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巔

海納百川,五湖四海皆兄弟
正文

腫瘤專家教你防癌招 菜不切細、少用塑料製品裝食物

(2015-04-07 22:47:13) 下一個

迄今為止,癌症仍是威脅人類生命的最凶險疾病。1978年,我開始踏入癌症研究領域,至今已有30多年。在我看來,癌症就像一粒種子,我們的身體就是土壤。種子能否發芽、長大,完全取決於土壤。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改善“土壤”,做好預防。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防癌要點基礎上,結合我自身的生活和臨床經驗,給大家總結出以下16個防癌建議。

  1.不吃發黴食物花生、大豆、米、麵粉發黴後,可產生黃曲黴素,這是一種強致癌物,可能導致肝癌、癌等。除此之外,發黴食物中還有雜色曲黴毒素、赭曲黴毒素等,它們都有較強的致癌作用。所以,最好別吃黴變食物。

  2.菜別切太碎,少吃熏製、醃製食物。熏製、醃製食物中,亞硝酸鹽含量較多,在人體內與胺類化合物作用會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導致亞硝胺最多的是醃菜,其次是幹鹹魚、紅腸、臘肉、火腿、熏肉等,蝦醬、鹹蛋、鹹魚等食物也不少。科學實驗證實,當亞硝酸鹽遇到兩倍的維生素C時,就不會在體內與胺作用生成亞硝胺。烹調時應減少食物中維生素C的損失,盡量做到新鮮食物越快吃完越好,別把食物切得太細,多用蒸煮的烹飪方式,少讓食物暴露在陽光下。

  3.少吃燒烤和油炸食物。美國西雅圖弗萊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學者發現,每周吃一次及以上炸薯條、炸雞、炸魚的人,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會高出37%。當魚、肉等食物用明火烤時,在400℃以上的高溫下,它們所含的蛋白質、氨基酸可能會分解產生多環芳香烴類致癌物,特別是烤焦的部分,一定要少吃。烤羊肉串時,脂肪在高溫下燃燒會產生“3,4-苯並芘”,這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最強烈的致癌物質之一,可能引起皮膚癌、食道癌、胃癌、肺癌等多種癌症。

  4.多吃新鮮蔬菜,少吃肉。有研究發現,約30%的男性腫瘤和60%的女性腫瘤發生與營養因素密切相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現,多吃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幾率。每日應至少吃4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最好包括紅、綠、黃、紫等不同顏色。每周紅肉攝入量應少於500克,否則可能加大胰腺癌、乳腺癌等患病風險。加工的肉類製品,如香腸等也要少吃。

  5.洗淨農殘。近20年來,癌症高發,我認為農藥是禍首之一,但誰也不知道自己吃的東西是不是被農藥汙染過,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農藥殘留。給大家介紹幾個方法:一是去皮,除去穀物外殼、水果果皮、根莖類蔬菜的外葉,可減少40%~90%的農藥殘留;二是用流水衝洗,在水中加點鹽能減少蔬果上砷的殘留;三是蔬菜多用水煮。

  6.少喝酒。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稱,無論是含有酒精的飲料,還是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隨著攝入量的增加,患口腔癌、食道癌的危險顯著升高。如果一定要喝,男性每天應不超2份(1份含酒精10~15克),女性別超過1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