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00)
2007 (142)
2008 (123)
2009 (93)
2010 (67)
2012 (58)
2019 (57)
2022 (100)
2023 (112)
這些天,常在茶壇看見眾人在談論詩歌。說到是:詩言誌 歌永言雲雲。上網查了一下,它們出自《尚書·虞書·舜典》。原話是:詩言誌,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古詩文網對這段話的解釋是:詩是用來表達人的思想懷抱,歌是用來舒緩詠唱的語言,五聲是根據所唱而製定的,六律要與五聲相和諧。(https://so.gushiwen.cn/mingju/juv_f696fc655864.aspx)
詩言誌,用詩歌表達文人的誌向,情懷,當然還可以用來附庸風雅。這個可以理解。但是,歌永言是“用來舒緩詠唱的語言”?後麵的話更加看似不知所雲了。通篇不得要領。存疑。
《尚書》記述上古年代。那時候認識字的人,應該是很不多吧。那麽如何讓你的話能夠長時間保留下來呢?
竊以為就是用歌聲!
我在百度繼續網上查找。在知乎上,我另外找到一篇“詩言誌,歌永言”的解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12995) ,通篇似乎也還是不得要領!但是它裏麵有一句話,卻給我的解釋提供了依據。說:朱光潛說:“歌本長言”。
是啊,都這麽明顯的提示了呀!
原來,歌就是用來保存你的話的。再糾,
“詩言誌 歌永言 聲依永 律和聲”出自《舜典》。所以,它講的是帝王術。
我認為,古時候的帝王們把他們的意誌等用詩歌的形式書寫下來(三言,五言等),再譜成曲(歌),找人或者教百姓們唱,當百姓們聽了歌詞或者依照歌詞唱後,他們自然就記住了歌詞的內容,並按照歌詞的內容行事,成為百姓們行事的“律”,百姓們自然也從中得到了教化。所以嚴格來說,詩的起源是展現帝王的誌(詩言誌),與文人雅興無關。
以上是為“詩言誌,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的解釋也。貼切,也合理。
但為什麽要用歌聲呢?蓋因古時候識字的人不多。同時,歌聲可以帶來一點美好快樂,也能傳頌幫助記憶。
這讓我想起好多年前看新聞讀到的一則幽默笑話。
說的是,美國某一州中學的啦啦隊,周末參加完比賽,走在回校的路上。她們突然看見一起車禍,然而肇事的司機卻逃之夭夭。有同學眼尖,記下了車牌號碼。於是她們決定報警,在等待警察到來時,同學們怕忘記了車牌號碼(顯然沒有人帶紙和筆),於是她們把車牌號碼編成她們舞蹈時的歌詞,一邊跳一邊唱,一直到警察到來。最後當然警察把這倒黴的肇事司機抓了。
一笑。
所以,詩言誌 歌永言 聲依永 律和聲,是用來貫徹帝王誌。這幾句話寫的簡易明了。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