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涉及的所有人物經曆、思想觀點、時代背景、知識信息均為小說劇情需要而虛構,請勿從現實的角度去理解,轉載需征得作者同意,謝謝。
本作者不保證您讀的時候,是否會感到劇情發展較為緩慢,描述有點細膩,框架有些簡單,或許還有一絲沉悶。唯一可以保證的是,後麵的章節比前麵的好看!
第一章
如果你問一個上海男青年,漂亮的外地姑娘和容貌尚可的本地姑娘,其它條件相當,不考慮性格因素的話,選哪個?他們嘴上可能說,隻要感情好,哪裏的無所謂呀。
其實不然。
找個外地人,就算你不在乎,你父母不在乎嗎?漂亮有什麽用?生活習慣和想法到底不同,而且,說出去人家怎麽看?“小夥子人蠻好額呀,尋個了外地寧,大概總歸哪地方有毛病咯。”
若欣要是能看清這個,她那天準備去顧昊家時,就不會那麽憂心穿什麽了。因為無論穿什麽,都改變不了事情的本質。
其實她在上海讀書四年,工作三年,人情世故已然懂得不少。她還是有僥幸心理吧。就好像五百強公司的部門經理職位讓你去麵試,十對一的那種群體麵試,明知希望渺茫,還是要拚力一試的,打扮得好一點,肯定沒錯。
何況,顧昊和她感情那麽深?
若欣皮膚白淨、五官漂亮。她還有個逆天的優點:身材極苗條,胸部極挺拔。辦公室的女同事們常常毫不掩飾她們的羨慕嫉妒,有些還會咬牙切齒地說:“你怎麽長的?!我恨不得捏你兩下。” 現在的OFFICE LADY都很活潑開朗,做事風風火火,說話麻麻辣辣。
雖然是外地人,在外企,大家不是說普通話就是英語或日語,地域概念已經很弱了,所以若欣和上下同事打成一片,融入得很好。
當然,上天也不會那麽偏愛。若欣有個她自己認為的致命傷----個子矮。其實她身高過一米六,在老家還算是高的,但上海女孩普遍高,一米六八的長相一般的女同事打扮好了就能給人驚豔感。她不行。再怎麽努力打扮,無非甜美清麗,但氣場不夠強大。
她最終選了一條優雅得體的深色連衣裙,上有簡略的幾何圖案,配上精致的白金項鏈,穿上十公分高的鞋子,頭發巧妙地盤起來,劉海斜梳,既顯出幾分高貴,又不失青春。
若欣對自己的形象很滿意。
那邊顧昊的媽媽李主任也在精心裝扮自己和他們的家。丈夫在她的安排下已經收拾得挺括精神。巧的是,李主任走的也是既高貴又不老氣的路線。
準婆媳見麵,講的是第一眼從氣勢上把對方比下去。
顧昊家在四川北路盡頭的地方,緊鄰魯迅公園,鬧中取靜,梧桐成蔭,冬暖夏涼。房子樓層不高,暗色紅磚和石質外牆裝飾讓整個小區顯得古樸低調,而路邊停的各式豪華車又彰顯了這裏住戶的不平凡。是的,顧家便是眾多優越的上海中產階級的一員。他父親是大型國企老總,母親是工行信貸辦主任,他是獨子,交大畢業,目前在讀非全日製碩士。
這麽看來,若欣再怎麽表現,閱人無數的兩位長輩也定能將她看得透透的。
虹口區尚且算上隻角吧。在筆者對此還不太確定的時候,李主任早就認定了自己的上隻角地位,不僅是地理上的,還有心理上的。
說到未婚小姑娘,不僅外地的和上海的不同,郊區的、楊浦的、閔行的和真正的上隻角,具體等級也各不相同。徐匯區也算不上真正的上隻角,“徐家匯以前是一片芝麻地呢。”
當然這個分級是在人們心中的譜上,沒有文字記載。時代不同了,浦東發展得老好咯,浦西老太太說起某某某在陸家嘴花園買了四室兩廳,也是真心羨慕的。
顧昊在若欣住的單位集體宿舍樓下等她。相識相愛兩年,這是第一次正式拜訪父母。
“若欣,我和你說過多少次了啊,穿什麽不要緊的。我父母雖然看起來嚴肅,其實心很好的,他們就是看看你這個人。你這麽善良可愛,老人都會喜歡你的。你公司同事,包括那些年紀大的上海同事,不是都很喜歡你嗎?” 他來接她之前,在電話裏說。
若欣回答道:“那是看在我工作表現好的份上好吧。他們心裏想什麽,誰知道。再說,同事關係和親情關係,區別大了。”
若欣的工作無疑是出色的。他們這種外地考過來的,勤奮謙虛,雖然上海話不行,英語日語等實力突出,無形中給上海土著帶來了危機感。
在兩周前說好去見準公婆時,若欣就開始緊張,顧昊怎麽勸都沒用。
終於,她下樓了。秀發如雲,紅唇鋯齒,明眸善睞,婷婷玉立。顧昊認識她這麽久,知道她漂亮,但那次還是有驚豔和狂喜感。他頓生強烈的愛意,心想:無論爸媽怎麽說,我都認定她了,不是圖她好看,真的。因為她那麽真誠,善良,聰明。
按顧家門鈴的時候,他們等了有幾分鍾之久,這加深了若欣剛強壓下去的緊張。
半響,笑容可掬的李主任開了門:“你們來了?勿好意思,剛才在廚房忙。”
他們不知道這是李主任的一個小伎倆。開門太積極了,等不及似的,算什麽?
顧父顧母在工作上曆來都是受人求,還真習慣了敲門聲或電話鈴聲響半天不應答,裝都不用裝的。
似乎這樣的見麵,不是男方求娶,而是女方求嫁。
見到若欣的容貌,李主任還是有幾分歡喜的。誰和美有仇呢?
若欣那天要是表現鎮定自若,談吐舉止隨意,說不定慢慢地氣氛融洽了,不在乎什麽門第問題,以後再慢慢地談婚論嫁,最後修成正果也是可能的。
說到門第,若欣家在他們百萬人不到的當地小城市,也算是優越的。隻不過上海人不太關心外地家庭的具體好壞罷了。
若欣的父親是財政局財務處處長,母親是人事局副局長,姐姐是媽媽的部下,姐夫是爸爸的同事,前途皆無量。她家的優越在於:都是公務員。在他們看來,學校,銀行,國企那些事業單位,比起公務員,總是遜色一等。所以當若欣電話裏承認交了個稅務局信息中心的男友後,家裏什麽也沒多問,就欣喜地首肯了。
顧昊原來和若欣是同事,但幾乎沒有交集,他跳槽後反而交往起來。顧昊也是一畢業就進了那家日企,在信息部做了一年後,就通過家人的關係換到了區稅務局的信息中心。過去後,顧昊一時不是很適應機關那種沉悶和複雜,開始懷念原來集體宿舍的溫馨,所以他周末經常不回家,直接去宿舍找大家玩,也不知哪天起,兩人就在一起了。
這種集體宿舍其實就是普通的公寓,由公司支付部分房租,許多外地的甚至外國的同事們就住在同一個小區裏,有些在同一個樓、同一套房子裏。
若欣和一個山東女孩、一個浙江女孩住一套三室一廳。雖然比起兩人合住鬧了點,但還好浙江女孩一到周末就回去了,而山東女孩忙著談戀愛,不怎麽著家。
第二章
首次見麵儀式平靜地進行了將近一小時。若欣簡直是在倒計時,隻盼著平安結束,哪怕是不被認可也不在乎了,隻想趕快逃離那個怪異氣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