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養神

如果你不幸進來了,你會失望。如果在這裏,你學到點什麽,或有什麽感受,那更是浪費你的時間了,咳,咳!
個人資料
金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奇文共賞:評張戎的書中 '楊開慧之死' 一章

(2005-10-31 23:46:03) 下一個

 張樸將張戎書的"楊開慧之死"一章貼在這個論壇,讀者可以複製後麵的連接直接閱讀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aotalk&MsgID=91323

 坦白的說,筆者是帶著心靈被扭曲的感受將此章節讀完的,目的是為了揭露此書的邪惡本質。下麵是筆者對此章節逐一進行的批駁。 

本章節的開頭作者就點明了毛遺棄了楊開慧,其內容讀者可以自己去閱讀,主要證據是毛澤東有幾次路過家門而不入等。筆者在這裏想提出另外一種解釋。

看曆史事件首先要看曆史的背景。當時的背景是蔣介石開了殺戒,屠殺共產黨人,第一次國共內戰爆發。蔣對共產黨人是 "寧願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共黨和共黨的家人是要遭殺頭的。毛澤東在這個時候站起來繼續領導中國革命,為了避免家人遭受迫害,一種做法就是和家人脫離關係。這種 "脫離關係" 的做法在當時是很普遍的,可以是真也可以是假的,但是在公開場合,毛就不能去看楊和他的孩子們。同樣,楊開慧在公開場合也會表示和共產黨無關。

我們關鍵是看楊是怎麽死的。在軍閥的手中,楊隻要公開聲明和毛脫離關係就不會死。但是楊拒絕了,為了她的理想,為了對毛忠貞不渝的愛情,從容就義。任何誣蔑毛澤東和楊開慧關係的論述不功自破。

對這樣一個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女性,張戎之流向其潑汙,不是張戎的人格有問題,在故意扭曲曆史,就是張很愚昧狹隘,看問題缺乏分析能力。

孰是孰非,讀者請自得結論。

第二是張戎在這一章節的資料的來源問題。下麵一段是從張樸的貼子轉載下來的:"一九二九年三月,湖南《民國日報》報導朱德的妻子被殺,頭掛在長沙市街上。開慧產生不祥的預感,給一弟寫了封信",前麵是民國日報的報導,接著寫楊看了報道產生不祥預感和寫信那段,楊看報道的資料來源是何處呢?是《民國日報》的報道還是張自己的杜撰?如果楊開慧女士在給她一弟的信中,如果提到了這個事情,也請你拿出證據來,以及告訴我們這個證據是哪裏來的?

再看下麵這一段,"從報紙上,開慧不時看到毛的消息。毛被稱爲'共匪', '焚殺劫掠於湘東贛西之間,慘毒不堪言狀。'  '屠殺之人民,焚毀之房屋,猖獗異常。' 也有報道說毛被趕出了井岡山,'処此三麵包圍之中,萬無生理。' 開慧揪心揪腸地盼著毛放棄他正在做的一切回家來,寫出下麵八行字,婉轉哀告" 雲雲。

誰提供資料說楊開慧看了這些報道的?是從楊開慧女士寫下的 "八行字" 裏來的嗎?這些文字分明是從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治區的報紙上載錄下來的辱罵,誣陷朱毛共黨的文章文字。而采用這些資料,是偏聽偏信,絕不是嚴謹的寫曆史。

對於楊留下的所謂 "紙條" (見書原文),筆者反複閱讀了數遍,真的沒有看出來紙條的內容跟張戎的解釋有任何關係。紙條的內容有點象是博客留言,日記之類,即不是文言文,也不是那個時代的白話文,更無法說明毛遺棄了楊。所以,無從得出任何結論來。

從筆者過目的幾個章節來看,因為張戎是遊走在編造和抄錄之間編此書的。故而寫得既不象是小說,也不象是紀實,這才取名為"故事"。張戎就是這樣又是編造又是抄錄,才著出這樣不倫不類的怪胎體裁。

作者的筆調陰暗隱晦,略帶油滑。給人的感覺是作者要罵毛澤東,卻又要裝出學者模樣顯示罵得有理的架式。讀這樣的文章很是別扭。如果將自己家庭或個人在文革中遭受的迫害寫出來,或許還能換得一點同情心來。

最後給張戎張樸之流上一堂課曆史。

在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前的一百五十年曆史上,沒有一個美國的在任總統訪問過香港。克林頓也是第一個訪問香港的卸任總統。在香港回歸前夕,中英政府在立法局立法院 "直通車" 的爭論中,無論是美國執政當局還是傳媒體係,在這場爭論中,基本上是隻報道 "爭論",但不設任何立場。

以美國對民主的 "鍾愛" 和與英國的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而言,為什麽美國不支持英國呢?

這是因為香港是英國黑暗的殖民史的最後一頁。作為一個同樣被英國殖民主義迫害過的國家,美國是斷然不會跟英國的殖民主義掛鉤的。這就是美國的曆史觀。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中國蒙受的羞辱和遭受的壓榨來自於西方列強 (包括日本) 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先有西方 (英國為首) 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以及強行販賣鴉片,造成中國的貧窮和落後。當時的中國象是一堆幹柴,這才有中國革命的興起。不管中國革命如何 "醜陋",如何 "殘忍",如何 "盲目",你們二位想通過否定毛澤東,進而否定中國革命,獻媚於你們的新主人,為英國黑暗的殖民政策開脫,甚至為它尋找正當性,都是徒勞無益的。因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是你們二位在榨取商業利益之外,另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scarlettohara 回複 悄悄話 博主聰明
scarlettohara 回複 悄悄話 博主聰明
登錄後才可評論.