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00)
2007 (142)
2008 (123)
2009 (93)
2010 (67)
2012 (58)
2019 (57)
2022 (100)
2023 (112)
母親說這話的時候,我和她正在淮海路重慶路口的一家服裝店內。一位售貨員阿姨走到櫃台外麵,用一把軟尺在我的腰圍上量了一圈,然後又從我的腰部(髂骨上)一直量到腳跟。然後她把我褲子的尺寸報給我母親,腰圍二尺三褲長三尺二。母親很過意不去就大聲地對我叮囑道:“你記好了,褲子的腰圍和長是二尺三,三尺二”。
二尺三,三尺二。我的腦袋裏不斷地重複著這兩個數字。
母親不知道,她的這個兒子是記一輩子的。
二尺三,三尺二。。
二尺三,三尺二。。。。
那是我正在長身體的階段。在當時我們提倡勤儉節約。記得這以前,母親給我買了一條奶黃色卡其布的新褲子。新褲子買來,先送到弄堂口的居委會服務站。服務站裏的縫紉師傅,把褲腿拆開,然後在膝蓋部位訂上兩塊巨大的長方形的補丁(當時還有在屁股部位訂補丁的,但我沒有得此“殊榮”,嗬嗬),然後再縫好送給我們。工費也就是兩三角(毛)的樣子。新褲子的褲腿特長,超過我的腳跟好許。母親把新褲子的褲腿向上卷了好幾圈,是為我長身體預留的。
當時的卡其布都是縮水的。也就是說洗第一次(甚至洗二次)後一般會縮短一到兩寸左右。再加上我長得快,很快地卷起來的部分都放下了。再不多久又短了,於是把縫在褲腳底部繚邊部分也放了出來,而這新放出來的部分是很顯眼的。但是很快又短了。我記得這條褲子膝蓋上的補丁還沒怎麽破呢,可褲子已經短了一大截。要是現在,這或許還是一種時尚。可當時我已經快小學畢業,褲子從褲腿到腳麵起碼有三四寸的距離,吊在那裏別提多丟人了。
我嘟囔了很久要買一條新褲子,於是就出現了帖子開頭的那一幕。可是很奇怪,新買的這條褲子的顏色,我真的怎麽也記不準確了。可能是深藍色的吧,也可能是草綠色的,或許仍舊是奶黃色的?但是,
二尺三,三尺二,嗯嗯。
現在我已經減肥了,正常標準體重。可是無論再怎樣減,我褲子的腰圍總是大於褲腿的長度。美國褲長是從襠到褲腿的長度,而國內的量法是腰口到褲腿。當然束法也是不同的。現在的褲子一般都束在髂骨下,而以前老的束法是係在髂骨和肚臍的上方。
我找到市尺和公製(厘米)、英尺和公製的換算關係。三市尺合一米(一百厘米)。一英寸等於2.54厘米。長三尺二就是106.7厘米,這個長度和我現在褲子的長度相差不太多。但腰圍就不行了。市尺二尺三是76.7厘米,足足比我現在的腰圍,要少六至七厘米。我算自己減肥,就算減到前胸貼後背也不可能達到這二尺三的境界哦。
突然想起兒子女兒回家來時,太太總是準備很多過濾並燒開後的冷水,置放在玻璃罐內供他們喝。而我們自己一般都很少喝水。原來人和植物是一樣的,植物生長靠水和陽光,人的生長除了需要養分外,也需要水。大概在十幾二十歲前,是往縱裏長,過後就是往橫裏長。所以我們那時候總被人起綽號,如“豆芽”、“茭白”,就不奇怪了。
而“二尺三,三尺二”是我在縱橫成長中的一段小小的記憶。寫出來紀念我那在天堂裏的母親。
媽媽,我想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情感隻會越來越沉重。。。
握手握手,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