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話說林彪

(2005-09-26 18:00:09) 下一個
話說林彪 毛偉人說林彪"你是個娃娃,你懂什麽?" 幾歲的娃娃是天真,可愛的;幾十歲的娃娃是弱智,低能的,不可愛了.不過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上,我對幾十歲的娃娃還是滿同情的,從來也不會歧視他什麽. 曾在網上看到一說,要寫好<聶傳>,先寫好<林傳>.意謂,聶榮臻一生的輝煌時期都與林彪有關,離開了林彪,聶榮臻就黯然失色了.哈哈...!看了這種本末倒置的娃娃奇談,真讓人忍俊不禁,笑掉大牙了!這跟葉群當年對人說的"林總把解放東北的功勞,一半讓給了羅帥."的婦人之見相類似.他們的意思很明白,羅,聶兩位是沾了林彪的光才獲平為元帥的. 捧此說的人們,為何就不想想,戰爭年代的林彪曾有過離開政委而自創的輝煌麽?試過獨當一麵麽?聶榮臻離開了林彪,就主持晉察冀軍區的工作,任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離開了林彪,也主持了山東軍區的工作.任一一五師政委兼代師長,為山東解放區黨,政,軍的最高領導人.這些都是跟林彪挨不上關係的.事實證明,沒有了林彪,他們也各自能成為獨當一麵的諸侯,各有各的精彩! 反觀林彪,戰爭年代就從沒離開過政委.因為林彪的所長就隻有打仗.按照聶榮臻的評價說,"在一些戰術問題上,他還是肯動腦筋的".注意,聶說的林彪隻是在戰術問題上,戰役指揮還行.戰略問題就不行了.像在長征路上鬧出的會理風波,走弓背路還是走弓弦路?在東北時,打錦州還是打長春?"戰錦方為大問題".解放後的抗美援朝還是不援朝?這些就是戰略問題了.而作為一個方麵大員,光懂戰術是遠遠不夠的.他還必須懂政治,掌握好黨的政策,懂得運用策略,發動群眾,建立和鞏固敵後根據地;懂得如何搞好統一戰線,團結友軍,對付共同的敵人,完成抗戰,解放祖國的偉大事業.試問林彪,曾開辟過一寸敵後根據地麽?這樣全方位的比較一下,林彪就顯得低能,目光短淺了.離開了政委,他就一事無成.這一點,毛偉人是很有知人之明的. 最顯然的一個例子就是,在平津戰役後,四野要南下了,羅榮桓病得嚴重,不能隨軍.按理說,那時候共產黨將得天下是誰也不懷疑的事了.有沒有政委隨軍,應不是什麽大問題.但在四野就不行,沒有了政委,中央就是不放心.為什麽呀?因為娃娃就必須有成年人帶著,少看管一陣就可能闖禍了.忙乎了一陣,最後找到了鄧子恢來當林彪的政委,四野才能南下. 戰爭年代的林彪,有兩個時期是離開政委的.第一個是在長征到達陝北以後,因在長征途中犯了政治上動搖,不服從命令等一係列的錯誤激怒了毛偉人,被調離了軍隊.出任紅軍大學校長.(還算安慰)這時候辦的紅軍大學,其真正意義應該是"紅軍大官學校",其學員最低的官階也是團級幹部.與其說是為了育人,倒不如說是為了安置多餘的幹部(因為沒多少兵)了.把他們集中起來休整,互相交流學習,總結經驗,(也帶有洗腦的功能)統一思想.這裏麵沒有固定的教官,來講課的都是中央級的領導同誌如:毛澤東,董必武,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等等.學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學習,討論.沒有紀錄說林彪曾給學員講過什麽象樣的課,這也是意料中的事.派一個"學習成績平平"(聶榮臻語)的娃娃出任校長,怎麽看都有點不倫不類的.這就跟文革時期那個,交白卷,上大學的一樣滑稽. 這時候的紅一軍團由原來的軍團參謀長左權代理軍團長,聶榮臻擔任政委.沒有了林彪,紅一軍團的工作更出色,聶左兩人合作愉快.1936年5月,為策應紅二,四方麵軍與紅一方麵軍大會師,聶左兩人率部在甘肅東部的曲子鎮,馬嶺殲敵2000餘人,並一舉攻克會寧縣城,實現了紅軍三大主力的大會師.接著,又指揮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各一部,在環縣山城堡采用攔頭,截尾,衝腰的戰術,殲滅前來進犯的胡宗南部第七十八師15000餘人.這一仗打的非常出色,被劉伯承稱之為"部署、作戰、細致周密的一個範例". 林彪看在眼裏,忌在心裏,但也無可奈何.因為他們兩人的水平比他高多了,是真正軍政俱備的帥才.這時的林彪形同失業,整日無所事事,坐立不安是可想而知的了.學校的日常工作有教育長羅瑞卿總管,他唯一的工作就是選美,最後看上了女學員張梅,就結婚了.這也算是當紅大校長的一大收獲吧! 在當紅大校長的時候,林彪有過這樣一件趣聞.這件事是羅瑞卿講的.他的女兒點點在《非凡的年代》一書中,首次披露了這件事:      紅大開始是設在瓦窯堡的.由於陝北紅軍和地方部隊沒有及時趕到,敵人突然襲擊了瓦窯堡.第二天,父親隨林彪到瓦窯堡的後山去觀察地形,看看我們有沒有收複瓦窯堡的可能。   襲擊瓦窯堡的敵人部隊大部分都是陝北人,是很熟悉地形的,他們隱蔽得很好。父親他們估計到這一點,在接近敵人的時候就很小心地棄馬步行。但是狡猾的敵人還是遠遠地發現了他們的行動。“劈劈啪啪”,一排冷槍打過來,父親大吃一驚。這倒不是因為敵人突然打槍,而是他看見林彪隨著槍聲仆倒在一塊大石頭的後麵。他想,糟了,一定是林彪負了傷。他就趕快向林彪靠攏。   他還沒有爬到林彪藏身的地方,忽然又聽見林彪在大聲地喊,那聲音又尖厲又淒涼,完全變了腔,又走了調。細心分辨,才聽出林彪喊的是“校長要馬呀,校長要馬呀……”這時候,父親還以為是林彪真負了傷,走不得路才大喊要馬。   可是,把馬牽過來,目標更大,更危險。父親拉著林彪往回走,幾個警衛員也聞聲趕來架著林彪往回撤。直到林彪爬上馬背,大家才明白他一點傷也沒有。 林彪在紅大,日夜想著歸隊.因為辦學校不是他的本行,不務正業的日子難過呀!但苦於沒有立功的表現能讓毛偉人回心轉意.當他聽到左權上調總部出任副總參謀長的消息,曾高興了一陣,以為這該是他歸隊的時候了吧?不料,毛偉人指派陳光,林彪長期潛在的競爭對手,代理紅一軍團的軍團長.這就更氣得他咬牙切齒,暴跳如雷了.經常無緣無故的發脾氣,直接,間接的影響了家庭生活的和諧,埋下了以後跟張梅女士離婚的伏筆.  林彪在紅大所做的一件好事就是逮捕了紅四方麵軍的幾個企圖鬧事的學員,許世友,洪學智,王建安等人.終於有機會向毛偉人表示了忠心,這才讓毛對他恢複以往的信任. 林彪第二次離開政委是在受傷以後,離開部隊,到蘇聯休養去了.這一去,就是幾年.(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到一九四二年二月)要不是希特勒快要打到莫斯科,他也許還要繼續休養下去.這幾年間,林彪最大的收獲大概就是結識了一個美麗的留學生,孫維世.他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來追求她的.可惜,他當時是個有婦之夫,不能如願.林彪回國的另一目的,就是為了離婚. 國難當頭,殺敵於疆場才是一個軍人的本分.如果當時的林彪還是受傷前的林彪,他一定會勇敢的投入抗日的戰場.但這時候的他變了,變得鬥誌全無,貪圖享受.旅蘇幾年,林彪養得白白胖胖,雄性勃勃,離婚後的他,很快的就落入了葉群的溫柔鄉,樂不思蜀了.林彪的身體變壞,就從跟葉群結婚開始,被這個索需無度的婆娘(黃永勝語)淘空了身體.而最終他的英名乃至生命,也栽在這婆娘的手裏. 左權犧牲了.彭德懷來電要求中央軍委另派參謀長,林彪是第二人選.第一人選是文韜武略的葉劍英,因為資深,又才華出眾,在國民黨高層和其他黨派的民主人士中很有威望,且能廣結人緣,是周恩來,董必武搞統戰,外交,以及領導國統區地下黨組織工作的好幫手.還擔負著給八路軍聯係軍餉,軍需的工作.後方的工作離不開他. 林彪呢?搞外交,統戰更不是他的所長,但他也跑重慶了.原以為有點知名度的他,能幫助八路軍聯係到一點軍需,軍餉的,誰知道大後方的軍民從上到下都對這個挨一槍,躺幾年的"名將"不怎麽感冒.查遍史料,沒有紀錄說哪一槍一彈,一分一毫是林彪從後方領回來的.他隻給自己帶回一些補藥和床上用品.見了蔣介石還鬧了笑話,竟然畢恭畢敬的叫蔣介石做校長,自貶身價.被蔣介石恥笑了,"哼!你們共產黨,還興這個?"當時的共產黨幹部,見了蔣介石皆統一口徑稱之為"蔣委員長"的.林彪的幼稚,可見一斑. 林彪從蘇聯回國後,既沒有回一一五師複職,也沒有填補左權留下的職位.一句話,在抗日的疆場上,再沒看到他的身影了.是不是畏戰?令人懷疑,空負了一個將軍的虛名.可惜呀!要論抗戰的功勞,很多後來的(五五年)上將都比他出色.不知林彪有沒有感到慚愧? 日寇投降.國共相爭,烽煙再起.毛偉人派林彪到東北,統十萬多雄兵,率兩萬多幹部,另加二十多位中央委員的輔助,又接受了蘇軍留下來的大批日軍武器裝備,天時,地理,人和齊備.原指望他能在短期內,創造出一番令人驚喜的景象的.可是他,由於養尊處優多年,上陣如同白癡,久久沒能進入角色,恢複狀態.先後被國軍的白崇禧,陳明仁打得丟盔卸甲,千裏潰逃,差點沒被打出國境.此乃中共建軍以來罕見的慘敗.今天看來,這也算是毛偉人的一個失誤了.要是當初另派他人如彭德懷,劉伯承,徐向前等其中一人到東北,也不至於吃這樣大的虧.東北的解放起碼可以提前一到兩年.這是眾多史評家的共識. 四野的起死回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力於羅榮桓,黃克誠等人的幫助,擴軍備武,剿匪,鞏固後方等一係列打仗以外的工作,全靠他們運籌帷幄,治軍有方.其他如搞土改,恢複工農業生產,恢複財經秩序等工作就有賴彭真,高崗等人的努力了.最為擁林黨徒們所津津樂道的遼沈戰役,其實也不像他們所吹噓的那樣輝煌. 這裏要說一個人,衛立煌,國民黨軍中唯一的,非黃埔係的五虎上將.戎馬一生,是一個從士兵到將軍,靠戰功,打出來的猛將,多次創造出輝煌.尤其是在抗日戰場上,無論是跟共產黨軍隊合作,還是跟美國軍隊合作,都有出色的表現,曾多次被美軍同仁推為中國軍隊的常勝將軍.徐向前元帥曾這樣說過,國民黨軍中的戰將就隻有衛立煌堪稱對手,其他的都不在話下.毛偉人也對衛立煌有過很多正麵的評價,對他的軍事才華十分欣賞. 當衛接替陳誠出掌東北剿匪總司令一職的時候.一下子就把林彪給震住了.猶疑再三,就是不敢打錦州.氣得毛偉人拍了桌子罵了娘,還虧了羅榮桓,劉亞樓等人的勸阻,糾正,抱著"為全局的利益著想,拚個魚死網破也值得"(羅榮桓語)想法,才讓林彪下定了決心,把錦州打下來. 眾所周知,衛立煌在東北無所作為,林彪費不太大的勁就把錦州打下來了.原來其中有一段緣故: 早在抗戰時期,衛立煌出任二戰區的司令長官,是國民黨軍中堅決主張聯共,溶共,抗日的主戰派,跟朱德,彭德懷等人私交很好.曾私下跟朱德提過加入共產黨的要求.朱德當時以時機不成熟為由婉言謝絕了.但朱在離開華北戰場的以前,曾私下留給了衛立煌一本電報密碼,囑咐他有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跟他聯係. 衛立煌本人曆來跟蔣介石的關係不太好,受黃埔係的排斥,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氣.出任東北剿匪總司令一職以來,跟蔣介石的用兵部署格格相違,還受顧足同的監督執行.就生了投共之心,處處消極自保.並給朱德發了電報,準備起義.誰知道其中的某一個環節出了差錯,朱德本人沒有接到電報,自然就沒有回電了.在衛立煌等朱回電的時候,共產黨方麵發布了懲辦戰犯的名單,其中衛立煌榜上有名.於是,衛也就心灰意冷,幹脆撒手不管了. 以上這段故事,曾由一個叫趙榮聲的共產黨員寫出來:<回憶衛立煌先生>,早在十幾年前就出版了.擁林的人讀書少,隻知道林彪表麵的風光,卻不知道這風光的背後隱藏著這段故事.這正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可以肯定說,要是當年朱德在東北,衛立煌就是另外的一個傅作義了. 平津戰役.最先提出要爭取和平解放北平的是羅榮桓.有文化的人提出來的見解就是不同,這跟毛偉人的目標是一致的.經過艱苦的談判,北平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頭功應該屬於羅榮桓.要依林彪的意思,管他古都不古都,"大炮響兮轟他娘"就是了.天津的解放,主要歸功於劉亞樓.當然,這其中也不能抹煞林彪的作用,他全場觀摩了這次精彩的演出.實事求是就是了. 在平津戰役的後期,林彪再一次表現出政治上的幼稚.事緣有一封信是毛偉人在談判期間寫給傅作義的,措辭十分強硬,有勒令投降,最後通牒的意思.讓前總指揮部的林,羅,聶等人根據談判的進展,酌情決定交(或不交)給傅作義.在傅作義接受條件,完全同意和平解放北平,部隊接受改編以後,羅,聶兩人都認為毛的信已經沒必要給傅作義了,因為這不利於安撫起義官兵.一旦傅作義這部搞不好,綏遠的董其武部也肯定搞不好的.但林彪卻一意孤行,堅持要把毛偉人的信交給傅作義.於是,羅,聶兩人就采取了折衷的辦法,讓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把信悄悄的放進傅作義的舊檔案宗卷裏麵,算是給了,但不讓他知道.可林彪還是不滿意,竟然在<人民日報>上公開發表了這封信,氣得傅作義異常激動,疑惑,以為共產黨不守信用了.於是馬上寫信給林彪等人表示願意承擔戰爭責任,接受懲罰.還直接寫信給毛偉人:"請指定時間,地點,戰犯傅作義立即投案!" 最後,毛偉人電令林彪要向傅作義將軍作出解釋.林彪隻好請聶榮臻,葉劍英一起出麵,宴請傅作義,並作了一番解釋,才算平息了這場風波. 之後,又鬧出了一場笑話.事緣傅作義為了表示友好,就主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歡迎林彪司令員,並請他跟眾起義(師以上)將領見見麵,聯絡感情.規定部下赴宴時不許帶隨從,武器.林彪答應出席的.但到了那天下午,傅部眾將官準備就緒,從二時等到四時,卻突然接到通知"林司令員因病不能出席宴會,請大家回家吃飯吧!"嘿嘿..!言而無信的林彪,大概是被嚇得大小失禁,臥床不起了.又要麻煩葉劍英出麵替他解釋.唉!這個娃娃...... 從前有史家評說劉邦,世無英雄,致使豎子成名!與林彪同時的英雄多了.但林彪在東北的成名,不是因為他有什麽過人之處,而是由於毛偉人對他的特別關顧,寵信,給他提供了一切條件,機會,幫助和指導.有過人之處的是毛偉人.為何毛偉人對他特別眷顧?一言以蔽之,不招毛忌是庸才.黨內軍中比林彪強的人太多了,他們要文化有文化;要才華有才華;要資本有資本;要實力有實力.如朱德,彭德懷,劉伯承,徐向前等人,他們都是文武雙修,智勇兼備,全方位的強者,又是為人忠厚,品格高尚,沒有政治野心的長者.於是他們,都被毛偉人一一的分拆,冷凍,架空,雪藏了.唯獨林彪,一個"學習成績平平,政治上也不活躍",沒什麽資本,更沒有實力,卻又好大喜功,有奶便是娘,戰場以外的事一竅不通的娃娃,隻要派個政委在身旁監督,就能為我所用,何樂而不為? 文章寫到這裏,需要回應開頭.羅,聶兩人是不是沾了林彪的光才獲授元帥銜的?他們該不該?配不配授元帥銜? 我是個愛喝茶的人,知道有一種茶葉叫"猴子摘".據說這種茶葉生長的地方是懸崖峭壁,人蹤難至,采摘必須由猴子來代勞.但是猴子的本能就隻會爬山攀樹,不會動腦,不知農時季節,采摘了以後也不會分品種好壞的.這就必須由農夫來做事前訓練,過程監督,事後加工的工作了.茶葉豐收了,猴子固然是有功,該給予賞賜.但誰又能說,農夫的功勞不大?不該賞賜? 羅,聶兩位當的就是農夫的角色,他們的元帥銜是受之無愧的.就連當了幾天"農夫"的鄧子恢也當了個副總理,享受大將級的待遇呢! 南海人 二○○四年十月十一日星期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