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00)
2007 (142)
2008 (123)
2009 (93)
2010 (67)
2012 (58)
2019 (57)
2022 (100)
2023 (112)
現在的很多“精英”們一旦說到“大煉鋼鐵”就從來沒有好話。這些人掛在嘴裏最多的,歸納下來就是這麽幾點:
第一,大煉鋼鐵煉出來的都是些廢鐵,鐵疙瘩,沒有任何用處的;第二,大煉鋼鐵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所以才搞這幾年,後麵就停止了,說明這做錯了 ;第三,農民們為了完成大煉鋼鐵的指標,結果糧食都爛在地裏了;第四,因為要滿足小高爐生火的需要上山砍伐,結果山林植被都被破壞了。
本文隻想對第一第二點,做一些說明,並對這兩個錯誤觀點進行反駁。至於第三和第四點,我認為隻是極個別現象,或者是以訛傳訛,被一些極個別的人誇大了。同時我也認為,如果我能證明這些人口中的第一第二點是站不住腳的,也就是說大煉鋼鐵的做法是正確的,那麽第三第四點,也僅僅隻是一個經濟上劃算不劃算的問題了。
言歸正傳。
五十年代末的中國經濟基本上是屬於計劃經濟。從五十年代中開始,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從日用民生到機械製造、到軍事工業等對鋼鐵的需求越來越大,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嚴重的矛盾。這個矛盾是什麽呢?這個矛盾就是,盡管鋼鐵廠日以夜繼的三班倒,一天二十四小時每周七天生產鋼鐵,但生產出來的鋼鐵仍然不能滿足國家的需求。一方麵鋼鐵廠本身也要損耗鋼鐵,比如機械本身的折損等,另一方麵如果要建設更多的鋼鐵廠,這本身就要用去很多鋼鐵。但是在當時,國家的鋼鐵產量和國家對鋼鐵的需求,不能支持國家去建設更多的鋼鐵廠。那麽結果就是國家的鋼鐵產量無法繼續上升。
這就是典型的“瓶頸效應”。如何突破瓶頸效應呢?當時的中國政府和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所采用的策略就是發動“大煉鋼鐵”運動。我認為,大煉鋼鐵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方麵是從民間大量收集鋼鐵。比如我小時候住的新村裏弄,原本一樓的窗戶都是配有鐵欄杆的,弄堂的大門也是全鐵的,但在那時候都被拆了,拿去“煉鋼鐵”了。另一方麵就是在廣大的農村建立“小高爐”自己煉鐵。也就是說每個地方和單位,都是有一定指標的,要麽你去收集廢銅爛鐵,要麽你就去“煉鋼鐵”。總之,每個地方和單位都要繳出鋼鐵來。
當然,農村裏的“小高爐”就留下了很多讓人詬病的口舌,比如這些“精英們”罵的最多的就是“小高爐”煉出來的盡是些廢鐵和鐵疙瘩。但是這些“高大上”的精英們確實再一次小看了中國人。這些煉成的廢鐵和鐵疙瘩用來做自行車的三腳架當然不可以,但是用來打一隻鐵鍋卻還是綽綽有餘的。這些煉成的廢鐵和鐵疙瘩用來製作鋼筋混凝土可能不行,但是打造農具,比如鐮刀鋤頭的把柄部分當然還是可以的。
正是因為這些低品質的鋼鐵可以滿足部分民間和農村的需求,使得國家可以騰挪出一部分高品質的鋼鐵用於其他項目。也正是因為這幾年的“大煉鋼鐵”運動,國家有了富餘的鋼鐵可以用來擴大生產,比如建立鋼鐵廠等。而從此國家的鋼鐵生產才逐步進入一個正循環,即鋼鐵生產除了滿足日用和工農業生產的需求外,還可以不斷的有富餘,可以建設新的鋼鐵廠。使得中國的鋼鐵產量逐年攀升。所以“大煉鋼鐵”是尋求突破“瓶頸效應”,當然行個兩三年就可以了。
在毛澤東時代,五十年代的“大興水利”造福中國農業數十年。而與之並駕齊驅的“大煉鋼鐵”也為日後中國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