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養神

如果你不幸進來了,你會失望。如果在這裏,你學到點什麽,或有什麽感受,那更是浪費你的時間了,咳,咳!
個人資料
金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呂布和劉關張

(2006-10-14 19:35:51) 下一個


年輕的時候,某也讀三國。算起來,最後一次讀也已經有三十年了。所以某當年讀三國時,正是血氣方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年齡。因此我等讀三國,讀到 "三英戰呂布",劉關張的英雄氣概已經打了七折。"三英戰呂布" 的結局更難讓人難以信服,贏就要贏得服人心,隻有無名 (賴) 之輩,才會一湧而上。現在談論 "三英戰呂布",某更是懷疑,莫非 "桃園三結義" 是後人或他們自己編造出來的故事,誓言中的 "但願同日死" 是為了留下伏筆,掩飾他們三人一湧而上這種近乎無賴的行徑。

呂布一死,三國的樂趣也減了大半。及至後來張飛戰馬超,關羽戰龐德,心裏倒是希望馬超龐德能贏。心中的三國英雄也轉向趙雲和馬超之類,可惜好戲已經不多,所以說,三國越往後讀越發沉悶,也就是這個道理。

呂布作為青少年的英雄偶像,而不是劉關張,除了劉備窩囊,張飛暴戾,關羽傲慢外,大約還有另外幾個原因。

一是呂布氣宇昂陽,武藝超強。當年他在丁原身後一站,任誰也不敢動手。以後在沙場上,呂布打遍中原無敵手,這就是呂布的英勇。轅門射戟,展現了他英武和智謀過人的地方。

二是呂布寬宏大量,大人不記小人過。劉關張三人合起來對付呂布,呂布沒有退讓,倒是董卓見呂布漸處下風,怕有閃失,才鳴鑼收金。後雖董卓語 "溫侯新敗",但呂布從來沒有承認過。日後看見劉關張也不再提起此事 (劉關張當然不會再提)。即使後來呂布自己幹時,占領徐州城,劉關張三人來投,呂布仍將他們安置在下沛。

三是呂布聽得進別人勸告,靈活多變。說俗的就是 "有奶便是娘",但是我們這輩人當中,又有多少沒有過 "為半鬥米折腰" 的經曆呢?所以呂布願意跟曹操,倒是劉備更怕呂布,挑撥曹操殺了呂布。其實曹操何嚐不想殺呂布呢?征詢劉隻是想找一個借口罷了。

英雄早死,曆來都是如此。

劉關張三人是可怖的失敗者,呂布卻讓人浮想聯翩,假如曆史再給他一次機會的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