀後感

 

          我一貫對於傳記有點認為是二手資料的偏見,描寫林肯的書和傳記不計其數,而林肯和他的勁敵幕僚寫得別具一格,把林肯之所以是獨一無二的亞伯拉罕林肯描寫得入木三分,令人歎息難忘。這九百頁的厚書,一旦讀開來,是絕不忍半途而廢的。

          從林肯在與他的競選對手競爭中像一匹黑馬出人意料地脫穎而出開始講起,該書開篇回顧了林肯屢受死亡的打擊的困窘的童年和青年。林肯9歲時,母親病逝。林肯的姐姐莎拉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她 20多歲時死於流產。林肯的初戀愛人22歲因病死去。這死亡幽穀的陰影和憂傷,從此如影隨行,伴隨林肯的一生。

        然而林肯又是幸運的。雖然林肯的父親缺乏教育,與林肯無法有智識上的共識,連接或理解,但他娶了一位有三個孩子的寡婦給林肯做繼母。繼母對自己的三個孩子,對林肯,和其他孩子都有愛心。雖然她自己沒有念過書,卻支持林肯讀書。盡管青年林肯的正式教育局限於近一年的由流動的老師教授的課程,他熱愛閱讀,自學成才,對曆史,哲學,數學,科學都興趣廣泛,即使成為政治家之後還會趴在地上以孜孜不倦證明高深的數學題為樂。

          因了這種精神的樂趣,林肯自然地打破了環境的局限,沒有陷入孤獨自憐,也不畏懼肉體的死亡。他隻恐懼空空一世虛度,不能給後世留下值得回憶的資產。這種賢者獨有的對時間和空虛的憂傷和恐懼,是影響林肯一生的原動力。

           林肯的身世背後那無常的死亡之手,其實經常性地落在他那個時代的千家萬戶,縱是家財萬貫或鍾鼎之家亦未能幸免。宗教信仰,就成了幾乎人所必備的良藥,安慰頻繁失去親人的生者之傷痛。

           林肯的宗教信仰則耐人尋味。如果林肯單是個虔誠的不多思考的基督徒,他會滿足於現狀,也就不成其為林肯了。表麵來看,林肯不甚相信宗教的繁文縟節,也無法畢恭畢敬地遵守安息日戒律,他的虔誠遠遠不符合規矩。然而,林肯的內心充滿了天然的宗教信仰,包括相信 “清白無瑕的操守,剛正不阿的情感,至真至誠,堅守正義等等這類更高層次的規範”,那麽正如聖經裏的亞伯拉罕一樣,他又是篤信上帝的。隻是他不為形式所縛,這種信仰更樸素。

           該書頗為有趣的地方,在於描述林肯如何與他的競爭/競選對手打交道,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下小子,審時度勢,揣度民意,發揮個人的人格魅力,在一半必然,一半偶然中,順應時勢改變了曆史也成為了曆史。林肯的優點,在於他像一個嫻熟的衝浪高手,熟知浪的習性,把是敵人的浪花,變成了推他不斷前進的動力。單從觀點上來看,林肯對奴隸製的態度在很長時間內是偏妥協和並不鮮明的,因為他認為政府應該順應民意,不應超脫民意走得過遠。這和林肯的平凡農場出身應該不無關係。然而,林肯願意犧牲,不怕放棄利益,胸懷寬廣,這種上善如水的人格魅力,打動,影響和改變了他周圍所有勁敵的命運,讓他們化敵為友,和他一道成為了曆史大河的有機部分。

          林肯習慣性地順應民意,不標新立異的觀點,以及強烈的人格魅力,既是他自我學習和修養的結果,仔細想來也許也與他的喪母的打磨息息相關。在失去母親,而父親並不太待見的情況下,能讓繼母如此喜愛的孩子是不多見的,這其中多年的磨煉隻可意會了。喪母的不幸往往也有可能孕育著偉大的種子。

           林肯的個人生活並不幸福。他太太是個有激情的人,激情的另一麵是情緒不穩定。在經曆過失去孩子的傷痛後,她常常悲傷不能自拔。情緒過激時甚至會拿著大棒子追打林肯,林肯隻好帶著孩子避到外麵去,常常呆在辦公室不肯回家。她的品行明顯與林肯有較大差距。然而,她的優點也很明顯。她至少沒有在那個年代頻繁的生產,生病或憂鬱中死去,否則這種打擊對於林肯估計難以承受。其次,如果林肯婚姻家庭那麽幸福快樂,他就較少可能受到那種無法滿足的精神空虛的推動,不必覺得需要要在世上留下後世可以記住的痕跡了。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麵:林肯的不幸福,是命運的安排,正如他的偉大。

          書上有幾處比較有趣的細節值得串在一起去琢磨。

          一處是林肯在戰場緊急時,為了鼓舞士氣不惜站在高處。他的舉動引得一個年輕上尉大叫:“下去,你這笨蛋!”這聲大罵裏,有一種不管對方身份的生動的愛護,和平等的關心,以及足夠的理性。林肯這個“笨蛋”果然就下去了,否則如果真有個三長兩短,出現偶然,曆史又會不同。

         還有一處,是南方士兵占領一處重鎮,不假思索地洗劫了眾多北方官員逃走後的家,包括樂善好施的布萊爾家。南方的長官知道後,立即製止,盡量恢複,並留下紙條深表歉意。這種在戰爭敵我關係中,把對對方的人格和品行的尊重放在更高地位的做法,值得玩味,尤其是今天和平時候不同黨派對立的時候。

        另有一處,是當時國務卿的孩子上戰場,戰馬中彈,自己摔斷了腿,掉入叛軍從中,僥幸異裝逃離。這種無論階級和身份,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一樣是人,也理當為了同樣的信念接受死亡的考驗的平等,對照今天達官貴人如何安置孩子,讓人歎息不已。

         最後,引一段亞伯拉罕林肯的話:“我是一個見證人,你們每個人的孩子都有望來到這裏,正如我父親的孩子已經來到這裏一樣。為了使你們每一個人都能通過我們所享有的自由獲得廣闊的天地和公平的機會去從事工商業,去發揮聰明才智,為了使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懷有人生的美好理性,在人生的競賽中獲得平等的權利,這場鬥爭必須進行下去,這樣才不至於喪失我們生存的權利…..為了捍衛這樣的無價之寶,這個國家值得我們為之浴血奮戰。”對照這段話,我們需要回答一個問題,我們是在進步還是倒退?

 

Sophie Li

2019年2月13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