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剛到美國時,找工作還是蠻難的。克林頓的精力沒用對地方,美國經濟的好轉並不是他的功勞,隻是他的運氣好而已。博士後是許多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留學生的出路,對我來說,也是適應新環境、提高語言能力的過渡時期。帶著對未來迷茫不可知的消極態度,又一次告別妻子,飛越半個美國,來到密西西比河上遊的明州雙城做博士後。
美國大學一般不承認法國的三階段博士等同於PhD,那時的法國國家博士(Doctorat National)又略高於PhD。憑心而論,我所注冊的三階段博士對畢業要求確實比PhD低一些,記得我的畢業論文長度也就是美國通常PhD論文長度的一半,又多救活了幾棵樹。我的簡曆上寫博士學位,一般沒有人跟我較真兒。後來在美國換了多次工作,也沒人care我畢業於什麽學校、拿過什麽學位。所以我對女兒上不上藤校並不是特別上心,隻要孩子喜歡那個學校環境就好。
我的老板比我大不了幾歲,麵試前有人特別提醒我兩條,一是和他吃飯時一定不要把餐巾揉成一團,其實不用提醒,我從來都把用過的餐巾紙放得整整齊齊;第二條,凡是他懂的我最好什麽都不懂,凡是他不懂的我一定要懂得非常多,概括起來又成了“兩個凡是”。老板根本不管我有沒有PhD,隻是在想offer壓低到多少錢我還能接受,而我心裏想的是我的專業背景和人家一點不搭杠,人家會要我嗎,所以麻杆兒打狼、兩頭害怕。
一拍即合後,我的F2身份很快就變成了H1B。住在校園邊上的DinkyTown,我的housemate很友好,他一年中隻工作半年,general contractor,屬於賣力氣的藍領,我們經常在一起做飯,從他那裏學到不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老兄說不想多掙錢,自由自在就好,結果單身到老。大概明州的半年冬天、半年夏天的氣候對那裏人的生活觀念有很大影響。
到了97年,美國經濟明顯改善,人找工作逐漸變成了工作找人。我很喜歡明州的生活,盡管雪地裏開車很難控製。如果不是老板明確表示不再繼續雇傭,我也許不會離開那裏。博士後的兩年中,女兒出生在密西西比河岸邊的 Riverview醫院,妻子受洗重生在密西西比河夏季的湍流中。生命的河水也推動著我一直向前,不能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