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憂鬱症 ( Depression)

(2007-04-12 21:40:12) 下一個

憂鬱症 ( Depression)

我很想說憂鬱症是一種心理障礙,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一種世界觀的錯誤,是一個人倒黴時候的心情。。。等等。但我不得不承認,以上都不是。

抑鬱症是一種疾病。它不是由性格,道德,社會,環境,災難等等因素決定的。這些外界的和內在的因素可以引發,或使其加重,但沒有這些因素,抑鬱症也會發作。

抑鬱症有很多種,就像炎症,或者腫瘤,或者內分泌失調,需要藥物治療。治療時更要對症下藥。不是堂而皇之的大道理,苦口婆心的小勸說,地中海秘密旅遊,裸體曬太陽,情人約會,瘋狂做愛等等就能治療的。也不是自我反省,在神父麵前懺悔,讀叔本華的哲學,調息打坐,舌頂上齶,意念丹田就能解決的。

抑鬱症需要化學藥物的對症下藥。首先要知道哪種藥物是對某個人最有效,而且副作用最小,病人要一個藥一個藥試過來,最後找到合適自己的一種。任何治療神經係統病的藥,都是很微妙的,就像收音機的短波,要慢慢的細調( fine tune) 。從每一個症狀調起,最後找到綜合的效果。找到靈丹妙藥後一定要堅持服用一段時間,才能見效。頑固不化的人要服用更久。開始小量,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加大劑量,停藥時要逐漸減量,切不可一下全部停掉,停藥後的反彈作用很危險。

常常聽到朋友說,“心情不好的時候給我打電話。”而當一個人心情不好時,是不會有興致給人打電話的,也沒興致出門,也沒有食欲,也沒有睡眠欲,對一切過去曾經喜歡的都失去興趣。這時候他隻會挑悲傷的書來讀,挑悲傷的音樂來聽,這些傷感的情緒像一雙手,輕輕的撫摸著哪個無形的傷口。一種惺惺惜惺惺的同情。歡快的音樂對他來說則是噪音。快樂的朋友則像太過刺眼的陽光,使待在黑暗中的人感到難受。

抑鬱症是一種什麽感覺呢?不是頭疼,不是肚子疼,不是惡心,不是眩暈,不是各種功能失調。。。什麽都不是,而是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是所有疼痛,惡心,眩暈和功能失調,加上所有的失望,恐懼,煩惱,憂慮。。。一種欲生不能,但又打不起精神去死的感覺。

如果這個人是一個詩人,或者任何讀了兩天書喜歡寫字的人,他會用作品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但這種表達決不是發泄,反而是一種凝聚,一種發揚光大。一種回光返照,使情緒抑鬱的人在自己的文字中找到共鳴,找到安全,找到理由,找到快感。於是他會繼續更深的走下去,將這種抑鬱的情緒美化,並沉溺在這種情緒中,用它作為自己的創作源泉,讓它承擔起悲劇壯烈的角色。並開始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理所當然的。

張純如大概就是這樣走下去的。我完全能夠體會她的心理。這是患有憂鬱症人的普遍現象。她致命之處之一是在她最初感到極度的不愉快時,沒有把她的苦惱說給別人,而是埋在心裏。因而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聽說她為了寫作的靈感和清醒,拒絕服用抗抑鬱藥物治療。當然很多患有憂鬱症的人都是自我意識太強,自尊心太強,不願意將自己的不良情緒暴露出來,這種惡性循環往往造成最後的悲劇結局。

人為了某種信仰,也許是要做出犧牲的。寫出這句話來,我知道天下所有的人都會衝我大叫起來。但我隻能說,這種犧牲有時並不是自願的,而作的人隻是順水推舟,順流而下,在萬般不幸中得一幸罷了。

沒有憂鬱症傾向的人永遠也不會明白 ,精神抑鬱症症狀的惡性循環是無法避免的。就像第二十二條軍艦的規定,它們互為因果,一定要循環下去,直到被一種偶然的意外打斷,才能有結果,不論是什麽結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舞曼西樓 回複 悄悄話 謝謝Lanyi君留言。
同意你的說法,追求真實和完美的世界往往使自己走進狹窄的死胡同。安於現狀並不容易,如果還沒有找到使自己安定的目標。回憶就像一個馬蜂窩,一旦捅開,則一發不可收拾。甜酸苦辣。。。
lanyi 回複 悄悄話 過於擔心,過於恐懼,總是生存在反對之中,生活過與興奮之類都會導致抑鬱,就像哈利伯特裏麵的攝魂魔,慢慢吸走生活的樂趣,感覺生命的頹靡,無所適從的沮喪。

存在於人的魔性,越有追求真實世界的人越有趨向於抑鬱的傾向。

反而安於現狀的也沒有任何的不適,宗教有如此的作用,共產主義也有如此的作用,還是哈利伯特裏頭說得好,是否回憶了那些讓你感覺高興的,是否感覺了希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