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股評論:下次金融危機美元製造 (ZT)

(2015-05-11 03:41:58) 下一個
2015年05月08日 02:54  新浪財經   
導讀:財經撰稿人達斯(SATYAJIT DAS)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自美國聯儲開始量化寬鬆以來,這個世界已經習慣了美元流動性的極度充足,但現在聯儲已不再額外提供流動性,甚至可能收緊,盡管歐洲和日本央行在進行量化寬鬆,卻無法提供美元,而這就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機埋下了伏筆。

以下即達斯的評論文章全文:

從2009年開始,全球金融市場最關鍵的驅動因素就是流動性。由於各大央行紛紛進行通貨再膨脹的努力,所有的資產價格都受到了影響。根據估算,80%的股價其實都是量化寬鬆政策這樣或者那樣影響的支持的產物。眼下,單單要維持既有的資產價格水平,每個季度就需要大約2000億美元到2500億美元的新增流動性。

問題在於,我們的世界正在進入一個主流央行政策開始分道揚鑣的時期。無論是市場還是資產價格,自然都逃不掉相應的變化。

美國央行已經在改弦更張了,他們停止了對政府債券和抵押債券的購買——要知道,在高峰期,這量化寬鬆計劃曾經每年為市場提供超過1萬億美元新資金。盡管聯儲已經不再進行新的購買活動,但是他們也並沒有計劃賣掉自己持有的大約4萬億美元證券。他們按照既定方針,還會將抵押證券償付的本金用於相同產品的再投資,國債到期後也是一樣。

不必說,他們繼續保持著自己投資組合的驚人規模,同時也不急於提升官方利率,這自然有助於金融環境繼續保持寬鬆。可是,關鍵在於,聯儲也不會再額外提供大量流動性了。

許多人都認為,美國聯儲退出量化寬鬆隊列並不可怕,因為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將填上他們留下的缺口。

根據歐洲央行的計劃,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將在未來十八個月時間內膨脹至超過1萬億美元,而具體的做法包括購買政府債券、資產抵押債券和銀行貸款等。與此同時,根據當前的計劃,日本央行也準備以每年7000億美元以上的規模購買日本政府債券。這樣的年購債額度相當於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16%,因此從相對角度說來,他們的計劃規模還要超過美國聯儲。

合計起來,按照當前的速度,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到2016年底將至少增大2萬5000億美元,而2008年以來,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增大幅度為3萬6000億美元,因此可以說日本與歐洲兩家的量化寬鬆之和在規模上還是可以和美國相提並論的。

中國人民銀行是個巨大的變數,他們現在也在放鬆貨幣供應。不過,這也可能不必過度解讀,隻是他們的一種應激反應而已——由於中國對影子銀行係統加強了控製,導致流動性突然收緊。

問題在於,不同的流動性計劃之間是存在差別的。美國聯儲和日本央行的主要購買目標是政府債券。歐洲央行也對銀行放款。中國央行幾乎完全是通過銀行係統采取動作。

不過,最最至關重要的差別還不是上述這些,而是無論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還是中國央行,都不能直接向全球市場提供至關重要的美元。

美元流動性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由幾個因素決定的。首先,美元依然是最重要的全球儲備貨幣。美國債券市場總規模大約60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比歐洲和日本加在一起還大。其次,美元扮演了一個關鍵性的基準角色,一係列貨幣都正式或者非正式地與美元掛鉤。美國的利率直接影響到全球眾多資產價格的確定。最後,各國以外國貨幣形式進行的舉債,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的舉債,其大部分都是美元債務。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截至2014年9月底,美國之外的非銀行借款方的美元債務總計為9萬2000億美元,其中46%是債券,54%是銀行貸款。這一數字較之2009年底增長了超過50%。新興市場債務方總計以外國貨幣借款5萬7000億美元,其中2萬6000億美元為債券,3萬1000億美元為銀行貸款。這些債務當中大約75%到80%都是美元債務。

中國銀行(4.49, 0.06, 1.35%)和企業的跨國舉債總規模已經達到了1萬1000億美元,其中大多是美元債務。巴西的境外舉債為4500億美元,墨西哥3800億美元,俄羅斯超過7000億美元。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債務當中到底有多少擁有針對匯率風險的對衝機製。

可獲得的美元流動性收緊,美元匯率走高,以及美國如預計的那樣加息,這些都會使得前述那些債務國遭受損失。不必說,那些過度舉債的國家想要還本付息,難度將大大增加,而這就可能引發一場新的金融危機。目前,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國內的局麵都不容樂觀,而這顯然會將風險進一步放大。


大宗商品價格的低迷也會使得問題複雜化。商品出口國用來償還債務的美元收入會因此減少,這就會使得他們在匯率波動麵前變得更加脆弱。

全球美元流動性也會縮減。自第一次石油危機以來,來自石油出口國的過剩盈餘,即所謂石油美元的再循環,一直都是全球資本流動當中的一個主要構成部分。低價格長期保持,就會削減大家能夠得到的流動性,推高美元價格,增大利息成本,以及影響舉債者獲得急需的美元的能力。比如,在2015年的最初幾個月當中,沙特阿拉伯那龐大的外匯儲備就縮水了5%,而這史無前例的一幕正是同期流動性緊縮最好的證明。

令人恐懼的是,當前的局麵和1997年至1998年頗為相似,當時,商品,尤其是石油價格的下跌,美元的強勢,美國利率的走高,新興市場債務負擔的沉重,以及其國內的疲軟最終造成了一係列災難性的結果:亞洲貨幣危機、俄羅斯違約,還有對衝基金長期資產管理公司的崩潰。現在,和當時一樣,全球金融穩定性和資產價格麵前的風險正在急速膨脹。(子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