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色的耶路撒冷

(2015-03-30 23:31:00) 下一個




耶路撒冷是金色的,即使在正午的陽光下,這座古老的城市每一塊石頭都閃著金光。也隻有這高貴的金色才能配得上她的神聖,隻有用黃金的分量才能數算得了她厚重的曆史珍藏。幾千年來人的信仰和叛逆,紛爭和戰火,至今無法了斷的宿怨,來到耶路撒冷,她將這一切和你娓娓道來。


聖墓教堂



耶路撒冷的第一景點是聖墓教堂(The 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翻閱所有西方旅遊手冊,再瀏覽中國主流旅遊網站的遊客排名,其結論是一致的。聖墓教堂內有兩處全世界所有基督徒都熟悉的地方,耶穌受難被釘十字架的各各他(Golgotha, 就是骷髏地的意思,就是當時的刑場)和耶穌被埋葬的洞穴。基督教的信徒們都非常清楚,這個墳墓是空的,因為耶穌被埋葬三天後複活。2000年前,在這裏發生的耶穌的受難,埋葬和複活這一連串事件改變了人類的命運,成為人類的發展最重大的轉折。“十字架”和“空的墳墓”成為整個基督教最重要的教義的基石,如果你想了解基督教的真理,明白這裏曾經發生過的,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聖墓教堂也就當之無愧為耶路撒冷這座聖城的至聖所在。



(聖墓教堂的入口和庭院)

盡管如此,聖墓教堂並沒有令人震撼的外觀,她的體量不算大,也沒有大廣場,雕塑,和噴泉水池。教堂隻有南側一個入口和一個不大的庭院,周圍是密集的民居,小街和店鋪。如果沒有超廣角鏡頭你還很難與教堂拍一張全景的合影。神聖的殿堂與市井民俗僅一牆之隔。

進入教堂後,正對的牆上是一幅彩色馬賽克貼成的壁畫,描繪當時耶穌受難後這裏發生的事情,就是耶穌的屍體從十字架上被摘下,被膏,然後被裹好送去下葬的三個畫麵。畫麵中有整個這個過程的關鍵人物叫約瑟,他是當時當地有威望的財主,他是個義人,也是耶穌的信徒。是他向羅馬總督要了耶穌的遺體,並貢獻了他自己新鑿在磐石裏的墓穴(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在岩石中的墓穴是高檔的)。畫麵中還有耶穌的母親瑪麗亞,親吻撫摸著耶穌的麵頰,令天下父母心碎。畫麵中還有一個女子,一直捧著耶穌的手,貼在自己的麵頰上,她一定就是抹大拉的瑪麗亞(耶穌所稱讚的)。


(馬賽克壁畫)

在壁畫前有個“油膏石(Stone of Unction)”,就是一塊大理石板,有天然的裂紋和斑駁的粉紅色,表麵光潔。根據新約聖經的記載,耶穌的屍體是按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在這塊石板上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再下葬的。今天的遊客可以觸摸它,很多朝聖者在這裏跪下,用手撫摸著石板,甚至匍伏其上,久久不願離去。冰冷的石板不知被多少溫暖的手觸摸過,多少炙熱的麵頰親吻過。

繞過壁畫的牆,順石階而上就是各各他十字架的刑場,現在是教堂二樓的內廳。雖然內部空間不大,光線昏暗,但是難掩其精美的裝飾,連地麵都有不同顏色大理石拚接的圖案。在原來立十字架的位置豎立著一個雕塑十字架和被釘的耶穌。抬頭看是教堂的穹頂(較小的一個),穹頂的中央是耶穌的畫像。


(各各他山,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位置)


(小穹頂上的耶穌像)

在教堂西北側的大穹頂之下就是耶穌的墓。墓穴在地下,上麵建了一個好似小教堂的方形建築物,罩在大穹頂之下。抬頭看穹頂也很特別,上麵沒有常見的天庭壁畫,倒是有個巨大的十二角的金星,正中央有一束陽光射入大廳,氣氛神秘而凝重。

“小教堂”有一個入口可以下到墓穴,入口依然是精美的裝飾。墓穴並不深,好像隻有一兩米,通道不長,也很窄。墓室裏有一個平台,據說是放耶穌屍體的地方,現在上麵有塊大理石板。墓穴內隻能同時容納幾個人,進來的朝聖者總要在這裏做一個禱告,這樣人流就很緩慢。墓室外麵專門設了一個管理人員,當發現裏麵的人禱告時間過長,他就會用手掌拍打門口的牆麵給以提醒。外麵總是有長長的隊伍等候,即使在三月初這個非旅遊旺季,我們也排了越30分鍾才得進入。


(耶穌墓上的大穹頂)

熟悉聖經的人都知道,耶穌被安葬後,墓穴的洞口被一個大石頭封住,後來耶穌複活後,人們發現大石頭被挪在一邊,墓穴裏不見了三天前剛剛安葬的耶穌的身體,隻留下那塊裹屍布。關於這條裹屍布和釘耶穌的十字架(True Cross),聖經中再沒提到,但是兩千年來人們對於這些當年的物證演繹出很多真假曲直的故事。比如在1355年,一個法國騎士聲稱在十字軍東征時,在君士坦丁堡得到了這條裹屍布,今天它被保存在都靈約翰大教堂。聖經也沒有再提及那塊被移開的石頭,今天我們也沒有在墓穴的門口看見它。1987年英國記者Frank Morison出版了一本書《Who Moved the Stone? 誰移動了這塊石頭?》。作者在這裏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明白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就不會在乎耶穌的十字架和裹屍布後來是如何在世間輾轉,它們的故事被怎樣演繹。

聖墓教堂是多災多難的。耶穌受難複活發生在公元33年,到了公元326年康斯坦丁大帝開始建設最初的聖墓教堂,公元614年最初的教堂大典被波斯人毀掉,又於公元1009年被奧特曼帝國再次摧毀。公元1114到1117年,十字軍東征時被重建。公元1808年教堂經曆火災,1927年經曆地震在毀壞,直到1959年才開始修複成今天的樣子。

2000年過去了,當年的城外陰森蕭肅的刑場墳地,蛻變成富麗堂皇的教堂和熙熙攘攘的旺鋪,2000年的人世間的滄桑變化可以摧毀任何物質的印記,但是無法磨滅真理的光芒,事實上基督的精神和拯救的真理在全世界不斷傳播弘揚。


金頂清真寺



金頂清真寺美的無與倫比!她的美麗是絕對的,無論時間,無論視角,無論距離,無論背景!

哭牆之上,她永恒的金光,傲視著人世間斷壁殘垣,悲歡離合;清晨,金頂迎接日出前的第一縷曙光,夜幕降臨,夕陽最後一縷餘輝在金頂上褪去。橄欖山上遠看耶路撒冷,滿城的曆史文化,風景傳說,都成了她眾星捧月的陪襯。


(從Lutheran Church of Redeemer的塔樓俯瞰耶路撒冷)


(從橄攬山遠看聖殿山,城牆和金頂)


(從Lutheran Church of Redeemer 的塔樓看金頂,背景為橄攬山)

絕美的事物常常是簡潔的。她的建築風格是拜占庭式的,卻沒有其他著名拜占庭建築複雜的多重穹頂結構,她的主體建築呈八角形,簡單,清晰,明了。她牆麵米蘭色的穆斯林圖案裝飾與純金黃色的穹頂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色彩搭配,無論是在藍天白雲之下,還是在老城的古樸民居的背景中,他都顯出聖潔,神秘和脫俗。

金頂清真寺其實並不是清真寺,因為她不是供穆斯林做禮拜的,而是專門供奉一塊聖石。大約在公元621年的一個夜晚,穆罕默德踏在這塊石頭升上天,與神相見,得到啟示,回來後創立了伊斯蘭教。耶路撒冷也因此成為伊斯蘭教的第三大聖地。公元688-691年,穆斯林在這座城市最重要的位置,原先猶太人聖殿的遺址上建了這座8角形加穹頂的殿,至今1千多年來她沒有遭到人為的損壞。1994年,約旦國王侯賽因捐獻了176磅24k的黃金,將原先銅質的的穹頂換成了今天的金頂。

參觀金頂並不容易,因為她並不每天開放,即使在開放的日子也隻有上下午各一兩個小時,還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取消,所以遊客要提前查好最新的時間表。地圖上有很多各入口通向聖殿山和金頂,但是隻有一兩各入口供一般遊客進入,其他入口隻允許穆斯林進入。我們事先沒有做好功課,曾試著好幾次往聖殿山走,結果被荷槍實彈的士兵給攔住。

參觀金頂還要特別小心,不僅衣著要特別莊重(特別是女士),而且還要“行為檢點”。我們在遊覽拍照,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大聲嗬斥一對白人青年男女“no touch woman!”。我們並沒有看見他們是怎麽“touch”的,但是一定是被視為“不聖潔”,“不敬虔”,所以要立刻被嚴厲,不留情麵的製止。

即使你去對了時間,你也衣著莊重,行為規範,如果你不是穆斯林你還是不能進入金頂大殿的內部。所以隻能留下遺憾和神秘了。如果你實在想了解內幕,你可以查閱旅遊參考書,或者去大衛塔(the Tower of David),哪裏展示了一個金頂的模型,有一麵刨開可以看到內部結構和圖案。




(聖殿山上的金頂)





美麗的金頂披著一層神秘的麵紗。

哭牆



哭牆是猶太人最神聖的地方。她的官方名稱叫Western Wall (西牆),因為她是聖殿山西側的一麵殘留的牆。

根據猶太人信奉的聖經舊約,以色列是神的選民,神與他們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優越於其他各民族。在大約公元前900-1000,大衛和所羅門做王的以色列國鼎盛時期,聖殿在此建立,供神居住,史稱“第一聖殿”。但是幾百年後,公元前587年,巴比倫滅了以色列,聖殿被摧毀,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為奴隸。70年以後,波斯滅了巴比倫,猶太人被允許回歸以色列。他們回來後在原址上重建了聖殿,史稱“第二聖殿”。後來在公元前37-34以色列希律王時期,聖殿被大規模擴建。很快耶穌誕生,他在耶路撒冷傳道時,他的門徒指著聖殿讚歎,耶穌卻預言“將來日子到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果然在耶穌受難後,公元70年羅馬軍隊攻陷耶路撒冷,將城和聖殿完全摧毀,“西牆”就是那時殘留的殘垣斷壁,一直到今天。




從第二聖殿被毀以後,將近2000千年時間,猶太人就被迫分散到世界各地(聖經中有此預言),顛沛琉璃,遭受迫害,但是其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卻世代相傳,不僅沒有消失或同化,相反其民族獨立和國家重建的願望日益強烈。終於在二次大戰經受種族滅絕的迫害後,猶太人開始回歸巴勒斯坦,聯合國於1947年通過決議劃分了阿拉伯國和猶太國,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聖經中也有此預言)。



(
哭牆,聖殿山和金頂)

但是建國隻是猶太人2000年以來精神宿願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重新建立與神的關係,迎接他們的神再來,拯救以色列,並帶領他們征服這個世界。為此,猶太人必須重建聖殿,稱為“第三聖殿”。但是這談何容易。自從第二聖殿被毀的2000年來,耶路撒冷多數時期被阿拉伯和穆斯林控製,原聖殿的位置在公元688-691建起了金頂清真寺(Dome or Rock),至今被穆斯林視為他們的三大宗教聖地之一。任何觸動目前金頂清真寺的行為將被視為冒天下穆斯林之大不韙,勢必引發一場激烈的政治,宗教和種族的激烈衝突。雖然以色列以其武力優勢控製了耶路撒冷,但是當今的時代已經不再是武力主宰一切的時代。

哭牆一方麵承載著猶太人對他們古老猶太教和他們的神的信仰,以及以色列民族精神的寄托,更重要的,哭牆也寄托他們重建聖殿的願望,和暫時無法實現理想的失落情感。於是他們來到牆下,麵壁冥想,禱告,訴說,許願,甚至哭泣。來到哭牆的人有當地的猶太居民,還有眾多的遊客,有身著猶太教黑色禮服,表情嚴肅的成年人,還有成群的天真活潑的兒童,和剛入伍軍訓的士兵。這是一麵世間獨一無二的牆。
 




(耶路撒冷老城全景)

耶路撒冷還有無數的重要景點,像耶穌被捕前夜禱告的“客西馬尼園”,耶穌和門徒們最後晚餐的聖母安息教堂,耶穌背負十字架去刑場的“苦路Via Dolorosa”,希律王建的要塞“大衛塔”,大衛王城的遺址,等等,真可謂是一座曆史,宗教和文化的博物館。



(坐落在聖殿山的阿克薩清真寺)


(Jaffa門附近的城牆和大衛塔)


(耶穌和門徒最後的晚餐處)


(錫安山的聖母安息堂)


(聖母安息教堂)


(橄攬山的抹大拉瑪麗亞教堂)


(聖殿山上的穆斯林學校)


(猶太人教堂內部)


(老城內的商業街)


(典型的老城街巷)


(橄攬山附件的民居)


(橄攬山上的猶太人墓地)

這城是獨一無二的,這裏的民也是極富個性的,他們的信仰,衣著服飾,行為舉止都是一道道風景。

耶路撒冷是我到過的所有國家和城市中警察密度最高的城市,警察的裝備不是通常的警棍和手槍,而是高性能的各種自動武器。手持這些自動武器的警察有很多看似稚氣未脫的青年。他們給你帶來的是安全感還是不安全感呢?

我們有一次在穆斯林區迷了路,有個10歲模樣的男孩兒看出我們在找路就跟著我們,並熱情地給我們帶路,一路到找到為止。我們以為他是學雷鋒,可是沒想到他伸出手和我們要小費,於是形象大打折扣。梅隨手拿出幾個硬幣給了孩子,他就高興地跑了。我們就議論,覺得不可思議,這裏的孩子這麽小就會做生意。可是不一會兒我們看孩子又跑回來,我們想,壞了,可能是錢不夠。可是更不可思議的是發生了,這個孩子跑到我們麵前,將我們剛才給他的硬幣又還回幾個,顯然我們剛才給多了,他隻收取他該得的。梅接過硬幣,我們愣在哪裏,半天沒想明白。



(普洱節的猶太人)


(穆斯林姐妹們)


(年輕的以色列士兵)

就象一個鮮活的生命,這個城市將抽象的曆史進程和宗教的教義,用活生生的,觸手可及的物證展現給你,將支離破碎的片段和偏見進行修補,引發你的思考和判斷,原本的枯燥和平淡變得生機盎然。

耶路撒冷極具魔力,僅僅兩天半的相處,我就愛上了她。我愛她因為她有風景,美的讓人窒息和心碎。我愛她是因為她有故事,可以訴說幾千年。我愛她還因為她有信仰,可以虔誠地期盼那最終的救贖,和永遠的生命。

“夕陽下泛著金光,哦金色的耶路撒冷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片子好內容豐富。96年去過耶路撒冷,當時正值第一次自殺炸彈後三周。沒敢下車,隻叫的士繞城轉了一圈。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一直想去以色列看看,想去看看那個小小的,充滿活力與凝聚力的國家。看了你這篇介紹,我真有點迫不及待了。

對耶魯塞冷的“哭牆”,我心裏一直懷有一份遙遠的牽掛,曾在網友文章後寫道“耶魯塞冷有‘哭牆‘,華盛頓DC有‘哭牆‘,南京有‘哭牆‘,我們的心中也有一座‘哭牆‘。在‘天陰雨濕聲啾啾‘的夜晚,站在它前麵,我能夠聽到幽靈們嘶啞的哭聲。人說‘哭牆‘無淚,難道‘哭牆‘真的無淚嗎?”

你拍的“哭牆”與我以前看到的“哭牆”不一樣,我以前在別人攝影作品中看到的“哭牆”是沉鬱而陰冷的,而你拍的“哭牆”卻很陽光,很符合時代精神。有一本書叫《不糾結過去,不憂心未來》/by 加布裏埃爾?伯恩斯;作者告訴我們,不要糾結過去,要愛自己,愛生活。也是啊,到了該放下的年紀就應該放下。曆史的教訓值得牢記,但曆史的痛苦可以放下,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個人而言,否則我們的內心永遠不會有真正的peace。

一首叫《Put your past behind you》的詩,我蠻喜歡,拿來與大家分享。

《Put Your past behind you》by Anna Travers

A past left unresolved
Will eat you from within
To face the pain and anger
Where does one begin?

So hard to revisit
What the mind tries to conceal
So much pain and sorrow
Unsure of what to feel

Carrying old-time baggage
While residing in real time
Plastic smile firmly in place
Suggesting you’re doing fine

Listen to that inner core
That knows you at your best
As for those pulling you back
Show them no interest

You cannot change the past
The future you cannot predict
So all that mental torment
Just do away with it

No overnight transformation
Will make you change your ways
Just achieve the best you can
Until you see brighter days

For those in your past who hurt you
Clear them from your life and mind
Put that serves as a Memory
In the first box you find

Seal it well with masking tape
Put it into the outside bin
Where it can no longer be a hindrance
To the beautiful you within.

Now focus on your subconscious
It knows the real you
Enjoy your new found freedom
And to yourself continue to be true

有一天我會去拜訪耶魯塞冷的“哭牆”,我會輕輕地把雙手放在上麵對它說:“不要哭了,哭了這麽多年該有多累啊!該休息一下了吧。”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