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援朝的最佳統帥―――彭德懷!

(2005-09-26 17:56:01) 下一個
援朝的最佳統帥―――彭德懷! 五十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共和國剛剛誕生的年代,是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歲月,是在美帝國主義不顧中國人民的一再警告,悍然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武裝幹涉中國人民準備解放台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時候發生的.在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無私奉獻,大力支持下,在雄才大略,勇猛果敢,一往無前的彭德懷元帥的卓越指揮下,我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誌願軍,以低劣的裝備,經過五次大戰役,曆時近三年,終於把武裝到牙齒,擁有當時世界上最現代化,最強大軍事裝備,最不可一世的美國軍隊打得乖乖的坐下來談判,並最終簽了城下之盟.以強有力的事實,印證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的開國宣言: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回顧抗美援朝,自然離不開回顧誌願軍的統帥.是誰帶領的子弟兵,打出我國威,軍威,一掃百年國恥,讓世界各民族對我中華民族刮目相看?近來有網友在回顧抗美援朝的時候,喜歡拿彭德懷跟其他的將帥做一番比較,其中,提到較多的候選人是林彪和粟裕,因為他們都曾被毛澤東提名掛帥,卻都因為不同的原因沒有成行.誰是最佳的援朝統帥?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換了另外的人掛帥,會不會打得更好?本文嚐試就此做出一些比較. 說到選帥帶兵,關乎於毛澤東的用人之道.依在下對黨史,軍史研讀多年的體會所得:首先看,朱德總司令,德高望重,因其早年的輝煌,使他曾以朱毛齊名,並肩於黨內,軍內.為了"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的突出毛個人,朱總司令是一個不能再帶兵,立功的司令了,早在抗戰的中後期已被逐步架空,當了個掛名的總司令.有一個事例是很可以說明問題的,在總司令撤離延安,到了晉察冀解放區的時候,恰逢聶榮臻所部在山西打得不是很好.於是,總司令就躍躍欲試,想親臨前線,施展抱負,"教導他們打幾個勝仗."但不幸被中央知道了,幾乎是每日一電報的敦促聶榮臻,楊,羅,耿等人,千萬不能讓總司令親臨前線,要他們"絕對照顧,保證總司令的安全".結果是,總司令拗不過中央,隻好退出.到了解放初期,朱總司令實際上已脫離了軍隊多年,掛帥援朝的肯定不會是他. 劉伯承,早年威名遠播.因在江西蘇區時的寧都會議上,投了反毛的一票,令毛失去了權勢和地位,欠了毛一筆.毛對他是很不放心的.雖然重用,但不放手.劉也自知之,曆來有事都是由政委向中央反映,自覺地,盡量避免與毛打交道.到了解放戰爭的後期,在進軍大西南的時候,劉鄧大軍一路勢如劈竹,眼看成都唾手可得,卻突然收到毛的電報,命令停止進軍,讓賀龍的部隊,不放一槍的,舉行了軍隊的成都入城式.聰明人即時心領神會,深知功高震主,容易惹禍上身,馬上辭去身兼各職,專心辦學校去了.若是要他帶兵援朝,恐怕又得派鄧小平做政委(監軍)跟隨才行. 賀龍,曆來"匪名遠播",打大仗不行,嘯聚山林是他的本行.舊社會的三教九流,旁門左道,幫會社團的東西,就數他知道的最多.在大西南山區剿匪,正好派上了用場.旁邊配個鄧小平,即可保萬無一失.陳毅,打仗比賀龍強不了多少,但勝在有文化,懂政治,有戰略眼光,外交,統戰有一手.他還是元帥中較有"資味"的,派他去上海,跟資產階級打交道就正好.要是把他和賀龍的角色倒轉,恐怕,兩邊的工作都不會出色. 徐向前,打太原時就已因病躺倒,需要彭德懷接任指揮,當時已去了蘇聯療養.再說,他不是毛的嫡係,毛未必放心讓他指揮幾十萬至上百萬的部隊,讓他指揮四野,也未必壓得住陣腳.聶榮臻,守山元帥,衝鋒陷陣,不是他的長處,時任北京的衛戍司令,兼代總參謀長.羅榮桓,政治元帥,監軍的角色,四野南下時就病得不能隨行了,當時是軍委總政治部主任.葉劍英,做了一輩子的高參,戰場經驗不足,本身也沒有直係部隊,恐怕很難號令三軍,當時南下廣東主政去了. 再來看看粟裕,當時他是病了.而且很嚴重,隻得請假.但在今天看來,即便他當時沒病,恐怕也不是最佳的人選.因為他在軍隊中的資曆,威望不夠,在三野時還要借陳毅來撐腰,才能發號施令.到了四野,恐怕連陳毅的話也沒人聽了.還有一點就是,粟裕長期在江南水鄉活動,東北(還有朝鮮)的環境,對他來說,怕有水土不服之嫌吧? 現在輪到說林彪.人所共知,毛澤東本來點他的將,因他是四野的直接首長,又在東北經營了多年,人貌,地貌都熟識.但是他得了"恐美症",因畏戰而裝病,不願掛帥."人家美軍有飛機,大炮.坦克車,一個團的火炮就比我們一個軍的要多,怎麽打呀?"但是他忘了,中共的軍隊,從來就習慣以劣勢裝備打敗強敵的.看到他熊了,毛澤東隻好搬出"鎮山之寶",派出本不想再讓他立功的彭德懷去了. 依鄙人所見,就算當時林彪願意去,他也不會是最佳的人選.因為,以林彪當時的資曆,威望雖然不差,但是他的能力有限,不能照顧全局.如果派林彪掛帥,那就必須派羅榮桓或聶榮臻當政委跟隨才行.林彪的所長是在戰役布置,戰術研究方麵,其他如後勤,政工,外交等方麵,他就是個外行,戰略眼光也比不上聶榮臻,羅榮桓,更不能望彭德懷的項背.例如,在東北打錦州一仗,本來就是全局中的關鍵,但他看不到這點,隻就自己眼前的處境看問題,猶疑了很久,幾乎貽誤戰機,影響全局.若非毛的嚴詞譴責,羅榮桓,劉亞樓等人的提醒,糾正,他是要犯大錯誤的.又如,在打錦州的同期,就粟部過江不過江的問題上,毛澤東舉棋不定,先後詢問了彭德懷,聶榮臻,他們兩人都交上了滿分的答卷:此時粟部,以不過江為宜.有力的支持了粟裕的意見,使得毛最終同意了粟裕的主張,暫時留在江北,多打幾個大勝仗.為何不問林彪?很簡單,問了也是白問,不如不問."你是個娃娃,你懂什麽?"實際上,林彪一輩子都是個娃娃,離開了政委,他就會犯大錯誤的.這一點,待有時間再另文敘述. 曆史不能假設,事實已經證明,彭德懷是援朝的最佳統帥.無論在資曆,威望,才華,工作作風,人格魅力等各方麵,都堪稱楷模,令三軍敬畏. 首先看,彭德懷的工作作風,曆來就是雷厲風行,堅決果斷,不畏困難的.從通知開會,到領命掛帥,前後不過一周.(一九五零年十月四日午,從西安坐飛機到北京開會,十月八日,軍委命令正式下達)這出色的職業軍人表現是那個"娃娃"所沒有的.相比之下,就難怪朱德總司令高興得脫口而出:"還是老彭靠得住!" 在出兵援朝與否的問題上,彭德懷和毛澤東的看法高度一致,再次證明了彭德懷的戰略眼光遠大.他在給部隊師以上幹部作戰前動員報告的時候說: "美帝國主義正以七個師向朝鮮革命政府和人民進行瘋狂的侵略,現已越過三八線.敵人正用一切力量,繼續向北推進,目前朝鮮的戰局是很嚴重的." "中央經過反複討論和慎重考慮,認為"不能置之不理".就是說,我們要積極支援朝鮮人民反抗侵略者,幫助他們爭取獨立自由和解放.我認為中央這種決策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正確的" "目前有兩種看法:一是主張不出兵......,另一種是主張積極出兵援助朝鮮,因為我們準備不夠,敵人的準備也是不夠的.特別是美帝國主義準備不夠.這後一種的看法就是我們黨中央的看法." "過三五年以後再打,讓我們鬆一口氣好不好?當然好!但是三五年以後還是要打的.短短的三五年,我們的陸軍,空軍的裝備不可能得到特別的改善,海軍更談不上.而敵人則可能裝備到更多的部隊.那時打起來就更不容易,困難更大.所以,遲打不如早打為好!" "......我們必須搶時間,中央派我到這裏來,也是三天前才倉促決定的...各軍必須在十天內做好一切出國作戰準備!" 以上這篇不帶講稿,也沒看"紅寶書"的動員演說,無論從軍事戰略,政治現實,敵我雙方態勢,以及時局前瞻等各方麵看,都可以說是言簡義駭,高屋建瓴之佳作.職業政治委員,也不過如此.其演說者的立場,胸中韜略,政治水平,工作作風都不是那個靠走後門考黃埔的"娃娃"所能有的. 鄧華說:"彭總,您來了,我就放心了." 洪學智說"彭總,有您掛帥,我們勝利就在握了." 才下部隊,就已深得全軍的信任和擁戴,這殊榮,又豈是那個挨一槍,躺幾年的"抗日名將"所配有的? 看彭總,雷厲風行,身先士卒,隻帶一輛吉普車,一輛電台車就過江了.彭德懷是第一批過江援潮的誌願軍指揮員.看彭總,靈活機動,果斷地因應敵情變化,改變軍委原定的作戰部署,"以令人震驚的突然性"創造了第一次戰役的輝煌.這種大智大勇的大將風範,這個被日軍教科書稱作典範的遭遇戰,又豈是"聞美色變的娃娃"所能創造的? 如果說,以上發生的屬於彭德懷的主觀表現出色,那接下來發生的,一係列客觀事實,又可以充分的證明了彭德懷超人的智慧和特殊的工作作風,是能人所不能的. 看彭總,在第一次戰役後的總結大會上,對沒有完成任務的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罵娘,拍桌子.給予嚴厲的口頭警告,還揚言要"斬馬謖"以嚴肅軍紀.令三軍震撼肅然.此舉,怕不是年輕的粟大將能做的出來吧? 看彭總,受中朝兩國元首的推薦和任命,出任中朝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當他看到有人把他的照片跟金日成的照片並排掛在牆上的時候,立發雷霆之怒,嚴令部下馬上把他的照片從牆上取下來,不許搞對他本人的個人崇拜!這謙虛謹慎,自知之明的樸素品格,跟那個曆來自高自大,慣於自吹自擂的"娃娃"相比,就不難看出兩者間的天壤之別.凡四野老人都知道,早在東北的時候,那"娃娃"就借練兵之際,搞出許多"娃娃的神槍手","娃娃的投彈手"等名堂,在軍中大搞對其個人的崇拜.這當中,劉亞樓是功不可抹的. 看彭總,當他看到前方將士在饑寒交迫的困境中與強敵浴血奮戰的時候,即感同身受,心急如焚的坐飛機回國求援,中途謝絕進侯機樓休息的邀請,空著肚子,站在飛機旁邊等加油,既畢.即轉飛北京,直闖毛的寢室,要他起來聽軍情匯報.這愛兵如子,公而忘私的厚德,就不是那個"崽賣爺田不知疼"的"娃娃"能表現出來的.四野的老人都知道,當年四平一戰,我軍傷亡慘重,就因為那"娃娃"麵對強敵和不利態勢,無動於衷所導致的.氣得黃克誠大將拍了桌子. 看彭總,在中南海裏的居仁堂,麵對著眾多中央大員,各路諸侯,拍案怒斥那些互相推諉扯皮的臭官僚,呼籲他們上前線看看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是在怎樣的一種條件下苦戰苦鬥的,要他們拿出實際行動來支援抗美援朝.試問在共和國的內閣裏,有幾人能作此舉?敢作此舉?這裏,就甭提那個"娃娃"了,他隻知道"主席畫圈,我畫圈;主席同意,我同意.",主席睡覺,他也一定睡覺去了. 看彭總,在勝利之中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及時下達停止追擊的命令.頂住了那個什麽大使"垃圾夥夫"對他的"右傾"指責,使得美軍誘我深入,然後聚殲的陰謀破了產.這種敢作敢為的主人翁態度,就不是那個崇洋的"娃娃"能有的.紅一軍團的老人都沒有忘記,當年那個"娃娃"為了討好洋顧問,曾編寫了一本<短促突擊>的小冊子.不但文理不通,在實踐中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難怪毛澤東在禦筆親書"惟我彭大將軍"詩贈豪傑的同時,也金口欽點了"不懂事的娃娃"的小名. 接下來,更多的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論.幾個蒼蠅,老是揪住彭總愛罵人的缺點來做文章,整天嗡嗡的叫,往他身上潑髒水.TMD!不罵人的將軍是沒有的.打人是軍閥作風,罵人是職業本能.我們敬愛的彭總,早在平江起義以前,就在所部率先廢除了打罵士兵,克扣軍餉的軍閥作風.實行部內財政公開,官兵平等的養兵,練兵新方法.正因如此,才能在平江起義的時候,一呼千喏.修養到爐火純青的如朱總司令,劉伯承元帥也曾罵過人.有什麽大驚小怪的嗎?"慈不掌兵",就看你罵得合理不合理了.必要的時候,還要"斬馬謖"呢! 最後草成幾句作結束語,聊表對彭總的敬意: 功高德厚殊勳, 壯誌雄心淩雲. 從來衝鋒陷陣, 總有彭大將軍! 二○○四年八月十五日星期日 南海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