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我的經曆

享受別人的存在而帶來的快樂
正文

陳老師和姥姥

(2016-01-17 21:49:33) 下一個

昨天給陳老師打電話, 她聲音還是很甜美, 說話邏輯也都很清晰, 隻是她會重複問一些問題, 提醒我她尚在老年記憶衰退的陰影中。她提醒我, 要趁記憶力還好的時候, 把自己的生活經曆寫下來。 不然象她那樣, 工作的時候總想退休後再寫, 退休後又鬆弛下來不動筆, 現在想寫也寫不了了, 因為過去的經曆隻能想起大概的輪廓, 沒辦法寫了。姥姥, 陳老師的媽媽, 已經九十六歲, 這些年一直在協和醫院高幹病房住著, 也已經完全癡呆, 認不出人了。

所以我勉為其難地, 把過去的生活記下來吧。就先記下陳老師和她介紹給我的那些燦若星漢的名字。。。。

姥姥,原名陳元, 出生於1920年第一天。據她和我講, 她高中時上的是教會學校, 和段祺瑞的孫女是同班同學。陳老師告訴我, 姥姥的一個老師叫孫啟孟, 給她革命的啟蒙, 因此在參加地下革命工作時, 她給自己一個名字: 孟啟予。這個名字伴隨了她一生。

在姥姥自己寫的回憶錄中, 她革命生涯中影響最大的人就是周恩來總理。 她當然和那些年的熱血青年一樣, 追隨革命的熱潮, 投奔延安。 她是延安的第一代女播音員。 由此, 她的名字就和新中國的廣播電視史聯係在一起了。

也是在延安, 由賀綠汀做媒,她 和周總理邀請來到延安的小提琴家結婚。但是她寫的回憶錄看, 婚姻生活並不很幸福。 陳老師就出生在延安, 小名叫九九。 小孩子在延安挨著餓, 總說“肉肉, 肉肉”。 據姥姥說, 這是陳老師最早說的話。 父親早逝, 陳老師對他沒有深刻的印象, 姓也跟著姥姥, 叫陳蓮。 這個名字, 雖然不象孟啟予那樣顯赫, 但是在中國的廣播文藝史上, 也是值得一提的一個名字,我會寫下來。

在我認識陳老師, 即而認識她的家人的時候, 陳老師49歲, 姥姥71歲。 我在電話裏和陳老師說-- 那年我們認識的時候,  一天早上在辦公室裏您打開報紙, 很驚訝地說,“ 三毛去世了?” 您說三毛和您一個年紀。您還記得嗎?-- 當然她已經不記得了。 我又想起王洛賓, 當年陳老師知道王洛賓到北京, 她特地告訴我他下榻的地方, 讓我得以在張自忠路的一個宅子裏, 能和王洛賓做一個小時一對一的訪問。 這位民歌歌王告訴我他的信仰支撐著他苦難的一生--我不知道有多少記者能親自聽到他這麽講, 因為我在所有的報道中, 都沒有見到這方麵的痕跡。

還有蔡誌忠, 淩峰, 趙無極, 王安,鄧林, 錢學森, 蔣英, 朱曉玫, 劉迅。。。。這些名字陸陸續續進入我的耳朵, 都由著陳老師個人的渠道而來, 並早在媒體的披露之前。 她, 實際上為我打開了極大的精神的視野。 我感激她, 感激我們的緣分。 因為, 陳老師是我大學畢業實習時的老師, 有多少人有幸能在大學之後還有一位能從各方麵指點自己, 幫助自己提升的老師呢?隨著我年歲的增大, 我們更象朋友一樣聊天談話了。有師如此, 我何其幸也! ( 為我的老師們致敬, 我從小到大都碰到好老師, 慢慢地也要寫下他們-- 為了自己不忘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