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00)
2007 (142)
2008 (123)
2009 (93)
2010 (67)
2012 (58)
2019 (57)
2022 (100)
2023 (112)
漢字的簡,繁(正)之爭由來已久,早年這類爭論因為受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分歧的幹擾,是一個禁忌話題。近年來的爭論和討論的焦點側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如何做好承前啟後的作用。事實上,漢字的從簡從繁(正),無論如何都會影響中華文化的未來。
昨天筆者讀到一側薹灣新聞,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先生十九日下午親自主持中常會,邀請學界人士從學術觀點來探討 "正體字" 與 "簡化字"。在會中,馬先生建議日後兩岸正(繁)體字與簡化字的趨勢,可朝 "識正(繁)寫簡" 的方向來推動。
馬英九先生的建議非常好! 非常及時!
第一,中國正在走向世界,在向世人弘揚中華文化的同時,在繁(正)簡字上取得一個共識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困惑。第二,現在大陸和薹灣尚未統一,主要是政治上的分歧暫時無法解決。在現階段,推動經濟和文化上的先期合一是有必要,也是可行的。因此,馬先生推動漢字的"識正(繁)寫簡" 是一個有先見之明的建議。
當然,"識正(繁)寫簡" 並不是馬先生的首先提出來的。新加坡早就在實行 "讀正(繁)寫簡" 了。所謂 "讀正(繁)寫簡",就是多用繁(正)字。說到底,寫出來的漢字也是要給人讀的,既然要讀正(字),那寫當然也是以寫正體字為主。為寫這個貼子,金筆琢磨了半天,最後為了身體力行,改用繁字輸入,嗬嗬。
其實,在電腦普及的今天,繁(正)字輸入不是太大的問題。筆者用的是漢語拚音,輸入繁體字,幾乎是舉手之勞。
說到漢語拚音的輸入,我們這些飄泊在美國的華人,在我們的姓氏和名字的翻譯上,深受漢語拚音的折磨。
譬如:姓胡的,成了 "喝唷先生" (Mr. Hugh)。姓李的,成了 "賴先生"。姓張的成了 "占先生"。更有可笑的,陳先生竟然發 "錢先生" 的音 (這個倒不錯,嗬嗬),而錢先生又被稱為 "皇後老公" (Mr. Queen....嗬嗬) 或者成了 "關先生",而關先生卻被叫成了 "光先生",嗬嗬。
這樣的臭法拚音,還讓不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回去尋根啊?
在美國,一些白種人為了要在好萊鄔打下一片天地,就將自己的姓氏改英國人的姓氏。譬如邁可邇 道格拉斯的父親科特 道格拉斯就放棄了他的俄羅斯姓氏,搖身一晃成了正宗的英國人後裔。鐵漢查邇斯 布朗森也是將他的拉脫唯亞姓氏改成了英國姓氏。我們中國人,黃皮膚黑頭發,長相不能變,姓氏卻變了。不過姓氏變也沒用啊,真是情何以堪!
啥時還我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